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79|回复: 3

特朗普50%铜关税72小时,船主悬赏十万抢时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7-2025 07: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艘满载3万吨铜的货轮正全速驶向美国新奥尔良港,船长对讲机里传来船主的咆哮:“提小时靠港,赏10万美金! ”此刻,距离特朗普50%铜关税生效仅剩72小时。 这场由政策引爆的全球铜资源大迁徙,正让贸易商、矿商、甚至黑帮陷入疯狂博弈。


7月8日特朗普宣布关税当天,纽约COMEX铜价单日暴涨13.12%,创1968年以来最大涨幅。 而伦敦LME铜价却下跌2%,两地价差一度拉大到2600美元/吨。 这意味着:从中国抢购一船铜运到美国,转手就能赚取上千万美元利润。

贸易巨头们早已行动:托克、摩科瑞等公司疯狂从中国保税区仓库扫货,甚至支付每吨800美元“放弃货权费”锁货。 仅2月-6月,就有超过20万吨铜从中国反向流入美国。 新奥尔良港口吞吐量暴增200%,堆场铜锭高度超过两层楼。

这场套利本质是“与关税赛跑”:8月1日前清关的铜免征关税,而迟到的货船将面临50%成本飙升。 7月中旬,一艘从韩国出发的货轮因遭遇风暴延误三天,船主直接亏损220万美元。


特朗普关税的核心口号是“重建本土铜产业”,但现实极为骨感:

冶炼产能荒漠:全美仅剩2家铜冶炼厂,2024年产量85万吨,却需进口81万吨才能满足需求,智利供应占70%。

开矿比登天难:美国新建铜矿从审批到投产平均需29年,而中国仅需19年。 内华达州一座铜矿因环保诉讼搁置15年,至今未出产一吨铜。

军工命脉被卡:炮弹外壳、雷达导线、无人机电机都依赖铜材。 北美军用铜管现货溢价已飙升至2200美元/吨,电网改造预算暴增15%。

讽刺的是,关税反噬美国制造业:特斯拉充电桩生产线因缺铜停工,夏威夷电网升级项目因成本过高暂停。

为何全球为铜疯狂? 核心在于其不可替代性:

电车心脏:一辆电动车用铜83公斤,是燃油车的4倍。 2024年仅新能源车就吃掉298万吨铜,相当于全球产量的13%。


AI血管:英伟达GB200超级服务器单机耗铜1.36吨。 2026年全球AI数据中心用铜量将突破10万吨,可绕地球赤道15圈。

战争血液:美国炮弹产量4年激增400%,每枚155毫米炮弹需1.5公斤铜。 乌克兰战场日均消耗铜材相当于300台电车。

但地球铜矿正在枯竭:全球可开采储量仅8.7亿吨,按当前速度38年采光。 2025年新矿增量仅37万吨,不到需求的五分之一。

面对美国关税狙击,中国资本正多线出击:

期货暗战:神秘大佬边锡明5月斥资10亿美元做多铜期货,浮盈已超2亿。 其策略核心是押注“供给刚性”:全球15年无新发现巨型铜矿。

非洲夺矿:紫金矿业刚果(金)卡莫阿铜矿2026年投产后将年产40万吨,足够造480万辆电动车。 洛阳钼业在刚果的TFM矿成本仅3500美元/吨,碾压全球同行。

技术破壁:国家电网在特高压工程推广碳纤维导线,用铜量减少40%;比亚迪电池托盘用铝代铜,单车省12公斤铜材。

风险也在加剧:中国铜冶炼产能占全球37%,但加工费暴跌至-44.8美元/吨,炼一吨亏一吨。 云南中小冶炼厂已集体减产20%。


高铜价催生黑色产业链:

