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26|回复: 20
|
請問 假如 廖添丁單挑霍元甲 誰會贏?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17-2-2006 07: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洒家猜霍元甲会赢罢……。![](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weat.gif)
对了,廖添丁师承谁啊?![](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hocked.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8-2-2006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唔讲得 于 17-2-2006 07:15 PM 发表
洒家猜霍元甲会赢罢……。![](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weat.gif)
对了,廖添丁师承谁啊?
就是我們平時耳熟能詳ㄉ廖添丁傳奇,就是上面的那篇“野史”)陳述廖添丁年少時與身懷絕技,武藝高超者為伴,在耳濡目染之下,學的一身奇技。其後因地方保正藉勢斂財,廖添丁不畏強權惡勢力,出面指摘,因而得罪保正,保正決定除掉廖添丁,以絕後患 |
|
|
|
|
|
|
|
发表于 18-2-2006 0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2-2006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廖添丁就是侠盗.在台湾的傳奇人物.
真打的话,100%霍元甲稳赢 |
|
|
|
|
|
|
|
发表于 19-2-2006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2-2006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虎兄.小弟獻醜了......
霍 雷生風扶危安.
元 亨利貞重如山.
甲 冠天下精武會.
忠 義兩字一肩擔!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2-2006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廖 氏本為凡布衣
添 財賑濟弱民奇
丁 零飄搖日殖土
勇 抗統治何懼緝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2-2006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影無蹤---廖添丁
這是一款動作遊戲,玩家將扮演廖添丁,與許多的敵人對抗。遊戲中的場景、人物與對白,作者都有傑出的設計,像是對白中就有利用台語來表現,而場景中玩家可以看到廖添丁在樹林中、或是在鄉鎮中行走,表現出當時的特色。在敵人的角色方面,出了一般的小囉囉之外,還有大頭目會出場,他們都擁有特殊的攻擊招式與強大的攻擊力,玩家必須智取,而並非一般蠻橫來取勝。
遊戲中玩家將會遇到眾多的敵人,除了攻擊之外,玩家還可以利用腰巾來取得敵人身上的錢幣或攻擊武器。除此之外腰巾也是在某些場景過關的要件,必須利用它懸著物品,再跳躍過大的坑洞。等到關卡結束之後,玩家可以選擇"散財濟貧",進入後可進行小遊戲,有時還可以獲得人民所給的寶物,非常有趣,也表現出廖添丁的義賊精神。在此偷偷告訴玩家一個密技,就是在主角身上點右鍵,可以有許多項目的密技可選擇,不過並不鼓勵一開始就用密技來玩,還是以一般形式來進行遊戲比較有趣。
操作說明:
1.Z鍵為跳躍鍵。
2.X鍵為攻擊鍵。
3.C鍵可丟出腰巾。
4.利用四個方向鍵移動主角
注意事項:這是一款Flash的動作遊戲,玩家直接選擇「原創公司」,便可以連進網頁來進行遊戲。
遊戲:http://www.flashanywhere.net/q.cfm?id=0 |
|
|
|
|
|
|
|
发表于 20-2-2006 1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飞鸿和霍元甲打谁会赢?董海川和霍元甲打谁会赢?方世玉和霍元甲打谁会赢?陈正雷和霍元甲打谁会赢?罗光玉和霍元甲打谁会赢?![](static/image/smiley/default/3shakehead.gif)
[ 本帖最后由 ahpin_2000 于 20-2-2006 11:55 AM 编辑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2-2006 1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董海川(1797年—1882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坞村人。一般认为是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
