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632|回复: 75

何謂傳統三段論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4-2015 0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在生活中,我們常聽見『你這話沒有邏輯』,『你很沒邏輯』,『這樣很不邏輯』,那到底什麼是邏輯?如果在我們連邏輯是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底下去和別人討論邏輯或常把邏輯掛在嘴邊當成是一種口頭攻擊的武器不會覺得可笑嗎?邏輯也有歷史發展的歷程,從亞里斯多德的傳統三段論證開始,一直到當代邏輯實證論,乃至其他學科(如法律三階論,心理學9大方法,科學方法論等)都在使用邏輯作為工具。

三段論

在傳統邏輯中,三段論是在其中一個命題(結論)必然的從另外兩個命題(叫做前提)中得出的一種推論。這個定義是傳統的,可以寬鬆的從亞里士多德的前分析篇 Book I, c. 1 中推出來。希臘語 "sullogismos" 的意思是"演繹"。對傳統意義上的三段論的詳細描述請參見直言三段論。

三段論由三個部分組成: 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它在邏輯上從大前提和小前提得出來的。大前提是一般性的原則。小前提是一個特殊陳述。在邏輯上,結論是從應用大前提于小前提之上得到的。
是在其中一個命題(結論)必然的從另外兩個命題(叫做前提)中得出的一種推論。這個定義是傳統的,可以寬鬆的從亞里士多德的前分析篇 Book I, c. 1 中推出來。希臘語 "sullogismos" 的意思是"演繹"。對傳統意義上的三段論的詳細描述請參見直言三段論。
三段論由三個部分組成: 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它在邏輯上從大前提和小前提得出來的。大前提是一般性的原則。小前提是一個特殊陳述。在邏輯上,結論是從應用大前提于小前提之上得到的。

這個例子是亞里士多德給出的經典的「Barbara」三段論:

如果所有人(M)都是必死的(P),(大前提)

並且所有希臘人(S)都是人(M),(小前提)

那麼所有希臘人(S)都是必死的(P)。(結論)

如,所有人都是必死的。(普遍原理)

蘇格拉底是人。(特殊陳述)

蘇格拉底是必死的。[把特殊(小)代換入一般(大)]

又如,

金屬可以導電。(大前提)

銅是金屬。(小前提)

銅可以導電。(結論)

有效性

之相對的是隱喻,它組織叫做肯定後件的一種形式的三段論,是邏輯謬論:

草(P)會死(M).
人(S)會死(M).
人(S)是草(P).

Barbara 三段論涉及文法和邏輯類型;它有一個主詞(比如蘇格拉底)和一個謂詞(必死的)。肯定後件,是隱喻的基礎。這種形式的三段論是邏輯上無效的。

三段論也可以是無效的,如果它們有四個項或者中項不周延。

歸納論證(epagoge)是依賴於歸納推理的弱三段論。

重點

結論是雙條件,只在所有前提是雙條件的時候。這個陳述是非常有實際價值的。在成功的推理中我們必須小心注意看從一個命題到另一個命題的轉換是通過雙條件還是只通過條件的方式進行的。在這兩個極端命題之間沒有等價關係,除非所有中間的演繹都是等價的;換句話說,如果在鏈條中有一個單一蘊涵,兩個極端命題之間的關係只能是蘊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4-2015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真哲 于 27-4-2015 02:47 PM 编辑

  三段論法,亦名三段論證(Syllogismus),乃希臘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所創的推理論證法,為理則學的重要部分。分述如下:

  一、三段論證是由三個命題所組成,三命題之前兩命題,作為推論的根據或理由,稱為前提(Premissesn)。第三命題稱為結論(Conclusion)。結論與前提有歸結性的連貫關係,換言之,結論是由前提推論出來的。如:凡金屬是傳電的(大前提),銅是金屬(小前提),銅是傳電的(結論)。

  二、三段論的內涵基礎是三個詞端(Terms),即大詞、中詞,小詞,大小兩詞端分別在大小前提中出現,與中詞各結合一次,組成命題;然後拾棄中詞,大小詞在結論內,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形成第三結論式的命題。如:凡人(中間詞)是有理性的,張三是人(中間詞),張三是有理性的(大小詞形成的結論)。

  三、三段論所用的基本原理:

