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33|回复: 28
|
问题:cross processing 与 增感
[复制链接]
|
|
长辈好,
我式过数次的cross processing(正冲负),觉得noise很多。
要如何减去noise呢?拍under吗?还是over?
再来,
外国的朋友用增感拍出的照很contrast,
我刚冲洗了一卷asa400菲林,调800拍,冲洗以1600洗,增感一各。
出来时颜色很淡叻,为何呢?
谢谢!
[ Last edited by euseng on 5-3-2005 at 04:19 PM ] |
|
|
|
|
|
|
|
发表于 5-3-2005 07: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useng 于 5-3-2005 04:17 PM 说 :
外国的朋友用增感拍出的照很contrast,
我刚冲洗了一卷asa400菲林,调800拍,冲洗以1600洗 ...
400=>800(下一格)=>冲1600(上两格)==增感一格
不懂!基本上,你都没调错。
传说asa冲洗出来的照片都很淡的。
哈哈!换过底片的牌子吧!比如Fuji的400也不错的。 |
|
|
|
|
|
|
|
发表于 7-3-2005 1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的了解,
在同一个环境下用ISO200,ISO400,ISO800来拍照,分别是:
光圈一样大小,ISO200快门比较慢。譬如=1/30
光圈一样大小,ISO400快门比较快一格。譬如=1/40
光圈一样大小,ISO800快门比较快两格。譬如=1/60
以此类推。
如以上说明,
用ISO400胶卷来拍摄是1/40。但是如果把相机调去ISo800。那么相机的感光度是以ISO800的胶卷作标准,所以就以ISO800的速度来测光;意思是1/60的速度来拍了。
说到这里,原理上,我们可以用较快的速度来拍到照片,可是一旦正常洗出来,效果就好像是用ISO400 under 1(EV-1)一般。同样的,如果冲洗ISO800,意思是提高照片曝光度久一点;后来的效果就是等于正常曝光。所以当冲洗ISO1600就等于增加一格(EV+1)。
再回来,我们用ISO400的胶卷,ISO400的设定,over 1 (EV+1)拍摄,然后冲洗ISO400;效果跟以上一样,只是分别是速度是1/30。
好了,以上的说明,相信读过cross processing的都老早明白了。第一次听过的朋友可以做参考。
总之,拍under就是少noise,拍over就会有noise。noise的严重性在于你的胶卷品质。所以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有超贵的高品质胶卷?
至于为什么你用cross processing会有noise呢?相信问题是在于你的胶卷品质。试试看用更好的ISO400胶卷来作同样的东西。你的答案一定有分别。再不然试试看用ISO200来作cross processing。ISO200的敏感度比较低,也可以说画面比较精密,所以造成noise的可能性比较低。同样的,为了达到ISO800的速度,但是用了ISO200的相质;呵呵~~所以你要用ISO200胶卷,设定ISO800(under 2)然后冲洗洗ISO1600。
回想一下,为什么你不干脆用ISO800的胶卷来拍呢?你顾虑的是ISO800的价钱和精密度吧?对了,就是精密度。
ISO100适合拍户外照片。(光线充足/有闪光灯)
ISO200适合拍室内照片。(光线微弱)
ISO400适合拍夜景照片。(大约40-60%是光线微暗)
ISO800适合拍夜景照片。(大约80%暗)
ISO1600适合拍夜景照片。(大约全暗)
ISO3200.....这个不用多说了嘛。
如果你用ISO400来拍光线充足/白天 or 室内加闪光灯,那么照片有noise的可能性比较高。
---------------------------
要是你能够掌握ISO,over/under,shuttle,aperture的密切关系,那么你就可以更灵活的操作相机。
[ Last edited by 贴圣大侠 on 7-3-2005 at 11:51 A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3-2005 1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侠的 info!
下次有问题的话,请大侠教导! |
|
|
|
|
|
|
|
发表于 7-3-2005 03: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useng 于 3-7-2005 12:56 说 :
谢谢大侠的 info!
下次有问题的话,请大侠教导!
