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1|回复: 13
|
分水岭出现?美国航母数量将降至10艘!2原因致美军力“衰退”
[复制链接]
|
|
美国航母数量明年或从11艘降至10艘,交付延期暴露两大问题:军费谜团与造船业衰落。与中国快速发展的航母建设相比,美国正面临制造业空心化的严峻挑战。
美国海军协会网站的消息称,未来一年美国的航母数量可能从11艘降至10艘。
大家一直都在讨论美国的经济有没有陷入衰退?或者什么时候陷入衰退?
想不到美国的军事实力,至少是海军实力率先进入了衰退阶段。
分水岭可能已经出现了。
美国的尼米兹航母已经服役50年,按计划将于明年的5月退役。
本来的计划是:在建的肯尼迪号将于2024年6月交付,不过早在2023年交付日期就被推迟到了2025年。
但现在很显然,根本不可能在今年完成交付,交付日期又将推至2027年的3月。
因此明年的5月,美国的航母将从11艘减至10艘,并且一年之内不会获得新的补充。
当然,美国海军也可以强行延长尼米兹航母的服役时间,不过美国航母建造速度大拖后腿,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另一艘在建的航母企业号,也可能延期至2030年7月才能交付。
与中国的航母从0至3大跨步的发展相比,美国的航母交付却不断的延期,美国国防部为此也做了多项努力,但看来效果并不理想。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美国海军公开承认的一个方面。
肯尼迪号航母延期交付的消息出现在美国海军的财年预算文件中,虽然美国海军解释延期交付是为了推进更先进的武器升降机,但实际上财政方面的原因或许才是主要原因。
有人说最近几年的美国财政预算中军费从来没有削减,并且还在逐年增加,国防部不会陷入军费不足的困境。
表面看,美国近几任总统都不敢削减军费,但实际上我们还要考虑到美国国防部的费用预算支出一直都是一个谜题,有很多支出不知所终。
这一点在马斯克在认识想深入调查国防部预算,却一再遭到阻止的现象中完全可以看得出来。
所以真正可供使用的费用或许真的不够。
本来应该2029年交付的企业号,在美国海军的最新预算提案中也显示,交付期将延至2030年的7月。
这毫无疑问是又一个证明。
其次有一个或许更加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美国制造已经不足以支撑大量的快速的建造航母。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不太可能的,毕竟美国在二战期间曾经以下饺子的速度快速的大量建造各种型号的军舰。
但是注意那已经是80年前。
二战之后的80年全球造船业的霸主已经换了三任。
军舰尤其是航母的制造,与一个国家的造船工业发达程度有巨大的关系。
二战之前,德国毫无疑问是造船业的全球霸主。
尤其在上世纪30年代,德国造船业达到了顶峰,可以同时建造多艘大型战舰。这也支撑了德国在二战中的前期表现。
不过后来美国迎来了高速发展。二战初期,美国并没有真正的投入战争,反而借机大量的生产军备卖往欧洲。
到上世纪40年代,美国成为了造船业霸主,当时制造军舰的速度被形容为下饺子。
最终美国参战并且取得了胜利。
不过美国的造船业在上世纪中叶开始逐步下降,随后日本崛起直至80年代。
而在90年代之后,韩国取代了日本的地位,但是也只是辉煌20年,到本世纪10年代之后,中国成为了最新的全球造船业霸主。
所以美国航母的交付速度跟不上退役速度,更重要的原因或许就是制造业,尤其是造船业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美国国防部也非常着急,此前已经派出高层官员访问日本和韩国,希望联手这两个前任的霸主,重夺造船业的主导权。
另一方面美国也启动了包括301调查等手段,希望对我们的造船业进行限制,例如美国现在正在计划对中国制造的船只征收进港费。
美国又陷入了思维误区,不想办法提升自己,只想办法限制别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25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航母数量即将违法!11艘红线失守,全球霸权遭遇空窗期危机
美国航母数量即将违法:尼米兹号退役后现役航母仅剩10艘,福特级建造延误导致青黄不接。从5年造一艘到舾装八年未完工,美国造船业衰落正让超级大国失去"航母在哪里"的底气。
美国《2007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规定:美国海军作战部队需保持不少于11艘可用于作战的航空母舰。
然而,就在当地时间7月7日,媒体突然从美国海军2026财年预算理由说明文件中发现,美国的航母数量很可能即将违法:由于生产延误,“福特”级航母二号舰“约翰·肯尼迪”号的交付时间将被推迟到2027年3月,而尼米兹级航母的首舰“尼米兹”号已经确定在2026年5月正式退役。
在“尼米兹”号退役后的一年里,美国海军的现役航母数量将从11艘减少到10艘,这违反了“航母法案”的规定。
美国的航母不够了!