董海川少时家贫,喜欢武术,年轻时因误伤人命,奔走他乡。相传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了八卦掌。
清朝咸丰年间,董海川流落京师,隐姓埋名成为太监到王府当差。至于为何当太监,历来说法颇多。一说是为了躲避命案,阉割而成太监;一说是捻军或太平天国所派来当卧底;一说是由于练八卦掌需挟裆,容易引起性欲,影响练功而自阉。说法颇多,莫衷一是。
董海川在王府当差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为人所知,开始授徒。他择徒标准很严,而且因材施教,因此使得八卦掌形成了许多不同特色的流派。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244/sinkwong/Lp2001071011.jpg)
八卦掌
八卦掌也稱為“游身八卦掌”、“龍形八卦掌”、“八卦連環掌”、“八赴遊身掌”等,一般把它归为内家拳的一种。
源流
八卦掌的来源由于资料的缺乏已无从考证,一般把它归之于清朝咸丰年间的武术家董海川。董海川由于其围圆而习练,开始叫转掌,后来门人称作八卦转掌,最后定名为八卦掌。八卦掌主要有两个流派:一个是以程廷华的龙爪掌为代表的程派,一个是以尹福的牛舌掌为代表的尹派。其他流派基本都和这两个流派有关。
主要流派
程派八卦掌——程廷华
尹派八卦掌——尹福
梁派八卦掌——梁振甫
董海川以後,八卦掌分為二個流派,即程派八卦掌和尹派八卦掌。兩者八卦掌的區別在於掌形,尹派所用的為"牛舌掌"(呈五指自然伸展輕輕並攏形狀),而程派所用的掌則是"龍爪掌"(拇指和食指大開,其餘三指靠攏)。
不過經現代的演化,尹派八卦也把牛舌掌的特質改變了,大部份的八卦掌都採用龍爪掌。
特徵
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走圈)为主的拳术。也就是,以自己的一个臂长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然后沿着这个圆走圈。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也有一个例外,有一套六十四式的掌法是在一条直线上打拳。
传统八卦掌经许多名师的不断研究,以八卦为理论基础,一圈八步八个掌势,以单换掌为基本掌势,套路非常灵活,并不固定,习练者的不同,套路也不相同,但是现在许多演练的八卦掌已不完全按照这个传统了。
八卦掌注重身法的灵活性,要求练者在不断走圈中,改变敌我之间的距离及方向,避正击斜,伺机进攻;出手讲究随机应变,发挥掌比拳和勾灵活多变的特性。其手法有推、托、盖、劈、撞、搬、截、拿等。
八卦掌的器械主要有:
春秋刀
战身枪
连环剑
连环纯阳剑
连环蟠龙棍
五行棒
昆仑铲
八卦刀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2-2006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代 宗 师 黄 飞 鸿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244/sinkwong/A2.jpg)
黄飞鸿(1847—1924)是南海西樵禄舟村人,生于佛山南海,长于佛山禅城,是珠江水养育的英才。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飞鸿五岁从父习武,12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麒英谢世,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虎鹤双形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工字伏虎拳和瑶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 他生平锄强扶弱,嫉恶如仇,武德高尚,武艺超群,医术精湛,救民于水火,活人也无数,仁义满天下,忠烈永留芳。他植根于民间,扬威于海外,早已英名远播。远则在港、澳、新加坡,后人设立了数十家黄飞鸿武馆,拍摄了百多部电影,撰写了几十部小说,近则在南海西樵,乡人修缮了黄氏大宗祠,建立了黄飞鸿狮艺馆。佛山市黄飞鸿纪念馆的落成,以纪念和展现这位历史文化名人不朽的风采之权威性,塑造了一位富有地域特点的,家喻户晓的,历岁久远的,不可以替代的"佛山黄飞鸿"光辉的形象。
黄飞鸿的绝艺功夫
虎 鹤 双 形 拳
虎鹤双形拳由黄飞鸿集各家之精华融汇贯通而创立。套路中既取虎的"劲"(如虎之猛)和"形"(如虎爪),又取鹤的"象"(如鹤之灵秀飘逸)。虎形练气与力,动作沉雄,声威叱咤,有龙腾虎跃之势;鹤形练精与神,身手灵捷、动作迅速、有气静神闲之妙,故称虎鹤双形拳。
虎鹤双形拳手形有拳、掌、指、爪、钩,手法有抛、挂、撞、插等,步法有弓步、马步、虚步、独立步和麒麟步等,步法讲究落地生根,身形注重挺拔端庄。整套动作既吸取佛家拳的凌厉攻势,又吸取洪家拳的严密守势,拳势威武,刚柔并用,长短兼施,革除了以往南派拳法沉滞狭隘、动作重复之弊病,其结构新颖,动作轻快,为黄飞鸿一门之代表拳法。
铁 线 拳
