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367|回复: 25

李光耀和华校生的政治纠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12-2011 05: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加坡文献馆》

李光耀对报章的新闻自由有两种全然不同的观点。在野的李光耀严厉批评海峡时报歧视反对党,是殖民政府的宣传工具,当权的李光耀,理所当然,无所顾忌的充分利用本地报章为人民行动党政府的政治目的服务。

同样的,在野的李光耀和当权的李光耀对华校生亦有两种全然不同的看法。

要了解李光耀和华校生的恩将仇报纠结,有必要先认知华校生如何从李光耀政治生涯的开荒者,转变为李光耀要彻底消灭之政治对象的历史背景,之后,再从这点切入探讨李光耀为何要消灭华校的原由。

1950年8月1日,李光耀和柯玉芝乘坐豪华邮轮的上等仓返抵新加坡。此时,二战后的反殖民运动已经如火如荼的在进行中,虽然如此,李光耀还是先从一个体制内,自己熟悉之亲殖民政府的政治圈子开始活动。

在务实的明了政治前途是在反殖民运动的阵营后,李光耀努力争取成为工会的法律顾问。1954年,李光耀协助女皇侓师,为马大学生进行辩护华惹刊物被控诽谤一案。稍后,马大学生介绍李光耀为一群华校生,因为513事件被政府提控的骚动罪进行辩护。这一个机缘开启了李光耀和华校生的政治交往历史。

1961年,李光耀回忆了这一事件:‘在1954年的某一天,我们与华文教育者的世界取得了联系,华文中学生为了反对国民服役进行抗议而遭到殴打,这引发了骚动,被告上法庭,通过一些关系,他们和我们取得了联系。我们得到了渠道通往华文教育者的世界,一个充满活力,冲劲,和革命精神的世界…。’

随后,李光耀通过这些华校中学生的关系,进而结识了林清祥。这一个新发展,促使李光耀放弃原本打算和马绍尔合作的政治盘算,转而寻求和代表华人政治势力的华人工会组织结盟。人民行动党就是如此成立的。

当年的李光耀对华校中学生有极佳的正面评价,硬道理一书回忆了这一种看法:‘我当年清楚看到了华校生与英校生两组人之间的差异。英校生犹如无根的浮萍。1956年,在局势最为动荡的时刻华校生在华侨中学里酝酿大规模暴乱,而萊佛士学院的学生却还自顾地在邻近街头嬉闹着。我觉得这显示了一种对政治全然漠不关心的态度,或者简直是愚昧无知,对社会所发生的事全然无动于衷或置身度外。’

得益于华校学生运动,以及华印职工会共同推行的反殖民运动,一个完全没有群众基础的李光耀才能有机会,一步一步的走近政治权力中心。华校学生运动催化华人社会的政治觉醒,并进而全面与有效的动员了华人选票,这是李光耀最终坐上总理位置的一个主要因素。换言之,华校生为李光耀的政治生涯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李光耀在1979的行动报解释了华校生扮演的关键性政治功能:‘我们会做到吗,一群受英文教育的中产阶级,没有组织架构,几乎没有能力和说方言的华人群众沟通,或者用华语和受华文教育的华人精英交流,相信我们自己有能力去了解华人的心态….’

硬道理一书重覆了这一段历史,李光耀:‘我们都清楚,要赢得新加坡,必先赢得受华文社群的支持。受英文教育者在人口只占少数。所以我们主动接触左派分子,要通过他们去争取华社支持。’

华人以选票支持反殖民运动,寄望人民行动党能够为华社争取公正与合理的社会政策,摆脱华人被政策歧视的现有状态。

华校生亦期望李光耀能够争取改善华校的经费,提高教师的薪金待遇,以确保华人的语言文化有生存的空间。另外,华校生也要求和英校生一样,享有上大学和就业的平等机会。

然而,事与愿违,华社和华校生的这一种政治期待并没有得到满足,因为李光耀的政治目的仅仅是争取华人的选票,而不是要满足华社和华校生的政治诉求。

在这种权力政治的现实环境下,反殖民运动虽然争取到自治邦的政治权力,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并没有获得改善,华社和华校生依然是政策的歧视对象。

李光耀在英国人的扶持下取代了原统治者地位。对华社和华校生而言,没有改变殖民政府的原有政策,也意味着原有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获得解决。同样的,对当权的李光耀而言,华校生依旧还是制度上的反动分子。