“尼米兹”号的退役已经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这位老大哥于1975年服役,已经超出设计寿命。由于燃油污染饮用水系统、推进装置材料缺陷、接连故障不断,已经无力继续完成战备任务。
美国的原计划是建造新的“福特”级航母,替代逐渐退役的“尼米兹级”。然而,“福特”级的首舰“福特”号就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导致20年过去了,还没真正形成战斗力,被美国议员嘲笑为“一艘价值130亿美元的核动力浮动停泊驳船”。
“福特”号的建造过程相当漫长:它于2005年8月开始切割钢材,2007年初实质性建造,2009年11月安放龙骨,2013年下水,2017年正式服役。
2023年,“福特”号终于实现了第一次实战部署。然而,由于电磁弹射系统存在问题,这艘航母至今还不能搭载F35C舰载战斗机。
“肯尼迪”号于2011年开始切割钢板,2015年安放龙骨,2019年10月下水,最初计划在2024年6月交付美国海军,后推迟到2025年7月。现在2025年7月已经到了,只好再次宣布推迟到2027年。
目前,“肯尼迪”号仍处于舾装状态,意思就是在安装船上的各种设备。这一安装,就装了整整八年。
不过,这艘还没交付的航母都已经换了两次舰长,发生过一次火灾。预计“肯尼迪”号想要真正完成海试并形成战斗力,最快也要2028年。
“肯尼迪”号的舾装过程之所以如此缓慢,主要是被电磁阻拦索和弹药升降机的进度耽误了,这两大装备在“福特”号上也是最主要的问题所在。
但是,美国海军并没有在“肯尼迪”号的建造过程中吸取教训,并予以改进,他们依然是按照“福特”号上的设计依样画葫芦,然后等到出了问题再改,导致同样的问题重复了两遍,而原因则被归结为“流程问题”。
当时,为了确保“福特”号按照预定节点在2022年进入首次战备巡航,在2021年10月和11月,美国海军从“肯尼迪”号上大肆拆件,连舰艇辅机、电缆都被拆走了,“肯尼迪”号参与的这一次“器官捐献”行动,使这艘建造中的航母元气大伤。
正在建造中的“肯尼迪”号被拆得七零八落,舾装进度条不仅没有进一步增长,反而缩回去了,交付时间也因此被一再延迟。
为了维持美国海军拥有11艘航母,就必须在老航母退役之后,新航母能够顶上。按计划,“肯尼迪”号是取代“尼米兹”号的,此外,将要退役的航母还包括:
“艾森豪威尔”号:2027年退役,由“企业”号取代;
“卡尔文森”号:2032年退役,由“多丽丝·米勒”号取代。
那么,这两艘新航母的建造进度如何呢?
“企业”号于2022年开工,预计2030年交付。
“多丽丝·米勒”号于2021年切割钢板,尚未开工。
这两艘新航母能否在2027年和2032年建好呢?按照“福特”号和“肯尼迪”号的建造进度,这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的事。
这也就意味着,到2032年的时候,美国可能总共只剩下9艘航母了。
这违法程度可以说相当严重啊!
不过,美国的计划还是很宏伟的。今年1月13日,白宫又发布声明,宣布要建造比尔·克林顿和乔治·W·布什(小布什)号。至于什么时候造,那还是没影子的事。
不过,有个笑话说,美国海军一般不会以在世人员的名字命名舰只,所以这两艘航母造出来之后,克林顿和小布什多半已经不在人世了。
那么,美国有没有可能加快速度,在2050年之前让这些航母全都造出来呢?
