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09|回复: 0

内家拳艺术的守望者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2016 1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到今天,守望这个词含义已很多。除了瞭望,还有守卫与渴望,是一种责任。时代发展进步很快,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变化,我们的一些国粹却在渐渐淡出,虽然国家也大力提倡,但是总的趋势却依然是在衰减。京剧如是,书法如是,传统武术自不必说。
很多人练的传统武术已没有味道,尤其是追求造型、追求美感的舞蹈化套路,灵魂不再。我们所能感到自豪的只有从文学作品里的两军阵前厮杀和诸如武松打虎的精彩描写中感悟传统武术的魅力。在今天的现实中都感到失去了传统武术的韵味。国家极力想把武术推向奥运赛场,但总不如愿。究其原因。老外们也认为是舞蹈化了,技巧不如体操,韵律不如舞蹈,怎么可能让那些洋鬼子们接受啊?
其实洋人们是很热爱中国传统武术的,很多人慕名而来,是找民间的高手,他们也认为那是原汁原味的武术,要学传统武术就要找他们。可是中国民间传统武术的持有者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很多人都是自称自己是某门派第几代传人,自己的师爷、师父多么厉害,都是代表人物。更有的自封掌门,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光鲜了门庭,上门求学者众。但是了解底细的也大有人在,知道真玩意并不一定在这些人手中,但大都采取不相干的态度,各玩各的,一统江湖是不可能的。
有真玩意的未必有名,大隐隐于世。如田宝林、米克俭等,更有甚者,不仅周围的人不知道个别人身怀绝艺,就是其家人也从不知道其水平和真本事。很多怀其璧的并不敢懈怠,往往在夜深人静之时偷偷磨炼,人前从不卖弄。更不想以此牟利,更不轻易示人,更别说流传给非人、外国人也更甭想。虽然现在的传统武术再不是饭碗,可这些守望者们还是依旧渴望自己的东西能够发扬光大,但非遇其人,却是宁可带进棺材也不轻易传授。以免无颜见列祖列宗。
时代的进步,传武很多时候都是作为强身健体的手段,虽然如此,每一个以之把玩的却每每沉浸其中,觉得自己的是正宗的,自己学到的是最好的。即使很多人不明白终其一生仅仅得了点皮毛,但这并不影响其快乐。甚或有人以此敛财,教人众多,误人子弟。每一个沉浸其中的也都想找到真谛,渴望真的能身怀绝艺。但往往事与愿违,很多人学艺往往受缘分及自己的修养制约,即使拜了师,递了帖子,也依然镜花水月,不过是一场梦。
须知传武是很多代前辈用生命和心血换来的,哪肯轻易示人?人海茫茫,知音难觅。不是吝啬,确实非遇其人不轻传的,即使对自己的子女,如果不是那个材料,也不爱好,就是传了,他不是个金元宝、和氏璧,就可以抱着了,就是给了也会断送。令人感动的是不知道有多少人一直在默默守着那份执着和初心,把祖先留下的艺术呵护有加,即使清贫、病困,也痴心不改,心里永远有着那份责任,即使无人理解,更别说有什么薪水补助。因为这些人,我们今天依然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武术的魅力和震撼,弥足珍贵啊,这就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
很多守望者一生不得其人,守着清贫,日日怀着希望,希望有人能继承衣钵。但是种种原因不能如愿。直到艺术失去。由于自己不宣传,别人更不知道,以致后学无门,大多数的后人便只能从文学作品里寻找到自豪,但面对现实又不断地失望。以致对传武失去兴趣。守者藏私,望着无门,造成失传断代。更有甚者自以为是,把好东西改的面目全非,贻害无穷。
好在古人能留下拳谱,使得后人即使找不到明师,却能趴在故纸堆里寻找些灵感,或许能有所得。只是拳谱仅写了感悟和效应,但是训练步骤和关口却略去不显,无法按图索骥。有些文人有的故意隐去重要因素,也有的词不达意,表达不一定到位。后人理解就莫衷一是了。
时代的进步有的东西不存在了,词语夹杂方言俚语,理解就更有问题。比如起如挑担,落如分砖,没挑过担子的根本无从理解含义,即使见过。古人为何如此说,写的人肯定心里清楚,也以为别人一看也懂,但这个东西大家都不用了,后人如何能理解?起如挑担后人解释的也五花八门,怎么可能理解拳艺?所以要知道栗子的滋味,要亲口尝一尝,但你不可能要他们去挑水吧?不能那如何去理解呢?在写拳谱的年代,扁担是不离身的,是个寻常物件。练武的出了门,带的盘缠多了,一挑扁担可以负载,更可以自卫。他们会对这句话会有深刻的理解,后学就不行了。没有走过远路,挑过重担,何以解忧?喝多少杜康也不能呀!练劈拳的从没用过斧子,这样的人也有啊!什么叫劈拳似斧?没见过、没劈过柴,如何理解?
好在现在50来岁的很多人挑过水,处在新旧时代交替变化时期,能理解起如挑担,能理解落如分砖。这样练起拳来,对理解拳谱就会轻松。不理解起落,无论怎么练,那不是形意拳啊!更别说打起落如水之翻浪了。无非练个身体好,套路精熟罢了。
所幸有守望者最终能得遇其人,先人的心血能代有守望者。即使他们没有挑过担子,但是有挑过的,也对内涵深刻了解的能不吝指教,艺术就不会凋谢。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那样的生活没有了,后人不好体现,那就需要从高于生活的艺术中与时俱进,能够把古人拳谱中的意思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可喜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代有对艺术的渴望者,艺术就会生生不息。这需要真的爱好者才能肩负重担。
能对艺术渴望,立志学好,能不远千里追求艺术真谛,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能尊师重道,这就是真正爱好的。也就是得遇其人。这样的人也有很多,像后一辈的小朱、小卢、小董等,还有我的同学付茂奎等,他们也都是怀着对艺术的渴望,肯定能是以后的最好的守望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6-2024 06:37 PM , Processed in 0.06455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