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8|回复: 0
|
新解《孟子》二下公孙丑下4(一)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东方圣人 于 7-8-2025 07:09 PM 编辑
新解《孟子》二下公孙丑下4(一)2021-1-02-20-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 e-H&index=81&t=832s
相关文案:
主话题:《孟子》第二篇(下)公孙丑章句下
第四章之(一)、——解析: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改变)伍(队列,行列),则去之否(pǐ:闭塞,阻隔不通)乎?”
曰:“不待(需要)三。”“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léi:瘦弱;弱小;凋残;缠绕,束缚;败坏,损毁)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通“阡”qiān:墓道,坟墓)人矣。”
曰:“此非(非难,责怪)距(同“拒”:抗拒,违抗)心之所得为也。”
即孟先生到边疆去视察调研而此战略区域因用武力平定或镇压于对领地之攻防而荒废民生,孟先生对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或封疆大吏讲:“兄台府第门口站岗之兵士,一日三餐要轮流换班,那么依照不在位即不担责之规则乃离岗就餐人员还要行使拦阻或把守之职权吗?”
长官说:“离岗暂就三餐者不需要履行门卫之职责。”
孟先生讲:“既然依照不在位即不担责之规则那么兄台在行政施治方面之轮岗换班情况也是很多了。兵荒导致田荒而使人挨饿度日,兄台所辖下之民众,年迈弱小者辗转于困厄之处境,青壮者流窜于四面八方到外地各讨生计,百姓苟延残喘几乎是走向坟墓而将死之人了。”
长官说:“因作战区域之兵荒田荒与人荒而责怪和违抗大局核心战略规划者乃得意于个人狭隘私心之言行。”
有点无面、有上无下、有末无本、有军无民、有国无家者乃等同戒欲于自掘坟墓。
不在高位者不担公义,国运兴衰而匹夫无责。
大公无私、舍己救人之奉献者不该是老百姓。
身处于困厄处境之低位幼下者不可能有家国情怀也不可能承当公民之义务。
武阀权力之斗、文阀名誉之争乃似乎贵族棋戏几番悔而贱民身家几度劫。
个人即便是服从集体乃亦不等同于舍小家而顾大家,况且主子个人意志根本代表不了集体利益。
举直错诸枉于公序者乃须建立在长上高位者对其幼下低位者仁爱之基础上,乃因为幼下之低位者可以且不必须秉以公心。
维护公序不可捏造客观事实以侵害人权为代价否则便是制造私序。
——(完)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