很可惜,不可能。因为美国现在只有一个造船厂能造航母,那就是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这个船厂忙得团团转,修航母、造航母,都得这里负责。
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开始量产核动力航母。当时,美国的造船实力正处于巅峰,一艘排水量10万吨的航母,从开工到服役仅需5年。美国一鼓作气造好了10艘“尼米兹级”航母。
然而,冷战结束后,美国推行去工业化政策,将大量基础制造业转移海外,造成了美国造船业的衰落,其产能在1975年的时候排名全球第一,现在已经跌到了世界第十九。民用船舶市场几乎已经完全退出全球竞争,仅保留的产能是靠军工订单来勉强维持。
同时,技术人员和工人队伍也开始青黄不接。目前,美国造船工人平均年龄52岁,焊工55岁,整个行业几乎看不到年轻人。
目前,美国军工复合体依然牢牢把持着造船业的命脉,他们拒绝外来资源的介入,希望能够将利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这又导致了故步自封。
美国糟糕的造船业还加长了美国航母的维护周期,这造成美国航母目前一次升级维护和一次入坞维护的最短时长分别为7个月和12个月,中期换料大修则达到40个月。“华盛顿”号2017年进入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进行大修,直到六年后才修好。“美国的航母在修理厂”已经成了网络流行梗。
想当年海湾战争时,美国海军一下子出动了8艘航空母舰,彰显了美国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气派,那是何等风光。
可惜,这一幕已经是过眼云烟。现在,世界上如果哪里有事,美国总统可能已经不能再问什么“我们的航母在哪里”,因为问也没用——美国的航母不够了!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7: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去非洲拖回两辆前苏联不要的烂航母就真的当自己是霸主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25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海军的航母项目正深陷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
福特级航母的第二艘——“肯尼迪”号(CVN-79)再度宣布推迟交付,新预计服役时间被推后至2027年3月,相较原定的2022年整整晚了5年。
这样一来,这艘自2015年开工、2019年下水的超级航母,将在造船厂的船坞中“滞留”长达十年之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25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去非洲拖回两辆前苏联不要的烂航母就真的当自己是霸主了
说不定特狼普就信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25 1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尼迪”号航母的延期问题远不止交付滞后那么简单。
更加棘手的是,美国海军已临近一个被视为“违宪”的敏感边界。目前,美国海军拥有11艘现役航母,然而其中服役最久的“尼米兹”号(CVN-68)计划在2026年正式退役。如果届时“肯尼迪”号仍未能服役,美国航母编制将降至10艘,直接突破美国长期坚持的“最低11艘航母”政策底线,进而触及法律红线。
去非洲拖回两辆前苏联不要的烂航母就真的当自己是霸主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25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
已经服役47年的“艾森豪威尔”号航母,还是不能按时退役
据美国《星条旗报》网站3月14日报道,据海军官员称,到这个十年末,“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仍将处于服役状态,从而搁置了曾经要求这艘美国舰龄第二长的“尼米兹”级航母最早在2027年离开舰队的计划。
美国海军2022年4月宣布将于2025年将“尼米兹”号航母退役。“尼米兹”号是该级10艘核动力航母中最古老的一艘,于1975年入役,当时越南战争刚刚结束。
两年后,海军又迎来了“艾森豪威尔”号,该航母于1977年10月开始服役。
海军在2022年宣布:“随着海军继续接收‘杰拉尔德·R·福特’级航母,我们将保持一支准备就绪、灵活机动的力量,以随时在全球竞争中取胜。”
根据海军2023年的一份公告,“福特”级航母交付和生产的延迟导致两艘“尼米兹”级航母的退役日期推迟,每艘都推迟了一整年。
按照计划,“尼米兹”号将于2026年退役,“艾森豪威尔”号将于2028年退役。
本周一,美国海军表示,“尼米兹”号仍将按计划于2026年退役。该航母目前正在华盛顿州布雷默顿的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进行维护。不过,海军表示,“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将至少保留到2029年。
第二艘“福特”级航母“约翰·肯尼迪”号将配备电磁弹射系统,取代现在航母上使用的蒸汽动力弹射器。
由于发射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开发工作出现延误,“约翰·肯尼迪”号的交付日期从2024年6月推迟到了2025年7月。
