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梦想和现实,总要向其中一边倾斜,因为我们难以兼得。换句话说,你要向梦想靠拢,必须要有和现实对抗的准备,甚至会连最基本的温饱都牺牲掉。梦想,真的不能当饭吃吗?
要讨生活,也要追求梦想,并非天方夜谭,前提是,我们要懂得分辨「工作」和「志业」两者的不同。
「工作」是养活我们的家伙,它是你所选择的一门专业,靠著我们付出的时间、精力、知识、技能或经验,藉以交换一份薪水,除了维生之外,工作可能对你就无更进一步的意义。
我们喜欢做的事,或者是内心呼唤你去做的事,是一份「志业」,指的是我们的兴趣、天赋、热情或使命,它是我们的精神依靠,深深触动我们的心灵,并让我沉浸其中而怡然自得。
「工作」和「志业」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工作」主要的目的是创造收入,而我们追求「志业」,目的是寻找内心的满足。如果你热爱自己的「工作」,甚至无薪无酬也在所不惜,那这份「工作」可以说也是你的「志业」;相反地,如果你的「志业」也能带来不错的收入,那你的「志业」也等于是你的工作。
这两种状态,大概就是很多人祈求的美满人生,但是大部份人都经历了事与愿违的痛苦。
我们当中,有人紧抓著「志业」,忽视了需要「工作」来产生收入的现实,坚持「为梦想牺牲」,这是一种乡愿;也有人把毕生心力都放在工作上,为了升职和赚更多钱而丢弃「志业」,最后失去更多生命的意义和喜乐。这两种状态是我们避之唯恐不及的,但往往我们却陷入这样的泥淊。
我们必须掌握好自己生命中的「工作」和「志业」,在理想的人生境界里,两者缺一不可。有些人的「工作」和「志业」已融为一体,也有些人的「工作」和「志业」是彼此分开而互不相连。不管两者是以什么状态呈现在我们的生活 中,梦想还是可以找到落脚的位置。
让我告诉你我大学同学劭贞的故事。
劭贞念了四年的新闻系后,确定自己对媒体工作没有兴趣,于是跑到美国去念教育,最后拿了一个教育传播科技博士学位。回到台湾后,她并没有像一般学者那样申请成为大学全职讲师,只在一些大学兼些课,以及帮出版社翻译一些书,然后开始做起自己喜欢的事——画画。
我看她画得好开心,除了把家里的点点滴滴都画进画册里,还为家里的小兔子画了一本绘本,不久前她还和妈妈一起进行「母女联展」,俨然是个画家了。
我对她这几年来的转变很感兴趣,问她拿了博士学位,为什么不找份研究工作或教职,这样生活比较稳定和有保障 。她说,兼职教书和翻译已经够维持生活开销,她现在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是很好吗?
我到她家中,发现她把整个客厅都当做工作室,现在她不只画画,还做起木工来,家中的很多小家具都出自她的一双巧手。她告诉我,她下来还会出更多绘本,希望能用自己的专才启发更多人,她也要到更多地方去写生,继续用自己的兴趣把人世间的美好呈现出来。总之,她要过她梦想中的生活。
劭贞喜欢画画和手做,这样的梦想或许不足以维持她的生活,但是她用专业的能力来支持她实现梦想,她游走在「工作」和「志业」之间,互不冲突,也不会失去平衡,这是相当务实的做法。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梦想还不能扶持你的生活,那看看劭贞,她告诉你在「工作」之余,仍有可能和自己喜欢的事相遇。
梦想,本来就不该这么轻易地放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