在新政治安排下,西方势力的盘算是通过李光耀维持原有的政治与经济政策,以确保旧体制的既有利益集团,不会在新社会次序里被排挤和边缘化。

掌权之后,李光耀逐渐转而使用国家机器取代华校生动员社会力量的政治功能,并且开始有系统的瓦解华校教育体系,以绝后患。李光耀应该会意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华校生可以动员华社推翻殖民政府,也同样可以扳倒李光耀政权。

要了解何以李光耀要延续殖民政府的政治思维和政策,这也就是新加坡是伪独立说法的立论基础,还得先行了解李光耀的政治价值观。李光耀的务实主义是从政治利益的角度考量问题和寻求解决方案,不受政治意识形态的主导。一位学者指出:李光耀在政治立场上,可以左,可以右,比左更左,比右更右,而其选择是以何种立场带来的利益最大为准则。

从1954年到1959年的时段,尚处于在野的李光耀在政治上,是穿梭于殖民政府和反殖民运动之间。表面上,李光耀是一个反英和反殖民的人民行动党领袖,实际上,按文献记载,李光耀和英国人过从甚密,能够从殖民政府手中取得秘密情报,一些连马绍尔首席部长都无法知道的机密。李光耀是殖民政府的以华制华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有了这一段历史认识,自然就会明白李光耀为何不履行对华社和华校生的政治承诺与义务。此外,更是因为李光耀的最终目的是要完成英国人的教育政策:消灭华人的语言文化。从冷战思维来看,亲西方的李光耀选择反华立场是不难理解的。

二战后,重回马来亚的殖民政府,陆陆续续的发表了约10份教育报告书,其中1956年的教育政策白皮书,具体反映了这些政策的核心思想:华校实施三种语文,华文,马来文,和英文的学习;华校最终是以英文教学;华校排除中华文化。

根据数据,进入英校的学生人数从1946年到1954年,是由2万3821人,快速增长到8万4418人。可见,殖民政府的社会政策是更有利于英校的发展。相反的,在10年间华校生的学生人数比例却是从56%,下降为42%,说明了政府政策不利华校的发展,也证实了华社的忧心忡忡华校会灭亡是有其道理的。

这一种发展局势持续不断,从1959年到1967年间,英校生的人数从50%,增加到59%,华校生的人数却是从44%下降到34%。这也实实在在的证实了李光耀的教育方向是延续了原殖民政府的政策。

在南洋大学的立场上,李光耀也展示了和殖民政府一模一样的思维和手段。1959年6月李光耀接手林有福政权,毫无迟疑的,在7月22日发表了白里斯葛报告书,次日,立即着手委任魏雅聆调查团成员,审订南洋大学改组程序与范围。另外,李光耀也聘用了前殖民政府的教育部官员,来分别担任南洋大学的副校长,和教育部常任秘书,里里外外的夹持南洋大学的活动。从南洋大学的整个改组和结果来看,李光耀是贯彻了英国人在1956年设定的原有政治思维:多语文,英文教学,去中国化。

还有,1961年李光耀把华校体系的6-3-3制度: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改为英校的6-4制度:6年小学,4年中学。由于南洋大学只能招收受过6年中学学历的学生,所以改制是要拦腰切断原有的华文教育体系。试图要南洋大学自动降格为学院,和新加坡工艺学院一样的招收4年制的中学生。针对这一个为华校生设计的陷阱,教育官员的建议是华校中四生进入英校的大学先修班,因为如此一来就能够有效的把华校纳入英校体系。1961年的中四罢考就是抗议这一个改变华校体系的新规定。1979年,李光耀正式结束了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传统华文教育体系。

回头看看,英国殖民政府在1950年代制定的华文教育政策,是由李光耀用20多年时间去执行,最终在1970年代末大功告成。

李光耀强调南洋大学的历史问题有必要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诚然,华社,华校和南洋大学也可以,和应该从马来人政治的角度去探讨。

1963年的冷藏行动,可以看成是巫统设定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的一个先决与必要条件,也是马来人对李光耀提出之第三中国威胁论的回应。此外,吉隆坡中央政府让新加坡州政府保留教育和劳工的自主权,并非是什么权力优惠,而是要李光耀全面负责解决华校和华人职工会的政治问题。从这一点来看,李光耀的华校和南洋大学政策也是要满足马来人的政治要求。明显的,通过消灭华校,从而淡化华人对民族语言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是解决第三中国威胁论的最有效方案。