尽管前“企业”号航母已于2012年退役,但海军直到2023年9月才宣布计划将其送往商业造船厂,对其8个核反应堆进行卸料和分解,并将放射性部件运至安全储存地。
另外两艘“福特”级航母正在弗吉尼亚州亨廷顿-英戈尔斯公司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建造:新的“企业”号航母和“多里斯·米勒”号航母。
“企业”号计划于2029年投入使用。根据先前的计划,它的到来将与“艾森豪威尔”号退役同步进行。但海军现在计划让“艾森豪威尔”号继续服役,使海军拥有9艘“尼米兹”级航母和3艘“福特”级航母。
“多里斯·米勒”号预计于2032年开始服役,另一艘尚未命名的航母将于2036年开始服役。
现任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的退役海军陆战队上校马克·坎西恩表示,让“艾森豪威尔”号在原定的退役时间表之后继续服役,为海军提供了灵活性。
他说:“这将有助于避免‘艾森豪威尔’号计划的退役与‘肯尼迪’号和其他‘福特’级航母做好部署准备之间出现空档期。”坎西恩说,建造和拆卸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在技术上非常棘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25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老霉只是空军拉垮,6代机永远在纸上,模型都造不出
想不到连海军也退化得重要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7-2025 05: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要求韓共同牽制中國 換取在造船領域合作
美國對中國造船業發展抱有危機感。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政策局局長張成吉周五(11日)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與南韓在造船領域開展合作表現出積極意向,但前提是韓方在該領域參與美方牽制中國的戰略。未來在推進韓美造船合作時,美方可能要求韓企減少使用中國產材料等。
張成吉在國會出席有關貿易談判的討論會時表示,美方提出韓美合作應建立在聯合牽制中國的基礎上,造船業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領域。他指出,美國對中國造船業發展抱有危機感,將南韓視為攜手抗衡的戰略合作夥伴。他強調,這種合作並非單純的產業層面協作,而是附帶共同制衡中國前提條件的一體化合作框架。南韓政府正從整體戰略層面出發,研究包括如何規避或爭取豁免規範美國海上貿易的《瓊斯法》在內的具體合作方案。
原文網址:美要求韓共同牽制中國 換取在造船領域合作 | on.cc東網 | 國際 https://hk.on.cc/hk/bkn/cnt/intn ... 0712_00992_001.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7-2025 05: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7-2025 0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陸首艘海洋級智慧科考船「同濟號」交付 亮點功能一次看
根據央視新聞引述中船集團指出,13日由黃埔文沖建造、大陸首艘海洋級智慧綜合科考船「同濟號」在上海正式交付。「同濟號」是大陸自主設計、建造的2000噸級新一代綠色、靜音、智慧型綜合科考船,集海洋地質、海洋化學、海洋生物等科考調查,以及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科普教育和文化傳承等多功能於一體,是同濟大學著力打造的海上校區。
與以往的科考船相比,「同濟號」更加智慧,中船集團黃埔文沖、「同濟號」總工藝師李正華說明,「同濟號」船長82公尺,船寬15公尺,能夠搭載15名船員加30名科考隊員,續航8000海里,在開闊水域,能夠實現自動駕駛,智慧設定一條節能航線。
同時通信協同能力非常強大,能夠實現船對船、船對岸以及船對空中無人機和水下機器人的綜合立體通信,實現空、海、潛三方面的立體組網功能。
值得關注的是,「同濟號」在2000噸級船舶平台基礎上,通過優化佈局,在船上設計出460平方公尺的甲板作業面積、320平方公尺的實驗室區域、人均10.2平方公尺的居住艙室和總計100多平方公尺的會議區、階梯教室、休閒區、健身區等,以較小的體量實現了3000噸級科考船的作業能力。
李正華指出,這條船配置了多種不同工況的模組化實驗室,根據每一個航次不同的科考任務,可以攜帶不同的科考用的集裝箱,能夠實現海洋地理、海洋生物、海洋化學以及大氣環境各種相關的科學目標。另外海纜的鋪設維修等一系列的海洋工程作業任務,在這條船上都是能夠滿足的。 |
|
|
|
|
|
|
|
发表于 13-7-2025 1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7-2025 04: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发生的一起撞船事件让人哭笑不得,美军的杜鲁门号航母因此成为新闻焦点。一艘声势浩大的航母,竟然在夜间被一艘普通的民用货船撞了个大窟窿。这次事故不仅让杜鲁门号的形象受损,更让美军面临尴尬局面。更令人惊讶的是,杜鲁门号的舰长戴夫·斯诺登立刻被撤职,后续可能面临军事法庭的审判。
被一艘普通的民用货船撞了个大窟窿?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7-2025 08: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现“青黄不接”,影响“全球部署”,美国航母将陷“危险空窗期”?