别说教导嘛,大家互相研究研究。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cross processing的事。
如果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呵呵~~就当是买个教训罗~ |
|
|
|
|
|
|
|
发表于 8-3-2005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3-2005 0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O 200 和400 相差一级,而800则比200高两级,所以如果光圈不变,快门的差异也应该分别是一级和两级才对
对啊对阿!!理论上应该是倍增的方式计算。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换了ISO后,测光的效果往往是有所偏差,并不等于X2那么简单。实际情况我也不太了解,有待研究。
我有试过用ISO200来拍ISO400然后洗ISO800,效果满不错的。反而ISO400的就无法掌握。。实在是搞不清楚了。
一般都是越为UNDER就越严重的;OVER主要是会令影像失去层次感,对微粒的影响反而没有UNDER那么大。
听起来好像发现了一些东西。是不是数码相机才是over有noise,under比较少?胶卷的相机却under比较多grain,over就较少?
不管怎样,还是要多谢chy2000多多指教。今天又上了人生宝贵的一课了。 |
|
|
|
|
|
|
|
发表于 9-3-2005 03: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圣大侠 于 9-3-2005 02:39 AM 说 :
听起来好像发现了一些东西。是不是数码相机才是over有noise,under比较少?胶卷的相机却under比较多grain,over就较少?
不可以这么说的,数码相机有noise是因为CCD/CMOS的hot spot关系,ISO调高时CCD/CMOS的感光更加的敏感了。敏感可以造成CCD/CMOS产生热,那些热过渡的东西就就是hot spot。
在数码的over是因为曝光过渡,或者过敏了,也会有热点的出现的。
底片的设计就在他的底片本来就有grain的出现了。只是在于是低还是高罢了。越低的ISO就越少咯!grain的发现通常都会在较黑色的物体或者有颜色的物体就可以看到了。 |
|
|
|
|
|
|
|
发表于 9-3-2005 10: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myomyo 于 3-9-2005 03:27 说 :
不可以这么说的,数码相机有noise是因为CCD/CMOS的hot spot关系,ISO调高时CCD/CMOS的感光更加的敏感了。敏感可以造成CCD/CMOS产生热,那些热过渡的东西就就是hot spot。
在数码的over是因为曝光过渡,或者过 ...
原来是这样吗?倒没有想过数码相机会有那么的问题存在。我还以为关系到CCD的大小而分别高ISO产生noise的多少。因为一般上CCD比较大/专业型的相机都没有太大的noise问题。
谢谢提点。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3-2005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为包围暴光? |
|
|
|
|
|
|
|
发表于 9-3-2005 10: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圣大侠 于 9-3-2005 10:10 AM 说 :
原来是这样吗?倒没有想过数码相机会有那么的问题存在。我还以为关系到CCD的大小而分别高ISO产生noise的多少。因为一般上CCD比较大/专业型的相机都没有太大的noise问题。
谢谢提点。
你这句也没错!CCS/CMOS大小也是有影响到noise的。
如果仔细的想想,noise在CCS/CMOS是一样的,只不过大小的分别是。。。
比如有两架同样万素的相机,但小的CCS/CMOS的noise会比较明显,因为以小体来把照片放大了。
noise的产生也在于CCS/CMOS的技术,但一当热点过多也是会有noise的,
但再来我们看看新的20D和350D。他们两架的CMOS都是一样的,都是采用较新的技术来生产的。由于在加上新的影象处理器(DIGIC II)的出现就配合得天依无缝了。
抗noise就很不错了咯。 |
|
|
|
|
|
|
|
发表于 9-3-2005 10: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euseng 于 9-3-2005 10:27 AM 说 :
何为包围暴光?
一种以三种暴光的方式去拍摄的模式,有低,中,还有高。 |
|
|
|
|
|
|
|
发表于 9-3-2005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yomyo 于 3-9-2005 10:47 说 :
一种以三种暴光的方式去拍摄的模式,有低,中,还有高。
叫做exposure auto bracket。
EV-1 EV-2/3 [EV-1/3] [EV 0] [EV+1/3] EV+2/3 EV+1
[EV-1] EV-2/3 EV-1/3 [EV 0] EV+1/3 EV+2/3 [EV+1]
你可以设定在不同的bracket范围以捕捉不同的曝光效果。如图上,就会捕捉EV-1, EV0(正常曝光), 和EV+1分别三张照片。
auto bracket的用处是当你不确定曝光设定时,能够快速的用不同的曝光捕捉;确保万无一失。
[ Last edited by 贴圣大侠 on 9-3-2005 at 02:49 PM ] |
|
|
|
|
|
|
|
发表于 15-3-2005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3-2005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ayilefy 于 3-15-2005 10:41 说 :
不知是不是我搞錯了..
是拍OVER的才是少NOISE/GRAIN吧?
