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53|回复: 1

阿姜布拉姆:哇!一車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12-2017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樂的人與憂郁的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對逆境的反應和處理方式。

設想你剛剛和朋友在海灘度過了一個美好的下午,回到家時,卻發現門前有一大堆糞便,關於這糞便有三個不容置辯的事實:

1、你並沒訂購這堆糞便,這不是你的錯。

2、你無所適從。因為沒人看見糞便是誰堆在那裡的,所以無法“退貨”。

3、這糞便使房子又髒又臭,令人難以忍受。

門前的那堆糞便可比喻為生活中的逆境,它有三個不容置辯的事實:

1、我們沒有訂購它,只能問老天爺“為什麼是我?”

2、我們無所適從。因為沒有人,就連我們最好的朋友,也無法把它移走(他們可能嘗試過)。

3、它太可怕了,不但毀掉了我們生活中的快樂,也使痛苦籠罩著我們,實在令人難以忍受。

處理這堆糞便,有兩種不同的方式。第一種是帶著糞便到處走,人走到哪裡,糞便帶到哪裡。在口袋裡裝點糞便,在包包裡放點糞便,在衣服上蹭點糞便,在褲子上沾點糞便。我們發現當自己帶著糞便四處游走時,失去了很多朋友,就連最好的朋友也避開了。

“帶著糞便四處游走”比喻沉溺於憂郁、消極和憤怒而不能自拔。這是人們對於不幸的自然反應,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誰也不願意跟這麼消極的人在一起,朋友們漸漸離去,也是自然的、可以理解的。更糟糕的是,那堆糞便非但一點也沒減少,反而在發酵後味道更加難聞了。

幸好,還有第二個方法。對著那堆門前的糞便,我們歎口氣,然後開始工作:推出手推車,找出叉和鏟,把糞便鏟進車裡,推到後院,埋在花園裡。這活兒很吃力,很不容易,可是沒有別的辦法。雖然有時,我們一天只能推半車糞,可是我們是在積極地處理問題,而不是坐在那裡抱怨不停,讓自己越發消沉。日復一日,我們鏟著門前的糞便;日復一日,糞便越來越少。有時我們可能需要花上好幾年的時間來清理那些糞便,不過,總有一個清晨,我們會欣慰地發現,門前的糞便已全部清理干淨。更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奇跡發生在我們的後院,花園裡到處盛開著色彩缤紛的花朵,花兒的芬芳飄溢到大街小巷,鄰人、路人都在這馨香中深深地陶醉了;院子的角落果樹結實累累,樹枝都被壓彎了;果實那麼香、那麼甜,你在任何超市都找不到;果實那麼大、那麼多,可拿來鄰人分享,就連路人也有機會品嘗這美味神奇的果實。

“把糞移走”比喻把逆境和不幸轉化為生活的養料,這是我們必須獨立完成的工作,因為沒人可以替我們完成。不過,日復一日,我們把它移入心靈的花園,痛苦會越來越輕。也許我們要花上好幾年的時間,不過,總有一天,我們會發現生命中的痛苦已經不見了,而奇跡卻在心中發生。慈愛的花兒到處怒放,芬芳飄溢到大街小巷,我們的鄰人、朋友、甚至路人都深深地陶醉了;而角落的樹上累累結滿了智慧的果實,充滿著對生活本質的甜美洞察;我們可隨時隨地與人分享這美味的果實,就連路人也嘗到它的甜美。

如果我們能走過不幸,從痛苦悲慘的經歷中學習成長,把痛苦轉化為心靈花園的養料,那麼,我們就能擁抱另一個陷入巨大痛苦的人,溫柔地說,“我了解。”而他也能意識到我們真的明了他的感受,慈悲就此展開。我們給他手推車、叉、鏟,以及不屈不撓的勇氣。如果我們還沒有種過自己的花園,就不知如何去幫助有同樣痛苦的人。

我認識很多善於禅修的比丘,他們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平靜、沉著、鎮定。但是其中卻只有少數人成為了偉大的老師,我經常思索這是為什麼。

在我看來,那些比較一帆風順的比丘,那些沒有很多糞便需要移走的比丘,一般不會成為偉大的老師;而那些歷經種種磨練、靜靜地把痛苦有一點一點移開、並灌溉出美麗花園的比丘,都能成為偉大的老師。兩者都具備智慧、平靜和慈悲,但是那些有很多糞便要移的比丘,有更多的心得與世人分享。我的老師阿姜查,對我來說是無與倫比的老師,我相信,在他早年的時候,他的門前一定長長地排滿了糞車。

也許這則故事的另一層含義是,如果你有服務世人的雄心,如果你想開展慈悲,那麼,下一次當不幸降臨到你的生活中時,你會說:“哇!我花園的養料又來了!”

                     ————澳大利亞菩提雅那寺住持  阿姜布拉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7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jahn Brahm 阿姜布拉姆
1951年生於倫敦,劍橋大學理論物理學一級榮譽畢業。出家為僧40多年,師隨南傳佛教(上座部)尊者阿姜查(Ajahn Chah)。時常獲邀,到重要國際會議和跨國組織總部演講,如聯合國、Google、Facebook。著作風行全球,有多種語言譯本:《敞開你的心》(Opening the Door of Your Heart)、《禪悅:快樂呼吸十六法》(Mindfulness, Bliss and Beyond)、《禪悅在當下》(The Art of Disappearing)、《好?壞?誰知道?》(Good? Bad?Who Knows?)。目前承擔多種佛教職務,為澳洲柏斯覺乘寺住持。Ajahn,泰語「老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1-2025 03:09 PM , Processed in 0.12409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