近年美国海军的全球部署计划显得日益捉襟见肘,这与美国航母的窘迫现状脱不了关系。据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12日报道,随着新一代“肯尼迪”号超级航母的服役时间再次推迟,美国航母的数量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降低到10艘。五角大楼的最新报告显示,类似情况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常见。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尽管出现了服役推迟的情况,但从绝对数量来说,美国拥有的航母规模依然独步全球。如今美国媒体不断警告“航母不够用”,本质上是其规模难以满足“全球部署”的野心而已。
在码头舾装的美国海军“肯尼迪”号航母。
“肯尼迪”号怎么了
报道称,作为美国最新“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二号舰,“肯尼迪”号的服役时间已经一再拖延。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发布的报告显示,“建造材料的短缺和持续的造船厂劳动力问题,继续减缓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新航母生产。”“肯尼迪”号于2015年正式动工、2019年下水,进展还算正常,但此后它迟迟未能服役。根据美国海军的最新预算,这艘航母的服役时间已经从最初的2024年推迟到2025年7月,如今又再次推迟到2027年3月。
尽管“肯尼迪”号在舾装过程中曾于2020年7月20日发生火灾,不过火势很快被发现扑灭,舰体只受到轻微损伤。真正造成该航母服役时间一拖再拖的原因,在于航母配备的先进拦阻装置和先进弹药升降机迟迟无法正常工作。其中先进拦阻装置用于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降落时的减速和拦阻,先进弹药升降机用于在舰内运送弹药。早在先前建造的“福特”号航母上,它们就成为难以解决的顽疾。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正在将建造“福特”号的经验教训应用到同级后续舰艇上。“具体来说,‘肯尼迪’号的建造进度相当快,导致‘福特’号的经验教训未能及时得到应用。”
据介绍,弹药升降机用于快速安全地将舰载机需要挂载的弹药从航母甲板下方的弹药库提升到飞行甲板上,美国海军曾吹嘘先进弹药升降机可以大幅度提升“福特”级航母的舰载机出动频率。目前“尼米兹”级航母配备有3台上层弹药升降机和6台下层弹药升降机,它们采用传统的钢缆和滑轮提升升降平台;而“福特”级航母改用了先进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并配备了4台上层弹药升降机和7台下层弹药升降机,可以每分钟45米的速度搬运10.88吨弹药,“尼米兹”级航母升降机仅能以每分钟30米的速度搬运4.7吨的弹药。纸面数据推算,“福特”级航母依靠先进弹药升降机就可将舰载机出动效率提高33%。
但美国海军海洋系统司令部发言人称,先进弹药升降机是在没有任何陆基原型的情况下研发出来的,它们装舰后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福特”号航母在2017年服役时,舰上11台先进弹药升降机无一能用,意味着该航母实际并不具备作战能力。即便到2019年10月,“福特”号上也只有两台弹药升降机获得使用许可认证。
而先进拦阻装置的情况与之类似。它采用电脑控制的电动机来带动拦阻索,取代“尼米兹”级航母使用的传统液压缸,理论上能降低设备重量和减少维护成本。但在早期测试中,先进拦阻装置的失败率超出预期的200多倍,一直到2019年,“福特”号上的先进拦阻装置才获得使用认证。五角大楼作战测试评估办公室2024年的报告显示,尽管已经进行了实战部署,但“福特”号上的电磁弹射系统、先进拦阻装置和先进弹药升降机依然存在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新一代航母建造计划推迟