铁线拳,属于少林外家拳之内功手 法,专为锻练桥手之用,是"广东十虎" 之首铁桥三的绝技,后由铁桥三首徒林福成传授黄飞鸿。 铁线拳是一套养生拳,以运动肢干, 畅通血脉为主,具有壮魄健体,反弱为强的功能。其大纲不外分外膀手与内膀 手二式,外膀手属外功即手、眼、身、 腰、马;内膀手属内功即心、神、意、 气、力。它以刚、柔、逼、直、分、定、 串、提、留、运、制、订十二支桥手为 经纬,阴阳并用,以气透劲,又以二字钳羊马势保固腰肾,练此拳法要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放而不放,留而不留,疾而不乱,徐而不弛,无论男女老少,皆能习之,恒久练习,有却病延年之效。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244/sinkwong/m2.jpg)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2-2006 0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陈正雷版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架式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以堋、捋、挤、按为主,采、肘、靠为辅,运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发劲时松活弹抖、完整一气。练习时要求:以身领手,以腰为轴,缠绕圆转,虚实分明。以缠丝劲为核心,外表走弧形,内劲走螺旋。整套拳没有平面,没有直线,没有断续处,没有凹凸处,没有抽扯之形,没有提拔之意,浑然一圆,方为合格。
陈正雷(1950—),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河南温县陈家沟人,温县陈氏太极拳推广中心总教练,国家武术高级教练,中国武术协会会员。 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一。河南省武术馆教练,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校长,省第七届人大代表。1958年起开始从伯父习武,掌握了陈式太极拳、械的全部套路,练功方法和理论知识。
在1974—1987年连续十多次获省武运会、太极拳、剑、推手比赛优秀奖、金牌,蝉联两届全国太极拳大赛冠军。学生遍及全世界各地数万人次,在国内外武术界享有盛誉。
1994年被评为“国际太极拳大师”。并著有《十段功法论》、《陈氏太极拳械汇宗》、《陈氏太极拳养生功》、《陈氏太极拳术》等学习研究太极拳的珍贵资料。被列入《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中国当代武术家名典》等权威辞书。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2-2006 0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师荟萃
其实,都各有千秋,精武体育会为弘扬中华武术,首先提出要进行变革,掘弃历史上传统的流传形式“一门一派”,师徒秘传,造成宗派门户之争。提出“各派同源”的观点,倡导“不争门户短长”,熔各派武术于一炉。当时精武体育会将黄河、长江、珠江流域各派武术名家都落户精武。他们中有赵连和、罗光玉、陈子正、吴鉴泉、张富猷、霍元卿、陈维贤、孙赞轩、孙玉峰、霍东阁等拳师。
这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名拳师,各有其专长,赵连和善功力拳、节拳、单刀、夜战枪,能跳跃,身段灵活,后升为总教练。张富猷体重二百余磅,臂肌特大,步行如虎,善大战。江阴派陈维贤善醉拳,传人有宁竹亭。李健民善五虎枪。孙玉峰善双枪。罗光玉善螳螂拳。陈子正熟练关外有名的番子门,又名鹰爪门拳,拳法稳健,功夫老到。吴鉴泉善吴式太极拳,是第一个将太极拳传到南方的拳师。这些名师都被精武聘为专职教师,办班传授技击。昔日赵连和、罗光玉、陈子正、吴鉴泉被誉为精武四大名师。
解放后,教练主要有:鲍希勇、李龙标、玉凤岗、孙润志、胡维予、郑吉常、陈少秋、苏锦标等。鲍希勇是鹰爪拳陈子正的传人,李龙标是精武名师李汇亭的儿子,擅长查拳、查刀,王凤岗是少林名家赵连和的高徒,擅长兵器,有“单刀王”的美称。孙润志是吴式太极拳名家,长期服务于精武,苏锦标任精武专职教练40余年,为精武传统套路及查、华拳门“套路王”。胡维予擅长举重、健美和摔跤,郑吉常是拳击名家,被誉为“亚洲毒蛇”,曾以精湛的拳术和惊人的毅力打败了全欧拳坛不败名将琼斯,著名动员陈少秋任摔跤教练,他们都为国家培养出一流的运动员。
目前精武还拥有周士彬、蔡龙云、蔡鸿祥、邱丕相、王培锟等技击名家,有陶光文、邹为家、张世刚等特技行家,有曾美英、方媚、方婷、石双林、韩冰、张秀凤、王瑛等著名武术教练。有张宪成、田鸿清、王斌等著名摔跤教练,有金耀富、扬晓龙著名拳击教练等精湛的教练队伍;还有一批屡夺奖牌的武术精英,他们分别在总会培训中心、辅导中心、体育馆、学校、公园等地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弘扬中华武术传播精武精神。
精武历史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以下简称精武)是1910年在同盟会的陈其美、农竹、陈铁生等先生倡导下,由霍元甲先生创办,是中国清末建立最早的体育社团。