公路悍匪:美国得州高速路发生百万美元铜锭劫案,犯罪团伙用干扰器屏蔽GPS,60秒清空整辆卡车。 2025年上半年运铜车被盗案激增61%。

仓库魔术:伦敦金属交易所9.74万吨库存中,超3万吨被“影子库存”锁定,贸易商把同一批铜重复抵押给多家银行套取贷款。

关税套利漏洞:墨西哥坎昆保税仓突然涌入5万吨“国籍不明”的铜锭,卖家计划借美加墨协定避税,每吨可省1200美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7-2025 1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铜关税”
2025年,全球金属市场不太平,美国可能要对铜加征关税,引发了一场“抢铜大战”,这可不是电影里的情节,而是正在发生的真事,影响大到足以动摇全球产业链。

特朗普政府看似随意签署的行政令,就像往平静的湖里扔了块大石头,一下子把全球金属贸易搅得天翻地覆。


各大贸易巨头闻风而动,立马开始疯狂“搬运”铜。货轮纷纷调转航向,满载着红彤彤的铜锭涌向美国港口。

纽约、新奥尔良、巴尔的摩这些港口城市,铜堆得像小山一样,仓库爆满,甚至得紧急加订仓储空间。


行业数据显示,这波抢运潮涉及的铜足有50万吨,远远超过美国每月7万吨的正常进口量。为啥这些精明的商人这么疯狂?

原因很简单,美国政府启动了对铜进口的“232调查”,25%的关税随时可能落地。在美国,铜价跟坐火箭一样飙升。

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的铜期货价格比全球基准价高出一大截,到3月26日,价差已经超过每吨1400美元,创了历史新高。


托克、嘉能可这些大宗商品巨头,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赶紧调集全球库存,把原本要运到亚洲的铜改道运到美国,想在关税生效前囤货套利,赚个盆满钵满。

这种政策驱动的投机行为,让美国铜价涨得更疯狂,也把全球铜市场的价格体系搅得更乱。

全球铜供需失衡

美国铜价上涨,其他地区面临铜短缺。亚洲、欧洲原本应获得的铜被大量转运到美国,导致供应链中断。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也受到了影响。中国洋山铜溢价本月翻了一番,东南亚进口溢价升至一年高位,表明美国以外的地区铜供应紧张。

高盛分析师警告称,2025年全球铜供应缺口将达到18万吨,美国囤货可能使其库存激增至40万吨,占全球报告库存的60%,加剧其他地区的短缺,形成“铜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7-2025 05: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仅仅是产业困境
美国政府调查铜进口,表面上是为了“国家安全”,但实际上是出于对铜资源对外依存度过高的担忧。美国能源部已将铜列为关键资源,它是美国军事武器的第二大原材料。


过去十年,美国本土铜产业持续萎缩,铜矿开采量下降了五分之一。2024年美国消费了170万吨铜,自己只生产了93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63%,主要依赖智利、加拿大、墨西哥进口。

这种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让美国政府感到不安,觉得自己的铜供应链太脆弱。白宫官员和商务部长的表态也印证了这一点。

一位匿名官员声称:“必须保护美国铜进口,美国铜业已经被全球竞争者严重削弱了。”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强硬地表示:“铜应该在美国本土制造,没有豁免和例外。”

这些话都表明,美国政府想通过关税政策重振美国本土铜产业,减少对外部依赖。


不过,除了产业困境,美国政府的“铜关税”政策背后似乎还有更深层的战略考量,特别是针对中国。

虽然美国主要的铜供应国不是中国,但白宫却声称,要削弱中国在全球铜加工链中的主导地位。

这话听着有点牵强,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加工国,产能占全球一半以上,短期内根本没法替代。

美国政府的真实意图,或许是想打压中国在全球铜市场的影响力,遏制中国铜产业链的发展,打击像江西铜业和紫金矿业这样的中国龙头企业。

这种“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策略,大家早就看明白了。


美国官员指责中国利用国家补贴生产廉价铜产品,恶意压低全球市场价格,还把中国的工业过剩产能和所谓的倾销当作经济武器,试图控制世界铜市场。

但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铜只占其总消费量的2%,中美之间的铜交易规模其实不大。所以,美国政府的指责更像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抹黑。


中国如何应对“铜荒”挑战
这场由关税引发的“抢铜大战”让一些贸易商赚了不少,但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关税最终落地,美国企业就得承担更高的成本,加剧通货膨胀,最终可能波及到普通消费者。