总而述之,在冷战思维下,李光耀满足了西方资本世界和马来利益集团对新加坡的政治要求:确保新加坡华人去中国化。对有民族文化意识的华校生而言,李光耀牺牲本土华文教育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以及满足外来势力的政治要求。


    李光耀 名义上的民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12-2011 07: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470 于 11-12-2011 08:00 PM 编辑

新加坡无所谓民主,完全没有,
新航职工没有罢工的权利。。

老李这种家长式的模式不民主但很有效,

新加坡的繁荣可以持续到李小龙,
之后就完蛋,
新加坡很勉强的凑合称为国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2011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无所谓民主,完全没有,
新航职工没有罢工的权利。。

老李这种家长式的模式不民主但很有效,

...
470 发表于 11-12-2011 07:19 PM



    李小龙 bruce lee?

我个人觉得他儿子比较开通,老李真的很固执。就算死了也要从棺材里爬出来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2011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无所谓民主,完全没有,
新航职工没有罢工的权利。。

老李这种家长式的模式不民主但很有效,

...
470 发表于 11-12-2011 07:19 PM

如果真的行的话就不用开赌场。
新国目前的内忧外患是超越李氏皇朝第二代能力范围。
因为有了网际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2011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真的行的话就不用开赌场。
新国目前的内忧外患是超越李氏皇朝第二代能力范围。
因为有了网际网络。 ...
横眉冷对 发表于 11-12-2011 10:56 PM


新家坡这么城市化,西化的地方都消化不了西方的"民主",
唱衰大陆民主的应该以新家坡模式为参考,
为什么西方媒体回避新家坡的民主问题 ?
那就是西方媒体人为新家坡是西方的铁兄弟,
放老里一马,
西方的民主是有选择性的,

大陆开发以后,
东南方制造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老里开赌场大决定挣扎了二十五年,
但再次证明他的远见,

大马现在的制造业以外劳来撑,
牺牲了社会治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2011 1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家坡这么城市化,西化的地方都消化不了西方的"民主",
唱衰大陆民主的应该以新家坡模式为参考,
...
470 发表于 11-12-2011 11:33 PM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媒体,都倾向报导对自己有利的消息。
既然新加坡民主是个对西方所提倡“新加坡式发展”的诟病,任谁也不会拿石头砸自己的脚。

李光耀最成功也最失败的地方就是在七八十年代让新加坡跟着美国模式发展港口;那时候大马还是死守着英国模式的多文件多手续管理。
这选择的确让新加坡风光了二十年,一直到中国经济开放,世界醒觉上海才是重要的货运港口驿站。

新加坡迟迟未开赌场,是基于种种因素。
包括经济、文化和政治等。
而这些因素,就在赌场甫开业一年即显现。
最明显的就是大耳窿追债,这不但是新加坡问题,同时也影响到南马。

马来西亚虽然朝向多元化发展,但最大本钱始终是原产业。
马来西亚是世界第二大粽油生产国,橡胶制品第一生产国,还有可可、香料等都是名列前茅。
这就是被殖民的原因,也是让政府怠惰的主因。

其实,这已经离题了,我们还是回到主题讨论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3-12-2011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李光耀成功对付那些亲中国共产党政府的华校左翼人士,保住了本区域这几十年的和平发展。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topkiller_92 + 1 你不配使用中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1 03: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470 于 13-12-2011 04:06 PM 编辑
感谢李光耀成功对付那些亲中国共产党政府的华校左翼人士,
保住了本区域这几十年的和平发展。
chinared 发表于 13-12-2011 03:35 PM


夕阳无限好,可惜近黄昏。。。。

因为大陆的崛起,
中文地位上升,
老李切实在六,七十年代打压南大,

去年政府研讨二十年的双语政策,
结论是彻底失败,
学生学习中文以应试为主,
水平远远低于大马华校生,

虽然老李子民个个讲英文,
但大部分是菲佣的水准和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12-2011 03: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光耀是道道地地的香蕉人,外黄内白,以上的所作所为,根本是眼光短浅,毁祖灭宗,祸国殃民,可笑的是,大家还把他当做是英明的领袖那样地看待。

他可以和天天叫喊钓鱼台是日本的的李登辉可以拜把兄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1 06: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李光耀成功对付那些亲中国共产党政府的华校左翼人士,保住了本区域这几十年的和平发展。
chinared 发表于 13-12-2011 03:35 PM