精武“以国术为根本,以武术为皈依”,历史上云集黄河、长江、珠江流域众多武林高手,如赵连和、陈子正、罗光玉、吴鉴泉等。摒除历史上技击家门户之见,冶各派于一炉,在我国近代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精武以体、智、德三星会旗和三星会徽为标记,代表精武以体、智、德三育为宗旨,倡导和发扬“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还订有包括人格、风度、言行、服务、友谊等行为规范。
精武的爱国精神为世人所传颂,孙中山先生1915年出席精武举办的第三届运动会,在会上发表演说时肯定了精武所取得的成绩。1920年参加精武建会十周年,同时还为精武纪念特刊《精武本纪》撰写序文,并题写了“尚武精神”的横匾给予鼓励。1949年上海解放,精武积极参加劳军活动,陈毅元帅为精武题词“劳军模范”予以表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德胜、伍绍祖、汪道函、何振梁、徐才、石祝三、金永昌等都为精武题过词。
精武是最早有组织向社会推广中国传统武术的社团,1916年开始就提倡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走出体育馆,到社会去。将精武的教练员、优秀运动员选送到学校、军队、工厂传授技击,为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强国、强种”作出了贡献,精武可以说是全民健身的先行者和倡导者。
精武是最早将西方体育观念和训练方法引入中国,借鉴西方的手段来改造传统体育的体育社团。本着“以体育居先,体育复以武术为主,参以时代各种运动”的精神,提出武术同源,不分门派,融南拳北腿为一体,编排精武基本十套拳为武术基本功训练。同时开展了足球、篮球、台球、绒球、乒乓、体操、举重、拳击、田径等项目。使精武不仅武术项目人材辈出,成绩辉煌,跃居全国之首,体育项目也名将云集,战绩显赫,许多项目在全市比赛中都名列前茅,有的已跻身于国内名将行列,使精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融合中西体育精神的先驱。
精武是最早在体育界提出“无文不能行远”,提倡乃文乃武的社团,将中国传统文化临池(书法)、绘画、戏剧和现代文化摄影、医学、旅游、雄辩,精武出版书目有44种,其中书籍31种,期刊杂志7种。特刊6种,均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发行,精武全面开展教学活动,发展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精武是最早有组织、有目的的向海外传授中华传统武术的体育社团, 1920年精武设有中央精武、上海精武和上海地区三个分会,中央大会堂在横浜桥即现今的精武会址,当时世界各国精武会的教练员均由中央精武会直接任命,发展至今在世界上已有包括美国、英国、瑞士、荷兰、俄罗斯、捷克、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五十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精武体育会。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体制的改变,精武向全国和上海输送了大量的人才,1950年初上海成立国术联谊会,精武徐致一任主席,陈绪良任副主席,还有三人分别到举重委员会、技巧委员会、摔跤联谊会任要职。1951年10月上海成立专业足球队,精武的陈成达、方纫秋、郑德耀三人入选,1954年1月成立“八一”队,精武陈复赉和汪国光两人选为主力,不久陈复赉、陈成达、方纫秋又人选国家队,精武的郑德耀调广东省足球队任教练。王凤岗到江苏省武术队任总教练,胡维予、周士彬到上海体育学院任教等,精武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输送到全国各地的专业队和体育学院,精武的活动逐步趋向以场馆为主向社会开放的模式,项目主要有武术、摔跤、乒乓、棋类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244/sinkwong/025.gif)
精武为推动上海乒乓球活动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精武延安东路57号二楼大型乒乓房(共12张乒乓桌)是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孙梅英、杨瑞华等经常练球的地方,50~60年代还多次举办市级“精武杯”乒乓联赛。
1966年虹口区人民政府批经费对精武原中央大会堂进行大修,使其面貌焕然一新,文化大革命期间,精武的历史材料档案、刊物、摄影、武术器械等被销毁,延安东路分会房屋调作它用,精武先后被任意更名为“要武体育馆”和“精武体育馆”。
