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研發人員撤福建晉華回流台灣 法人:應為單一事件
[color=rgb(102, 102, 102) !important]A- [color=rgb(102, 102, 102) !important]A+
2019-01-07 12:07經濟日報 記者李娟萍╱即時報導
前外資半導體證券分析師則認為,福建晉華的現象應是單一事件,晉華與美光打官司,美國祭出禁令後,福建晉華建廠進度暫停,聯電支援人員因無事可做而離職,此一現象不會是一個風潮。新華社資料照
業界傳出,聯電為福建晉華研發DRAM的團隊成員中,已有逾百名記憶體人才回流台灣,轉往華邦電等國內大廠任職。
針對此一消息,業界人士認為,聯電在大陸人才回流台灣,部分研發人員由華邦電承接,協助華邦電在高雄設立12吋晶圓廠,擴大自主研發陣容,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應是一正向消息,正好解決半導體產業人才欠缺的問題。 此外,根據中國媒體報導,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挖礦機生產廠商比特大陸(Bitmain),日前也傳出開始大幅裁員消息。相關人士表示,比特大陸裁員比率至少為50%。受此影響,最近亦有IC設計人員回流台灣現象,有利台灣IC設計公司吸納新血。 前外資半導體證券分析師則認為,福建晉華的現象應是單一事件,晉華與美光打官司,美國祭出禁令後,福建晉華建廠進度暫停,聯電支援人員因無事可做而離職,此一現象不會是一個風潮。 法人認為,美中市場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而言,已呈六比四,中國近年來,在科技應用、AI支出持續成長,台廠以既有技術就可以輸出中國,且具市場近、語言溝通方便之利,中國半導體產值雖未大於美國,但就台廠而言,美中貿易戰如全面開打,台廠得依自己本身的條件而挑選一邊,已不是全靠某一邊就行。 一位半導體產業分析師也認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問題,不是人才不足,而是產業政策問題,吸引人才聚集的原因是市場,政府要營造人才匯集的環境,才能吸引好的人才。以前台灣科技代工廠跟著蘋果、惠普、Dell,也曾跟著HTC、ACER而成長,但現在要跟著誰呢?沒有AI大廠引領,台廠將頓失所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