   这种消灭自己母语及文化的独裁者也有人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1 1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国十几亿人口,还有大汉沙文主义者担心语文断绝。

个人用英文用华文能证明什么?人最重要是道德品格,大国人个个从小用华文华语,道德品格又有多高?大家心里有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2011 1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消灭自己母语及文化的独裁者也有人感谢
topkiller_92 发表于 13-12-2011 06:52 PM



严格的说老李的第一语言是英文,
他的基因是黄种人,
文化上他是英国人,
他苦学华文是受到反对党的挑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2011 1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国十几亿人口,还有大汉沙文主义者担心语文断绝。

个人用英文用华文能证明什么?人最重要是道德品格, ...
chinared 发表于 13-12-2011 11:43 PM



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国家的教育系统有教道德,
西方教育是向钱看,
所以搞到占领华尔街,
现在连大陆也向钱看,
道德教育都是民间搞的普及率非常小,

大马是有道德这一科目,
但教育出来的都是大贪官。。。

老李也不提倡什么虚伪道德,
但贪官怕老李的执法,
一个前房屋部长为了区区十多万被调查上吊,
前金管局局长为了三千块关了三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2011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 毁宗灭祖 中华人民共和国 应该是做得最彻底的。大陆人应该就毁掉的中华文物/ 文化 向全世界华人道歉,那是全世界华人的共享的文化遗产。。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圆明园遗址再次遭到破坏,建筑基址和山形水系仅存轮廓。炎帝陵主殿及其附属建筑遭严重破坏,并刨挖陵墓内存物抢夺一空,最后全部夷为平地。仓颉庙多处石碑被毁,陵墓遭刨挖。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的陵墓,黃帝陵遭到永久性破坏。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冢挂上了大喇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又称喇嘛庙,建设时未用一颗钉子)一夜之间被毁。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平板车上游街示众。西藏大昭寺主奉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被捣毁面目。曲阜孔庙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孔子墓被铲平挖掘,其内孔子遗物与骨骸示众后焚燬,“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大碑被毁。庙碑被毁,孔庙的泥胎塑像被毁。最早进行的破坏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的200余名师生组织,被摧毁的之前登记在册的文物就有6618件,其中画929幅,书籍2700余本,石碑1000余块,墓葬2000余。孔子的七十六代孙孔令贻的坟墓被掘开。安徽和县乌江畔项羽的霸王庙、虞姬庙和虞姬墓,香火延续两千年至今日,“横扫”之后,庙、墓皆被砸成一片废墟。文革后去霸王庙的凭吊者,见到的只是半埋在土里半露在地上的石狮子。在横扫一切的风暴中,霍去病的霍陵也受到破坏。香烛、签筒被打烂之外,霍去病的塑像也毁于一旦。颐和园佛香阁、智慧海被砸,大佛被毁。王阳明文庙王文成公祠两组建筑(包括王阳明塑像)全被毁平。新任太原市委书记下令砸毁庙宇。随即全市190处庙宇古迹除十几处被保留外悉数被毁。山西省博物馆馆长闻讯赶到芳林寺,只捡回一包泥塑人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2011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圣张仲景的塑像被捣毁,墓亭、石碑被砸烂,“张仲景纪念馆”的展览品也被洗劫一空。“医圣祠”已不复存在。
•河南南阳诸葛亮的“诸葛草庐”(又名武侯祠)的‘千古人龙’、‘汉昭烈皇帝三顾处’、‘文韬武略’三道石坊及人物塑像、祠存明成化年间塑造的十八尊琉璃罗汉全部捣毁,殿宇饰物砸掉,珍藏的清康熙《龙岗志》、《忠武志》木刻文版遭焚。
•书圣王羲之的陵墓及占地二十亩的金庭观几乎全部平毁,祗剩下右军祠前几株千年古柏。
•文成公主当年亲自主持塑造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安放觉拉寺)被捣毁。
•合肥人代代保护、年年祭扫的“包青天”墓,也毁于一旦(参看包拯条目)。
•河南荡阴县中学生将岳飞等人的塑像、铜像,秦桧等“五奸党”的铁跪像,连同历代传下的碑刻“横扫”殆尽。
•江南最古老经典千年建筑物杭州西湖灵隐寺,周恩来总理派遣一连队士兵堆垒包、架机枪驻守防范红卫兵破坏,仍不免有部份寺内石雕遭红卫兵翻墙入寺敲毁。
•杭州“革命”青年砸了岳庙,连岳飞的坟也刨了个底朝天。岳武穆被焚骨扬灰。
•阿拉腾甘得利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园被砸。
•朱元璋巨大的皇陵石碑被拉倒;石人石马被炸药炸得缺胳膊少腿;皇城也拆得一干二凈。
•明神宗万历皇帝及后妃遗骸自北京定陵里掘出,着龙袍骷髅吊挂于树上曝尸,然后和皇后骨骸一同焚毁。
•明思宗崇祯皇帝自缢的景山槐树被锯断;现存为后再植新株。