1978年精武开始恢复活动,为宣传武术,扩大影响和重塑精武形象,精武广泛联系原精武教练、会员和武术界、拳击界人士共商推动发展之方法,1979年举行一次大型群众武术套路、散打表演,参加演出的有傅钟文、蔡鸿祥、邹兴祖、吕继堂、黄寿亭、陈新富等老拳师和新秀。1980年起,恢复了武术、拳击、柔道、散打、气功和棋类、桥牌等传统训练项目。1974年在上海市第五届运动会上获武术男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团体第三名。1978年上海市第六届运动会上获男子团体第二名,女子团体第一名,据统计1979年至1989年十年内精武的武术、散打、拳击、棋类等运动队,参加市级比赛,获得221枚金牌。有55名学员被选进上海市代表队,参加全国比赛,其中有5人夺得金牌。1995年参加上海第三届“木兰杯”武术社团观摩大会,获得团体一等奖和三项单项一等奖。代表上海参加全国武术演武大会,6名会员参加,全部获奖,其中5枚金牌,1枚银牌。1999年上海第五届武术社团观摩评奖大会获集体一等奖,三个单项项目也均获一等奖。1999年5月在台州市举行的国际传统武术暨绝技大赛,参赛童子功、大关刀、牧羊鞭三个项目全部获得最高奖特别优秀奖,同时参加比赛的童子功和牧羊鞭还获得浙江电视台的“中国电视吉尼斯证书”。
1992年、1995年、2001年精武被评为上海市体育社团先进集体,1996年又被评为全国首批先进武术馆校,并到北京中南海介绍“武术进学校”的经验。
精武1990年举办了第一届精武国际武术比赛,1992年、1994年又连续举办了二届,上海精武共举办了三届国际比赛并决定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年七月将在波兰华沙举办第八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精武在1998年开始至2002年连续举办了六届“上海市中小学生武术比赛”,今年十一月将举办第七届中小学武术比赛;精武2002年开始举办上海精武太极拳、剑比赛,今年十月举办第三届上海精武太极拳、剑比赛。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244/sinkwong/024.jpg)
精武1997年接受了市政府下达的任务,组织了600名小学生在八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精武少年》的大型武术操; 2002年受上海市体育局委托,组织了一千名中老年,在上海市第十二届运动会的开幕式上表演大型“太极操”。
精武从1996年开始成立了培训部,培训部的教练员坚持在全市30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武术教学活动,帮助学校创办了武术特色学校;1997年开始筹备建立精武辅导站,目前辅导站在上海近佰个公园、社区设立了辅导点,传授武术,为社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作出了贡献;精武训练中心还为白领阶层开展服务,精武体育馆不但向社会开放,开办了健身班和各种武术、体育辅导班,同时还根据海外武术爱好者的需要,给予各种传统武术培训的服务。
精武在体育产业化方面逐步进行了探索,目前精武已注册了和体育相关项目的商标。精武武术队曾与中百七店结缘,成立了精武七百武术队。精武还同意大利服饰Zegnas服装公司合作,用武术形式进行时装表演,使武术走向T型舞台。精武还编排了整套艺术武术,准备随时为各企事业服务,今年精武在德国汉斯阁雅和TCL的赞助下在梅龙镇广场举办了15天的“2004年梅龙镇广场春节猴年猴票情”活动。精武的教练员还走进企业为白领阶层辅导太极拳以及进驻学校协助创办武术特色学校等,摸索出了一套将体育、武术艺术化的模式,来为市场经济服务
[ 本帖最后由 星光闪闪 于 20-2-2006 02:05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0-2-2006 0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咦,星光闪闪,你要介绍武术家么?可去“武术宗师区”一帖里发表喔。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2-2006 0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精武文化
精武文化
从成功的企业看,大多有三大法宝,“优质的产品”,“精明的经营者”,“深厚的企业文化”。但一般人都忽视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成长的直接因素,企业文化实际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的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因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目标,信念、哲学、道德和价值的总和,他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风貌以及蕴含在企业制度、企业组织结构、企业形象、企业历史沿革,企业产品中的文化特色等内容。