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79|回复: 1

《不忘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斗争精神|“美国不是敌人”与“俄乌战争带来麻烦”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6-2024 08:18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应该承认,类似这样的观点与看法在中国确实很多,这是一个不能不正视的现实。

  在今天的中国,有这样一位知名人物,此人在几乎一切有关军国大政大计上都插嘴,先后提出诸多声名遐迩的高论要论,这个人就是《环球时报》著名的前主编胡锡进先生。

  概括胡先生最近一个时期的思想理论,大致上可以归纳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时时强调美国不是敌人

  不但其人自己坚定认为美国不是敌人,而且还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与影响面向全中国老百姓喋喋不休反复宣传宣讲美国不是敌人。这是胡先生的突出特点。对此人们都已经熟稔深知,有的人为此欢欣鼓舞、大加赞赏,而有的人则反驳怒斥、无情鞭笞,由此引发相当可观的舆情风波,一直持续到现在。

  二是反复提醒沙俄对中国的伤害

  在中国媒体舆论场上,一直都有人持续不断地炒作历史上沙俄对中国的伤害,而胡先生则是其中比较积极的一位。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庆祝建城百年的时候是这样,在普京总统每次来中国访问时候是这样,在谈论俄乌战争的时候还是这样,见诸于胡先生连篇累牍的诸般大作,这方面的文字着实不少,他总是利用一切机会提起这个问题。

  三是明确指出俄乌战争给中国带来了麻烦

  这是胡先生最新的立言申论,见诸于其人在普京总统最近一次访华之际的微博中。原文这样阐述:“俄乌战争给中国也带来了麻烦,这么大的地缘政治冲突,各方都有损失,中国的损失是相对小的”,“俄乌战争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中国与美西方的关系”。“ 麻烦”、“损失”与“拖累”,这就是胡先生对俄乌战争之于中国的定位与判断,谁要再说俄乌战争与中国无关,胡先生就可能会上去扇他一大耳光了。

  显然,上述“美国不是敌人”论与“俄乌战争给中国带来麻烦”论两大论断彼此之间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反差。但有关这样的对比与反差到底证明什么或者说明什么,相关意见则大相径庭,有人据此视胡先生犹如神明,力挺仰慕不已;有人却将其骂得狗血淋头,视同汉奸卖国贼,可谓言人人殊。但笔者以为,可以肯定的有如下几点:

  其一,很难说明其人的爱国立场

  不要以为反复提醒沙俄历史上对中国的伤害就是爱国的证明,事实上许多干这种营生的家伙并不爱国,相反他们却猛烈攻击爱国主义。胡先生过去有过严正声明,说自己更愿意出生的美国,对出生在中国则感到很纠结、很无奈,并未说自己热爱祖国,顶多也就是爱恨交加的样子,这一点,有胡先生的微博作证。

  其二,很难说明其人支持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胡先生其人在谈到中俄关系的时候当然讲了“我们必须维护好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样的意见,但在讲到这个意见的同时,他还着重强调说,“同时也要中西关系的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应该避免最糟情况,能过得去”。显然,在这样的语序逻辑之下,中美关系是否稳定和发展,相关责任就被无情地砸到中国头上了。似乎并不是白宫当局不维护中美关系,而是中国在发展中俄关系的时候理应照顾美国的心情,因为美方“心情复杂”,因此强调要让美国“能过得去”,还特别指出说,中国“不能在外部压力下自乱阵脚”。对此,人们不禁要问,胡先生所谓“外部压力”是什么、又来自于何方?更关键的是,不能“自乱阵脚”是什么意思?难道持续深入发展的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及中国老百姓对这一关系的赞许与欢呼,在胡先生看来是有些自乱阵脚了吗?

  其三,很难说明其人的反霸态度

  窃以为,是否反对霸权,这是当代中国人政治立场态度的标尺,任何人都可以用此标尺来加以考察衡量,并据此分出阵营、显出队列。胡先生坚称美国不是敌人,坚决表述中国不能做美国的敌人,已经比较明确地显示了其人的态度与立场。在今天的中国,一切爱国者无不对霸权深恶痛绝,但有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所担心的是美国统治当局的“焦躁”与“不安”,所强调的是中国对美国的“安抚”与“合作”,所奉行的是要满足美国的需要…

  总之,在“美国不是敌人”与“俄乌战争带来麻烦”两大理论的综合论证与系统阐述之下,中美关系依然高于中俄关系,中国发展俄罗斯的关系不能排斥中国同美国的关系,用胡先生的话说就是“中俄关系不能造成中国与其他国家、包括同西方关系的排他性”。如此一来,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意义与影响就被严重稀释淡化了,充其量就是国际关系的平衡术,甚至还可以说是实用主义的一次投机。

  应该承认,类似这样的观点与看法在中国确实很多,这是一个不能不正视的现实。

“美国不是敌人”与“俄乌战争带来麻烦”论
IMG_0743.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6-2024 08: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大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6-2024 11:50 AM , Processed in 0.067119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