•海南岛的天涯海角,明代名臣海瑞的坟被砸掉,一代清官的遗骨被挖出游街示众。
•湖北江陵名相张居正的墓被红卫兵砸毁、焚骨。
•北京城内的袁崇焕坟被夷成平地。
•黎平故里安葬的是明末名臣何腾蛟,他的祠堂中的佛像被扫了个一干二凈,而且把黎平人最引以为荣的何腾蛟墓被挖。
•吴承恩的故居在江苏淮安县河下镇打铜巷。他的故居不大,三进院落,南为客厅,中为书斋,北为卧室。几百年来曾有无数景仰者来此凭吊此故居和墓地。文革时《西游记》成“封、资、修”(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里的“封”,吴氏故居也“被毁为一片废墟”。
•红卫兵掘开《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坟,尸体被捣毁;墓里除手中一管旱烟筒、头下一迭书外,衹有四枚私章。他们对蒲氏私章不屑一顾,弃之于野。
•建于1959年的吴敬梓纪念馆在文革中被铲平。
•山东冠县中学红卫兵在老师带领下,砸开千古义丐武训的墓,掘出其遗骨,抬去游街,当众批判后焚烧成灰。
•张之洞坟刨开。张是个清官,墓里没一点珍宝,红卫兵将张氏夫妇尚未腐烂的尸体吊在树上。后人不敢收尸,任尸体吊在树上月余,至被狗吃掉。
•北京郊区的恩济庄埋有同治、光绪两朝的宫廷大总管李莲英的墓,凿开的墓穴里,衹有头骨,不见尸骸,衣袍内满是珠宝,后不知所终。
•河南安阳县明赵简王朱高燧的墓被挖毁。
•黑龙江黑河县有座“将军坟”,因为属于“帝王将相”,也遭到严重的破坏。
•宋代诗人林和靖(967年或968年-1028年)的墓也在被毁之列。
•清末章太炎、徐锡麟、秋瑾,乃至“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中的杨乃武的墓,都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声中作牺牲。
•一位年轻的中学老师领着一帮初中生以“让保皇派头子出来示众”为由,刨开康有为墓,将其遗骨拴上绳子拖着游街示众。革命小将们一边拖着骨头游街一边还鞭挞那骨头,好像相信康氏灵魂附着在骨头上似的。游街后康氏的头颅被贴上了标签,上写道:“中国最大的保皇派康有为的狗头”,送进“青岛市造反有理展览会”。
•浙江奉化县溪口镇蒋氏旧居,中华民国前总统蒋中正生母的墓被上海的大学生领导的宁波中学生掘幵,其遗骸和墓碑都被丢进了树林。
•南漳县为抗日名将张自忠建造的张公祠、张氏衣冠冢和三个纪念亭均被破坏。
•发动西安事变的杨虎城将军,使国民党政府停止剿共政策,使中共能于大后方扩展势力,有大功于中共,虽被国民党处决,仍是红卫兵眼中的“国民党反动派”,墓及墓碑都砸毁。
•新疆吐鲁番附近火焰山上的千佛洞的壁画,曾被贪焚的中国商人盗割卖予西方俄、英、德等商人,卖到海外。但那运到国外的壁画毕竟被博物馆珍藏,并未毁掉。而中国人自己干的‘破四旧’却重在一个‘破’字:将剩下的壁画中的人物的眼睛挖空,或干脆将壁画用黄泥水涂抹得一塌糊涂,存心让那些壁画成为废物。
•山西运城博物馆原是关帝庙。因运城是关羽的出生地,历代修葺保养得特别完好。门前那对高达六米的石狮子可能是全国最大的。文革后狮子被砸得肢体断裂,面目全非;母狮身上的五衹幼狮都砸成了碎石块。
•安徽霍邱县文庙,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龙、虎、狮、象、鳌等粉彩浮雕皆为精美的工艺美术品。‘房饰浮雕在文化大革命中统被砸毁。’文革后省、县拨款数万修葺,‘尚未完全复原。’山东莱阳文庙,‘大成殿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气势雄伟…文革期间大成殿被拆除。’全国四大孔庙之一的吉林市文庙,‘破四旧’中严重受损,荒废多年,文革后历时五年方修复。
•唐代高僧襃禅结芦安徽含山县华山,死后弟子易其名为襃禅山。宋王安石游览此山,作《游襃禅山记》后,褒禅山遂名扬四海。因是‘四旧’,褒禅山大小二塔被炸毁。
•全国最大的道教圣地老子讲经台及周围近百座道馆被毁。
•宋代大文豪欧阳脩的《醉翁庭记》经另一宋代大家苏轼手书,刻石立碑于安徽滁县(今滁州市)琅琊山脚当初欧阳脩作文的醉翁亭,至今已近千年。前去革命的小将不仅将碑砸倒,还认真地将碑上的苏氏字迹凿去了近一半。醉翁亭旁堂内珍藏的历代名家字画更被搜劫一空,从此无人知其下落。
•贵州省镇远县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内所有佛、道、儒三家供奉之像被砸坏,现仅余空房。
•广西桂林西山唐代石刻、叠彩山等处摩崖石刻佛像头部均被砸毁。
•珠海陈芳梅溪牌坊群,原有三座,现仅存二座,右边一座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红卫兵用耕牛和拖拉机拉倒,已无法考证受赐人,据说红卫兵要拉倒另外两座牌坊时,梅溪村民都坐在牌坊下,红卫兵才罢手。
•藏传佛教象征的寺院等建筑如拉萨的大昭寺等成为破坏的对象,大昭寺屋顶的象征金色的祥麟法轮也曾被拆除并丢在地上。大昭寺里面泥塑的佛像更是一个不留全部打掉,仅余被藏人视为全藏最神圣的佛像觉仁波切,其头上用纯金打造的头冠被酥油灯燻的乌漆抹黑没被看出来,而得以保留至今。当时红卫兵们还把大昭寺的一楼拿来养猪。
•达赖喇嘛的夏居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也受到了破坏,一段时间还被红卫兵们换上「人民公园」的牌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2011 06: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开了芽笼叫鸡场(亚洲唯一),再开赌场,2015年将仿效荷兰开大麻咖啡馆,谁说新加坡不开放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12-2011 09: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英美是反共,最后变成反华,华文教育成了牺牲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2011 1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470 于 14-12-2011 11:11 AM 编辑