他主要通过凝聚、约束、导向、教育、协调等独特功能,对企业经营生产和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上海精武体育总会虽然是一个体育社团,但是从她的成长、发展、壮大走过的历史,看得出是由于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所至。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是我国第一个民间体育社团,建立于1910年7月,是由民族英雄霍元甲先生所创立,霍元甲始终是精武人的精神支柱。清朝末期,一批爱国有识之士受孙中山先生委托,在上海,从事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斗争。恰逢西洋力士奥皮音来沪表演健美,他口出狂言称华人为“东亚病夫”。同盟会骨干陈其美(后任沪军都督)、农劲荪等为此特邀霍元甲来沪与奥皮音比武。霍元甲到沪后发表声明:“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是病夫国中一病夫,原与天下健者从事”,“专收外国大力士,虽有钢筋铁骨无所惴焉”。霍元甲二次约奥皮音张园比武,并订立生死条约,奥皮音最终因害怕霍元甲的高强武艺,不战而遁。为推翻帝制陈其美借此契机,以霍元甲名义创办了精武体操会(精武体育会前身),农劲荪任会长,霍元甲主持精武技击并习军事。1910年6月经巡警局批准立案,1910年7月成立精武会,宗旨是:提倡尚武精神,强种、强国。第一批学生73名,他们都是留洋回国有识之士。
因霍元甲在张园设擂连胜对手,引起日本技击馆嫉妒,他们从日本挑选了十余名柔道高手前来挑战,在日方再三要求下,霍元甲才与日本柔道教师较量,比武时日人“不幸断其右手,虽无心伤害,终不免于不悦”,结下怨恨。后霍元甲因误服日本人上门兜售的丹药,咯血病加剧二周后逝世。为继承师霍元甲遗愿,陈公哲、卢炜昌、姚蟾伯等,于1911年3月又在北浙江路万国商团中国义勇队旧址,开办精武第二会所,加设图书室和摄影室,聘请上海商界名人袁恒之任第二任会长。在这期间,主事者高瞻远瞩,在思想上开始运酿完善精武宗旨、精武精神及体智德三育等精武文化。
1915年7月陈公哲慷慨献出培开尔路(提兰桥)73号二亩宅地,建造新会所,1916年4月迁入,并更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从此,精武强盛起来,开始了前人未涉足的领域。提出了精武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技击为根本,以武德为皈依,辅以有益之学科,以最科学之方法整理拳经”,“不准以我之拳头加予同胞身上”等口号。制订了名为“行精武式”会员的行为规范,其内容为: 一、精武之人物:三育训练、获有全能;二、精武之人格:公正廉明、尊人重己;三、精武之风度:诚实坦白、博爱平等;四、精武之言行:坐言起行、证以事实;五、精武之信守:一言一诺、重于定约;六、精武之守时:约会守时、不求原谅;七、精武之正义:尊重正义、不讲私情;八、精武之服务:非以役人、乃役予人;九、精武之福利:乃予于人、非取诸人;十、精武之友谊:爱己及人、视同兄弟。把精武精神归纳为:惟我精武会员,一视同仁不分阶级;惟我精武会员善与人同,以觉后为己任;人人摒嗜欲,淡名利、事务求实践,力戒虚骄,期造成一世界最完善、最强固之民族。同时完整的提出“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精武精神。
精武体育会还以体智德三育为宗旨,制订了以黄、兰、红三颗星代表体智德的会旗、会徽,把体智德三育的要求渗透于全部会务活动之中,体现出完整的三育思想。精武会的每一个会员,从一跨入精武大门就接受体智德三育教育和“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精武精神的文化熏陶,潜移默化地养成精武人的精神风貌。
精武确立了新文化的指导思想后,首先进行变革破除了“因袭宗法,师徒秘传”的陋习。提出:各派同源的观点,不争门户短长,熔各派武术于一炉。先后聘请了黄河、长江、珠江流域各派武术名家来精武公开传授武艺,互相观摩,互相砥砺,优者以勉,劣者以奋,形成了从未有过的武术新风尚。根据三大流域的武术基本功,编制了“精武基本十套”,凡到精武习武的“必须熟悉此十种,方及他技”。在教学上创立了开办初、中、高三级培训班,两年为一期,经考试合格者颁发毕业证书的新方法;同时还创编了技击术军用实施法,培养军事人才;为了普及精武武术,增强国民素质,精武拳师,深入到大、中、小和女子学校、工厂、军队、团体传授武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规定每年或二年举行一届运动会,提高民众对习武的兴趣。