而無論是OVER還是UNDER都會降低色彩的層次.(不然誰還要理會正確的補光 )
[img]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 ...
正確的補光是机器的推断,实际环境还是由人去操控的。
如果你要“看到什么就拍到什么”(what u see is what u get),那么用正確的補光是无法准确的拍出眼前看到的色调,光暗和感觉的。你还是需要凭经验来调动EV(exposure level),方能达到what u see is what u get。
|
|
|
|
|
|
|
|
发表于 15-3-2005 04: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圣大侠 于 3-15-2005 16:47 说 :
正確的補光是机器的推断,实际环境还是由人去操控的。
如果你要“看到什么就拍到什么”(what u see is what u get),那么用正確的補光是无法准确的拍出眼前看到的色调,光暗和感觉的。你还是需要凭经验来 ...
如果受到器材的限制,那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调动exposure level,既是over或under。 |
|
|
|
|
|
|
|
发表于 16-3-2005 03: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圣大侠 于 15-3-2005 16:47 说 :
正確的補光是机器的推断,实际环境还是由人去操控的。
如果你要“看到什么就拍到什么”(what u see is what u get),那么用正確的補光是无法准确的拍出眼前看到的色调,光暗和感觉的。你还是需要凭经验来 ...
汗....
我...我...我....意思是..說..
1)因為NOISE/GRAIN都是存在與黑暗部份,所以拍得UNDER再擴沖的話NOISE/GRAIN會更明顯突出.
2)正確的曝光才能得到最豐富的色彩層次.
贴圣大侠 于 15-3-2005 16:50 说 :
如果受到器材的限制,那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调动exposure level,既是over或under。
至於我平時的做法是用點測光來測比較光或比較暗的地方就能直接得到+/- 多少EV的速度了.
 |
|
|
|
|
|
|
|
发表于 16-3-2005 06: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ayilefy 于 3-16-2005 03:03 说 :
汗....
我...我...我....意思是..說..
1)因為NOISE/GRAIN都是存在與黑暗部份,所以拍得UNDER再擴沖的話NOISE/GRAIN會更明顯突出.
2)正確的曝光才能得到最豐富的色彩層次.
至於我平時的做法是用點 ...
原来你也是汉族来。
先针对数码相机
画面本来都是暗的时候,如果over了hot spot就会呈现,同时under也会有noise,不过noise比hot spot来得明显。
更好的CCD就可以把这问题处理得更好。
cross processing是针对胶卷
拍under了,grain是必然有了。但是如果选择了高品质的胶卷,grain的明显度大大减少了。而且能够over或under都不影响相质。
我认为,关键不在于exposure,关键是在于胶卷品质。
对!正常曝光是能够达到最丰富的色彩,绝对正确。但是如果环境和灯光不允许的情况之下,更没有适当的器材,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不同的ISO,exposure来迁就了1。
其实好照片不一定要具备丰富的色彩的。
听过一个高人曰:别被“正常曝光”限制了你的创意。创意是不受任何范围限制的。
又学到东西了!那么你通常都用spot metering?
呵呵~~如果在event里,根本没有时间让你顾虑那么多,你必须凭经验预设了适用的设定才point向subject,直接拍了!
[ Last edited by 贴圣大侠 on 16-3-2005 at 06:59 PM ] |
|
|
|
|
|
|
|
发表于 17-3-2005 09: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3-2005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ayilefy 于 3-17-2005 09:13 说 :
................
現在我快要變成昏族了
首先,你可能搞錯了MYOMYO所說的hot spot.
除非是長時間的曝光,或是CCD有defect,高光over的部分是不會有hot spot的.
而長時間的曝光拍攝下,hot sp ...
我快变倒族了。。。我倒。。。。。
其实我也是听myomyo说了后,才知道什么是hotspot。所以相信是我搞错了。
另外提到“不影响相质”的胶卷------意思是,跟普通胶卷比较起来相质更为理想。别抓字眼吧;我的意思是高品质的胶卷跟普通胶卷比较起来,高品质的胶卷大大减少grain的明显度,而over/under/blowup都可以达到更高的品质;相质受影响的程度不大。(接近-----不影响相质)
我并不是有意跟你来扯动扯西的说,
我的出发点只是要分享----学习
有什么说错的地方是希望大家来更正,说对的地方也希望对别人有帮助。说多了反而被别人指,那么明知如此又何必当处呢?明智点是应该潜水就好。
我潜。。。。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