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五光十色令人趨之若騖,世界各地的都會區均一房難求。時尚歷史之都倫敦擠滿了八百萬人口,在房價壓力下,聰明的倫敦人無不想方設法,盼能在窄小的空間中布置出舒適的居家空間,甚至連廢棄已久的骯髒公廁,也被巧手改造成別緻優雅的居所!
乍看這座位於倫敦東南方的小屋,風格獨樹一幟、魅力獨具,沒有絲毫公廁髒臭的影子。但在 Laura Clark 第一次來到此地時,它確實是一座骯髒無比的廢棄公廁──建於 1929 年,自 1980 年代以來便無人使用。如果你冒險打開被鐵鍊緊鎖的大門、敲開封閉樓梯井的木板,等待你的將是淹沒至大腿的恐怖垃圾山。
這人人避之不及的地點,卻讓年輕建築師 Laura Clark 決心實踐「微革新」(micro-regeneration)的理念,賦予建築地新生命,同時保存它特殊的歷史。在她初次像親朋好友提出「我要住在公廁!」的構想時,所有人都認為她瘋了,「我當時還得到了 Laura Toilets 這個綽號呢!」雖然現在的 Laura Clark 可以笑著調侃自己,但改造初期所面臨的挫折可是讓人一點也笑不出來。由於公廁位在倫敦三個行政區的交界,她花了整整六年的時間,在不同行政機關間奔波交涉,才終於說服政府單位公廁能被改造得適宜人居;廢棄公廁極端陰濕與惡臭、改造的工程相當辛苦,願意在此地施工的工人不多,在人力的缺乏下,Laura Clark 必須親身加入粗活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