尽管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发言人表示,相比“建造太快”的“肯尼迪”号,“福特”级航母的三号舰“企业”号和四号舰“米勒”号在建造过程中能充分吸收和利用“福特”号早期的经验教训,但美国《防务新闻》提到,“企业”号的服役时间表同样出现大幅变更,从最初的2028年推迟到2030年7月。
这些新一代航母建造计划的大幅推迟,直接影响到美国航母的更新换代。当前美国海军现役11艘航母中,最老的“尼米兹”号航母于1975年服役,在冷战时期的高强度部署中损耗严重,经过半个世纪后,近年它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由于后续舰艇的建造迟缓,“尼米兹”号的退役时间也一拖再拖,如今美国海军确定它将在2026年退役。这意味着在“肯尼迪”号2027年交付前的近一年时间里,美国海军的现役航母数量将从11艘减少到10艘。
未来类似情况可能还会继续上演。美国航母舰龄第二长的“艾森豪威尔”号于1977年10月开始服役,原计划在2027年“年满50岁时”退役,如今退役时间表已经推迟到2029年。但由于接替它的“企业”号服役时间改为2030年,届时美国航母又将出现近一年的数量下降。此后是1982年服役的“尼米兹”级航母的三号舰“卡尔·文森”号,接替它的“米勒”号预计于2032年开始服役,它们之间的“交接班”能否如期依然是未知数。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10艘“尼米兹”级航母的一半都是集中建造于冷战后期,如今美国海军面临这些航母更新换代的高峰,时值美国造船工业正处于低谷期,因此对于五角大楼希望保持全球部署的航母规模而言,压力相当大。
专家介绍说,冷战结束时,美国一度拥有多达15艘超级航母。根据当时美国海军的估算,想要维持“最低限度”的全球部署,至少需要12艘航母。但此后这些航母不断退役,就连12艘的规模也保持不住。最早的第一代核动力航母“企业”号于2012年退役后,美国航母总数一度跌落到10艘。在国会压力下,当时尚未完成全部建造工作的“福特”号被迫在2017年仓促服役,至少在名义上让美国海军恢复了11艘航母的规模。但随着“尼米兹”号明年退役,这种窘迫局面又将上演。
“航母短缺”只是冰山一角
美媒提到,由于现役航母的数量一减再减,导致美国海军全球部署计划频繁出现漏洞,近年来多次出现“全球范围内都没有可立即部署的美国航母”,例如2018年“美国航母全球空窗期”持续时间长达22天。2023年4月,美国海军也曾出现全球范围内仅有“尼米兹”号可用的尴尬处境。特别是随着中东局势持续紧张,美国被迫长期将至少一艘航母部署到东地中海到红海地区附近,更加剧了这种捉襟见肘。例如今年3月,随着红海战事加剧,美国海军就抽调正在西太平洋活动的“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前往中东地区,导致西太平洋出现“美国航母空白”;6月以伊冲突加剧后,美国海军又宣布刚部署到西太平洋的“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取消亚洲行程,转调中东,与“卡尔·文森”号航母会合。
《防务新闻》称,新航母建造计划延误是美国海军近年来面临的造舰难题的冰山一角。美国海军代理作战部长詹姆斯·基尔比承认,由于造船工业的衰落,“几乎在每一类舰艇上,我们的建造计划都有所落后。”据美国海军协会网站7月10日报道,美国国会获得的报告显示,美国海军首艘下一代攻击核潜艇SSN(X)的建造时间已从本世纪30年代中期推迟到40年代初;新一代“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首艇的服役时间也推迟至少一年。此外美国海军的相关报告显示,“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等主力舰艇也面临建造延迟的问题,其中“星座”级护卫舰的情况最严重,服役时间比原计划推迟了3年。
专家表示,美国媒体鼓吹的所谓“航母不够用”,其实是建立在美国维护全球霸权的基础上。就绝对数量来说,即便“肯尼迪”号推迟交付,拥有10艘航母的美国海军依然远超他国海军。因此美国航母数量并非“不够用”,而是以航母为代表的美国硬实力在下降,与美国坚持维持的全球霸权存在明显落差。就现在的趋势看,这种落差还将随着美国国防工业的持续衰退而越来越大。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