英美也不是真的反共,
没有西方银行家支持,哪来的共产党 ?

反华倒是真的,
全部西方主流宗教被撒旦共济会渗透,
他们到现在还没控制,消灭不了神州,
至少到目前还没成功。。。

他们什么不怕,就是怕中华文化,
全世界唯一文化没有被外族占领而被消灭的就是中华文化,
反而侵略者像中亚, 蒙古,满清最后全部被同化为中国人,
很可惜的是日本在大陆才顶了三年八个月,
要不然现在日本,台湾,南,北韩,东南亚,澳洲,缅甸,
都变成大中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2011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4-12-2011 04:46 PM 编辑

什么是中华文化?他的价值观是什么?他的道德行为是什么?从哪本书典上可以学中华文化?

文化是要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东西,文化只是自我认同的概念,跟血缘没有关系的,血缘也没有科学根据的 (没有一个所谓的中华民族或华夏民族的基因的),如回教文化有可兰经可学,道教文化有道藏可以学, 佛教文化有佛藏可学,基督教文化有圣经可以学,传统的华夏文化有四书五经/四库全书可以学,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有清楚的定义.

但中华文化只是晚清学者梁启超提倡的国族概念(提倡满汉蒙回藏苗等多民族统合成新民族(国族)称中华民族),才一百多年,有名无实,各族之间根本没有共识也互不了解各别的价值观,(如那里的汉人都对回藏等文化不了解信任)而且不到几年大清国和民国都灭亡了。。而破四旧文革后就否定了传统华夏文化了, 传统的华夏文化(周礼价值观/周礼文化)只传承和遗留在海外华夏人(华人)社会和日韩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2011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看过国外某篇文章,里面说道:继承五千年中华文化者非中国人而是海外华人,感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6-2024 04:22 PM , Processed in 0.074248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