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为了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精武体育会又提出:“以体育居先,体育复以武术为主,参以时代各种运动”的发展方向,开展足球、篮球、田径、体操、举重、乒乓、台球等运动项目。为了全面提高精武会员的文化素养,精武还倡导了乃武乃文。其文化活动:有临池(书法)、图画、国语、摄影、京剧、粤乐、铜管乐、弦乐还有影戏、舞艺、医学、旅游、雄辩等。使精武成为上海第一个摄影团体,及第一个开办中西医兼备的医学讲座,精武雄辩团时常出访演讲宣传精武宗旨;1920年精武体育会先后摄制了五卷影片,真实地记录了精武事业的发展历程;精武非常重视书刊出版,所出版的书籍涉及武术、文化、医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书目有44种,其中书籍31种,书刊杂志7种,特刊6种,主要书籍都是由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发行,陈铁生著有《国技大观》,罗啸敖著有《精武外传》,陈公哲著有《测光捷径》,薛巩初著有《技击准绳》。精武书刊得到社会上层人事关注与重视,不少书籍都有当时党政领袖写得题词和序文,《精武本纪》纪念册序言就是由孙中山先生所写。精武文化对精武的发展起了前所未有作用,为后来精武的拓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精武作为新文化的倡导者,在解放妇女运动中也作出了重要贡献。1918年6月由陈士超发起建立了精武女子模范团,提倡女子体育,使女子体育不断发展。1920年5月1日精武女子体育会成立,使一批女子在会务活动中大显才能,团结了众多的女子在精武周围,涌现出以陈士超、李志义、冯玉珊、吴秀媛等为代表的精武女杰。
由于精武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社会影响日夜具增。1917年一热心公益者自署“隐名氏”,慷慨资助三万金,支持精武体育会,经董事职员联席会议决定,购地十余亩建造一公共公园,取名为“精武公园”,针对租界公园“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帝国主义行径,提出“凡属人类苟能遵守文明通则者,咸准入园游玩 ”,完成了“隐名氏”造福社会的心愿。1923年初,精武体育会又创办了精武体育师范学校,由卢炜昌任校长,招生具有中等学历,年龄在18岁以上25岁以下,身体健壮品行优良的男女青年为学员,学制为2年,为社会培养体育人才。
为了进一步弘扬精武精神, 1920年起“上海精武体育会”改名为“上海精武体育总会”,领导在上海、绍兴、南浔、汉口、广东、香港、澳门等三十余所分会。 1920年8月由陈公哲、罗啸敖、陈士超、叶书田、黎惠生“五特使”访问南洋,共73天,到了9个地区,深入学校、工厂传授武术作了30次演讲,并播放精武影片,自此以后,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西贡与印尼的爪哇、泗水、雅加达等地亦分别成立精武分会。1927年9月中央精武在上海召开精武第一届代表大会时据统计,国内外精武分会已达四十九所之多。
精武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完善了精武精神为主的精武文化,稳固了精武的社会地位。1921年又成立了中央精武会,办事处设在培开尔路75号(陈公哲捐增精武的私人住宅),为世界各精武派遣国操主任和国术教员,统一指挥运作精武会务。当1929年2月,中央国术馆意图合并精武体育会,上海特别市政府发了3702号训令,要精武体育会与中央国术馆合并,精武人以精武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同政府据理力争,经多方周旋,当局同意免予合并。
在日寇发动侵华战争的孤岛时期,精武以自己的社会地位,通过书画义卖、武术、体育表演等活动,向社会劝募资金,用于开办救护训练班,开设102所和125所两所难民收容所,开办第十九救济医院和济众难民医院,共救济遣送难民500余人,先后共治愈伤病员500多人,还拨款援助幼幼难童教养院等。
正因为精武有了一整套完善管理制度、教学方法和宗旨、精神,精武事业不断巩固壮大,使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个能延续九十五年的体育社团,其友会目前在国际上已发展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及世界五大洲、四大洋。我们希望精武文化的作用能给企业有所启示。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2-2006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失敬了,在下只是给个ahpin_2000完美的答复,而让大家能够了解与分享小弟开这版的目的,并非有意冒犯大人的意思,大人有何要求,小弟在所不辞。 |
|
|
|
|
|
|
|
发表于 21-2-2006 05: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2-2-2006 06: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奖了。。 阁下加入精武十多年,在下真的不敢比较。参让了,只因在下家乡近于泰国,练的是泰拳有了二十年,真的不敢与阁下比较中国武术的知识。。 失敬失敬了。。![](static/image/smiley/default/handshake.gif) |
|
|
|
|
|
|
|
发表于 23-2-2006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