  (一)同一律(Principle of Identity):若二物分別與第三物相同,彼此亦相同。

  A=B,B=C,∴A=C。

  (二)相反律(Principle of Contrary):若二物與第三物,一物與之相同,一物與之相異,則二物彼此相異。
 
A=B,B≠C.∴A≠C。

  (三)肯定律(Dictum de Omni):肯定全體,也肯定全體中之每一分子。如:凡人是生物(全體),張三是人(分子),張三是生物(肯定分子)。

  (四)否定律(Dictum de Nullo):否定全體,也否定全體中之每一分子。如:凡走獸不會講話(全體),狼是走獸(分子),狼不會講話(否定分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4-2015 0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   四、三段論的八條規則:三段推理欲得到正確的結論,必須合於下列八條規則:

  (一)三段論限用的名詞,只有三個,即:大詞、中詞、小詞。

  (二)前提內不週延的名詞,不能在結論中變為週延。如:凡貓是動物,凡狗不是貓,凡狗不是動物。-錯誤,因為大前提的「動物」對貓言,不是週延的,在結論中以週延出現,其結論是錯誤的。

  (三)中詞是介紹詞,不能放在結論內。如:凡人是動物,張生是人,張生是動物「人」,此「人」是中間媒介詞,不該當在結論中出現。

  (四)中詞至少一次該是全稱的;否則,得一錯誤結論。如:你哥哥是人,我是人,我是你哥哥。-錯誤,因為,大小前提的「人」皆是部分性而非全稱的。

      (五)兩個肯定的命題,不能產生否定的結論;否則,推論錯誤。如:凡動物有生命,貓是動物,貓「無」生命。-錯誤,貓「有」生命。

  (六)兩個否定的前提,不能得結論。如:凡人不是牛,張三不是牛,張三不是人。-錯誤,不能得到結論。

  (七)兩個特稱的前提,不能得結論。如:有些馬是白馬,有些馬是黑馬,有些黑馬是白馬。-錯誤,大小前提的「有些馬」是中間詞的特稱句,不能得到結論。

  (八)三段論的結論,該隨「較弱」的前提:

  1.大小兩前提一是肯定,一是否定,結論該是否定式。如:凡動物不是植物,牛是動物,牛不是植物。
  2.大小兩前提,一是全稱句,一是特稱句,結論該是特稱句。如:凡人有理性,有些動物是人,有些動物有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4-2015 0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三段論的格式與樣式:

  (一)三段論的格式(Figure),是依中間詞(Middle Term)在大小前提中所佔的位置而決定,共分四種:
  
  1.第一種格式:中間詞在大前提是主詞,在小前提是述詞。其規律,大前提該是全稱句,小前提該是肯定句。如:凡中國人是黃種人,凡臺北人是中國人,凡臺北人是黃種人。

  2.第二種格式:中間在大前提是述詞,在小前提也是述詞。其規律:大前提該是全稱句,前提之一該是否定句。如:凡鐵是金屬,凡樹木不是金屬,凡樹木不是鐵。

  3.第三種格式:中間詞在大前提是主詞,在小前提也是主詞。其規律:小前提該是肯定句,結論該是特稱句。如:凡學者是好學的,有些學者是青年,有些青年是好學的。

  4.第四種格式:中間詞在大前提是述詞,在小前提是主詞。其規律:如大前提為肯定句,小前提當為全稱句;如小前提為肯定句,結論該為肯稱句;如前提之一為否定句,大前提該為全稱句。如:凡中國人是亞洲人,凡亞洲人不是黑種人,凡黑種人不是中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4-2015 0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三段論的樣式(Mood):是就三段推理所涵命題的種類而言。三段推理所涵命題的「質」與「量」不同,依照三段論的八條規則,可以形成八種樣式,其情況如下:
  
 
  六、三段論的種類:

  三段論除以上的基本論證外,又有:簡繁三段論、複合三段論、連鎖三段論、假言三段論等數種。

  (一)簡繁三段論(Enthymeme):乃缺少大前提,或小前提,或結論的三段論證。如:吸烟是毛病,吸烟是不好的。-缺少大前提「凡毛病是不好的」。

  (二)複合三段論 (Polysyllogismus):乃由兩個以上的三段論組合而成。其結構:前一個三段論的結論是後一個三段論的前提。如:凡四足獸是動物,狗是四足獸,狗是動物。-(狗是動物),凡動物是生物,狗是生物。-(狗是生物),凡生物是自立體,狗是自立體。

  (三)連鎖三段論(Sorites):重覆連接式的三段複合論證,即第一前提的述詞是第二前提的主詞,其結論是第一命題的主詞與最後命題的述詞相結合。如:A=B,B=C,C=D,D=E,∴A=E。

  (四)假言三段論:三段論的大前提為假言命題,又分為:條件推論、選言推論、結合推論、兩難推論等。

  1.條件推論(Conditional Syllogism):以條件命題為大前提,組成的三段論證。如:如果他有癌症,他的病是嚴重的,他有癌症,他的病是嚴重的(建成式)。或者,如果老師有重病,他不來上課,他來上課,老師沒有重病。

