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240|回复: 1

槟岛珍珠山之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1-2013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lewistanblogger.blogspot.com/2013/01/blog-post.html

1.珍珠山
                                                            qk124b09-TCL.JPG
居高临下的珍珠山,殖民时期曾是英日军的军事堡垒区,军方每天都登高观察在当地海域活动的商贸及军事船只,以掌握当地局势。虽然英军日军身影早已逝去数十年,但珍珠山山顶如今还残存着7座前英军军事堡垒建筑物和地下隧道。

                                                                500x320.2010.03.23.qk124b04-TCL.JPG
当地居民披露,军事堡垒建筑里头设有礼堂,储藏室,厨房,军官卧房等,建筑格局可说是一应俱全。只可惜堡垒建筑荒废了很张一段时日,所以现在徒留外壳。从2000年开始,更有不肖业者擅自把珍珠山上的一些建筑物改建为燕屋,使得当地的老建筑结构严重破坏。

                                                             500x320.2010.03.23.qk124b08-TCL.JPG
当地一些居民披露,自从英军和日军先后撤出珍珠山,当地民间即盛传珍珠山上设有一个地下隧道,而隧道内藏有令人垂延的宝藏。不过,至今没有任何人在当地挖掘到任何宝藏。所以,当地居民对此传闻保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如今,珍珠山已成为当地的一座休闲公园。山上有一座大伯公庙,此庙香火鼎盛,最高纪录是一天内有百多名外地善信分乘38辆的巴士前來拜大伯公。

                                                             500x320.2010.03.23.qk124b50-TCL.JPG

2.海珠屿五属大伯公庙

除了山山,山脚下也有一座大伯公庙,故当地人常说珍珠山是一座被大伯公守护的山地。
                                                       P1010886.JPG
在珍珠山的山腳下,有座历史悠久的海珠屿大伯公庙。早在18世紀中期,3名情同手足的客家人,即张理、丘兆进和马福春一同乘船南渡來槟,並在海珠屿一带定居,而他们先后去世后,就被葬于严石旁,较后被当地人供奉为大伯公。
         
                                                          P1010885.JPG
1799年,当地民众立碑建立大伯公庙,这间庙是由五客属会馆,即惠州、嘉应、大埔、永定、增龙共同管理,所以名为海珠屿五属大伯公庙。自此,这间庙开始香火鼎盛,成了名胜古迹,每年农历二月十六日则是大伯公宝诞

                                                                           images.jpg
过后,越來越多华人进驻珍珠山,使之迅速发展为一个华人市镇。上世纪60年代前,珍珠山非常热闹,许多旅客都爱到此吃海鲜,不过,随著政府在此地填海,珍珠山的海鲜业就渐渐沒落。当地过去有近百名漁民,但现在的渔民人口已大为减少。
以往山脚下热闹非凡,许多居民以捕鱼或制作峇拉煎为业,但现在很多人已转行,一般多是担任工厂工人或到市区就业。此外,目前的百多名居民也以老人居多,许多年轻人都选择搬到其他地区居住,所以,珍珠山已不复当年热闹。

                                                               a13pgz8d.jpg
                                                                                              张理之墓

3.甲必丹郑景貴的家族坟墓

这个坐落于珍珠山的家族坟墓是上世紀初全马最大,也最特殊的一座坟墓。
这座家族坟墓是设在白云山第4公塚处的一个小巷內,佔地约两英亩,外表极为壯观。主墓背枕白云山,前以溪流为界,石像、望柱及石狮排列在墓前,充份显現出郑景贵当時显赫的身份和地位。
墓地主要是以青石打造,墓碑非常宽大,並刻著36个扁体銘文,墓曲手左右节节展开成4节,总宽度达60英尺。墓道前有4个如真人般高大的將军石像各执一牌,向後代世人展示郑景贵显赫的成就。
坟前的一对石狮和4个执牌而立的武將石像,都是郑景贵本身的创作。该墓尚有许多精致的雕刻,刻著中国经典故事,坟墓后还有一个小草原。
現年50岁的坟墓管理人王开瑞说,该地原本是郑景贵的园坵,郑景贵逝世后即葬在当地。而郑的后代则聘请王开瑞的家族成员出任该坟地的管理人,管理人的工作是打扫及清理该坟地。
“平日很少人前來參观,不过,郑景贵的后人必会在清明节前來拜祭。”
他披露,包括郑景贵及他的家人,该墓共葬有6人。
郑景贵出生于中国,前來大马后在霹雳州投资开采锡矿,成为锡矿业钜子,挤身富商行列。他于1877年获颁发霹州“甲必丹”武官职衔,协办华侨事务。槟城共有两条街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是亞贵街(Jalan Ah Quee),一是景贵街(Lebuh Keng Kwee)。他曾是霹州和槟城海山党的党魁,晚年多居住在槟岛。

                                                             500x320.2010.03.23.qk124b35-TCL.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1-2013 1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我们上个星期才去探险回来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5-2024 08:58 AM , Processed in 0.058067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