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9|回复: 0

新解《论语》五公冶长5冶佞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11-2025 05: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解《论语》五公冶长5冶佞说2019-01-17_19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 ndex=53&t=1855s








相关文案:
主话题:(五)、冶佞说
解析:《论语》第五篇:公冶长之——
(五)、冶佞说——或(某人)曰:“雍(和谐:配合得匀称和恰当;雍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人名乃误读;指女子雍容,母仪高雅)也仁(上对下之仁爱)而不佞(下对上之惯于用花言巧语献媚;有才智,小聪明;不佞——自谦之辞)。”子曰:“焉(哪里)用(需要,用处,使用,因此)佞?御(上对下驱使,使唤;抵挡)人(幼下之人)以(因为)口(生,养)给(供给,给予;交与,付出),屡(屡次,多次)憎(厌恶,恨)于(被)人(指幼下)。不知(掌管,把握)其(上对下)仁,焉(怎么会)用(使用,采取)佞?”
        


        即有人讲:贵为人母者,自当雍容高雅、仪态大方、从容自若,不能如女对男一般示下,那是下对上之巧言献媚与哄骗,不能对幼下耍小聪明,那会有损母仪之端庄。
       先生讲:哪里需要哄骗?如果身为母亲,因为生养了儿女,就像饲养禽畜及豢养宠物一样,去驱使和唤用,便会常常被其幼下厌恶;顶多是这种情况,上下定位在那里,有必要献媚哄骗吗?又不是平辈男人和女人?也不是对自己长辈和领导?
       为人母,自上对下施以仁爱,把握住自己身份与定位,让子女感受到阳光之温暖、雨露之滋润,这才是客观常理,何来下对上之巧言献媚呢?
       道理虽明显,然而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错位乱位之现象:母亲因望子成龙心切,或重男轻女之偏心,或因离异、流离等客观局限而致情感依赖过重,不经意中把子女托举过高、所受过重,而使其滋生乖戾性格;导致叛逆之心僭位,为母者护犊情深而甘居其下,奴性理念造成牛马心态,谓之可怜天下父母之心也;其人伦颠倒而致使母佞其儿也!
       天下儿女若被其母作为马牛,母过之而非罪也,可让之、避之、逃之、自由之,其顶多是常理偏差;而天下母亲,若被其儿女视为马牛,乃儿女之罪而万死莫渎也,天不容、地不容、神不容、鬼不容、世人不容,其一定是人伦颠倒而必遭现世报应!
                                                                                                                                   
——(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6-11-2025 03:12 AM , Processed in 0.11076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