  2.選言推論述(Disjunctive Syllogism):以選言命題為大前提,組成的三段論證。如:你是男生或女生,你不是男生,你是女生。

  3.結合推論(Conjunctive Syllogism):以結合命題為大前提,組成的三段論證。如:你不能同時又哭又笑,你在哭,你不在笑。

  4.兩難推論(Dilemma):乃選言命題與條件命題聯合運用的推論式。如:你結婚或不結婚,如果你結婚,則有家庭之累;如果不結婚,則有孤獨之苦;你或有家庭之累,或有孤獨之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4-2015 0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實還有很多,但是基於標題只是傳統三段論證我就僅僅分享到和三段論證比較密切相關的就好

然後必須說明一點,以上內容已經是邏輯課半個學期的內容
如果看得懂的話除非你以前學過,不然你就很有天分
如果看不懂得話也很正常,因為邏輯是一門專業的學科
不用care那些曾經批評你沒邏輯的人  因為一般人也不會去修邏輯課
(而日常的基本常識也沒有導致我們不能生存啊幹嘛浪費時間去學?)

看不懂可以問  但是我沒有責任一定要回答哦
論壇高手很多  神級的人物也很多  邏輯很好的最多了
我負責分享就好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7-4-2015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舍利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想 行 识,亦复如是。。。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真哲 + 1 阿彌陀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5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嘿,从三段论法则,我已经想到了它可能产生的四/五段论。只要细腻的找到其相同相对关系就行了。

我只是好奇三段论的原文就是三段论的涵意吗?还是只是借故原文后创三段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4-2015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亞里斯多德起的名字,三段論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5 03:4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了。唉,有时间才看

那五行相生相克,阴长阳短,阴消阳长等。又归何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5 03:5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洪七公 于 27-4-2015 04:01 PM 编辑

原谅我如此说。

这三段论的成立设定,前提是你必须对某一物体的归纳和内涵才能设立出一段相关三段论。
它的什么8个规矩原则等不过是多余供参考而已。

等到你了解其大归纳和其不变的本质后,其实只需一句话就可表述它了~
所以也是多余。

它的好用,只在於分折归纳相关关系...还有其它吗?

当然,它也可如数学般出题问然后要人解其中答案~~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真哲 + 1 我不原諒你 因為沒有怪你的理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4-2015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洪七公 发表于 27-4-2015 03:59 PM
原谅我如此说。

这三段论的成立设定,前提是你必须对某一物体的归纳和内涵才能设立出一段相关三段论。

你有空看了就會有感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5 04:1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哲 发表于 27-4-2015 04:07 PM
你有空看了就會有感覺了

这类似数学A+B=C-A等等的玩意,最后又归为一个陈述。

好啦,你和打不死的句子慢慢比划,叫化忙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4-2015 04: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洪七公 发表于 27-4-2015 04:13 PM
这类似数学A+B=C-A等等的玩意,最后又归为一个陈述。

好啦,你和打不死的句子慢慢比划,叫化忙去了~~

他真的不是一個歸納

在哲學的術語中

演繹符應理性作用
歸納符應經驗作用

也就是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的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爆發點

所以要先看過消化過才比較好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5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哲大师,能否为我们解说 24 文氏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5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洪七公 于 27-4-2015 04:33 PM 编辑
真哲 发表于 27-4-2015 04:21 PM
他真的不是一個歸納

在哲學的術語中


唔~~

归纳演繹不过词语之别,角度问题。
没有归纳何来演繹?
没有演繹,归纳又何用?

先不谈了~~你专心应付强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4-2015 04:3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句子Sentence 发表于 27-4-2015 04:30 PM
真哲大师,能否为我们解说 24 文氏图?

犯规,犯规,

你转移焦点。

那24氏图和三段论有关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5 04:4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哲,你必须回答句子24文氏图的问题~

因为都是有相关考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5 04: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洪七公 发表于 27-4-2015 04:33 PM
犯规,犯规,

你转移焦点。

绝对有关联,不信的话,你问下我们的真哲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5 04:5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大师级,叫化想或者你俩出一帖踪合在一起谈~

真哲,你可要知道,我们这里网友实是为理,不过偶儿耍皮~

句子,你就别太逼人,意气。以理论坛,以礼会朋吧~

都是有朋自远方来嘛~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2 收起 理由
真哲 + 2 你每次都說這麼好我的評分都給完你了~會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8-2025 01:23 PM , Processed in 0.135208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