从长远来看,全球供应链的割裂会推高绿色转型的成本,因为铜是新能源设备的核心材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电动汽车、光伏这些产业的发展。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在这场风波中尤为被动。国内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等行业对铜的需求持续高涨,预计未来三年需求量将增长180万吨左右。但铜价飙升已经让很多中国工厂吃不消。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该怎么办?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建议,比如厦门大学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中国企业应该积极“走出去”,在海外寻找优质铜矿资源,和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

其实,中国很早就在全球范围内布局铜矿了。几十年前,中国企业就开始探索海外市场,五矿、中铝、首钢等企业在秘鲁等国开展了不少大型铜矿开采项目。

2007年,中冶江铜花了30亿美元,拿下了阿富汗艾娜克铜矿项目100%的经营权。这座铜矿是全球第二大未开发铜矿,储量高达1000万吨,对中国未来的铜供应非常重要。


此外,中国企业还在澳大利亚、刚果等多个国家拥有高品位铜矿的开采权。这些海外布局,为中国应对潜在的“铜荒”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

除了积极布局海外,中国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铜矿勘探和开采效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铜矿资源,提高勘探成功率,降低开采成本。

同时,加强国内铜资源的回收利用也是缓解供应压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可以逐步降低对进口铜的依赖,增强自身的供应链韧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7-2025 10: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三个月,全球主要港口上演着不寻常的一幕:装载数十万吨铜精矿与电解铜的巨轮,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驶向同一个目的地——美国海岸。智利矿山昼夜赶工,非洲铜带加速装运,亚洲冶炼厂订单激增...这场横跨三大洲的金属迁徙,正在改写全球资源格局!


一、超级法案驱动:铜矿背后的万亿野心

当全世界聚焦美联储加息时,一项悄然落地的《基建法案》正引发铜资源争夺战。法案核心条款直指国家基础建设升级:

电网改造计划‌:十年投入650亿美元替换老旧输电线

新能源车爆发‌:充电桩网络扩张需消耗50万吨铜

芯片回流战略‌:亚利桑那州新建晶圆厂集群需铺设铜缆网络

产业分析师李明指出:"美国电网平均年龄已达40年,仅变压器升级就需25万吨铜。这轮基建潮本质是'铜的再工业化'。"


二、绿色革命的金属心脏:铜已成新能源时代的"新石油"

当电动车替代燃油车成为共识,铜的战略属性正超越传统工业金属范畴。一组数据揭示残酷现实:

燃油车用铜量:约23公斤

纯电动车用铜量:‌83公斤‌(暴增260%!)

海上风电单位耗铜:‌15吨/兆瓦‌(陆上风电仅5吨)

更令人警醒的是,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铜需求缺口将达540万吨‌——相当于目前年产量的五分之一!


三、资源博弈升级:美国的"战略铜储备"暗牌

这场铜矿流动背后,潜藏更深层的战略逻辑:

供应链去风险化‌:俄乌冲突后,俄铜占全球12%份额受阻

资源控制权争夺‌:中国占据全球精炼铜产能40%,美国加速布局

货币霸权支撑‌:铜作为硬通货,强化美元大宗商品定价权

"铜库存堪比黄金储备。" 经济学者陈锋解密,"当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突破9万亿美元,实物铜储备是对冲通胀的终极武器。"


结语:铜光折射的未来密码‌

当智利铜矿的红色砂石在美国工厂熔化为铜线,这场静默流动的金属浪潮,已为我们勾勒出未来十年的竞争图谱:

物价传导链‌:铜价每涨10%,家电成本将推高3%

产业生死线‌:中国企业面临原料成本与海外设厂双重压力

投资新逻辑‌:铜矿资源估值体系正在重构

铜流的方向,就是时代转折的坐标。‌

今日的金属流动,终将转化为明日的生活成本账单与技术话语权。当你的手机充电器因铜价飙升而涨价,当新能源汽车因材料短缺延迟交付——这场横跨大洋的铜矿暗涌,早已与我们每个人的未来紧密相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7-2025 04:05 AM , Processed in 0.13903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