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788|回复: 20

媽媽,你為什麼生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10-2011 06: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ollar 于 6-10-2011 06:13 PM 编辑

媽媽,你為什麼生氣?
      
  • 作者:賓靜蓀
      
                                 
孩子動作慢、愛頂嘴、功課不好……煩不完的事。你搞不清楚為什麼老有一把無名火?總是把小事變大事,親子關係愈來愈差,整個家像壓力鍋。為什麼會這樣?              
                                       
「他們總是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而且從來不主動整理,一定要我恐嚇威脅、大發脾氣,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去整理。」(媽媽,兩個兒子)
「我要出差的前一天,忙得不得了,女兒卻跑來問東問西,還頂嘴,我就給了她一巴掌,那是有生以來我第一次打她……」(媽媽,一個女兒)
-----------------------------------------------------------------------------------------------------------------------------------------------------
每天,很多家庭裡上演著類似的親子衝突戲碼。不論孩子大小、不論為功課、成績或生活常規,父母發現自己總是在生氣,事後卻又懊惱不已:為什麼要為芝麻小事發那麼大的脾氣?而且,換一個悠閒的時刻,孩子同樣的行為可能被允許。
只是下次,到同一個節骨眼,同一件事又讓你氣到爆。你發現,「教」養變成了「叫」養,親子關係變成惡性循環算舊帳。你自認一向愛孩子,根本不想當噴火龍,但就是沒辦法控制。你問自己,到底怎麼了?

情緒衝突變調成家庭暴力
小小的、日常的衝突不好好處理面對,家裡很容易變成「受到情緒污染的垃圾場」。在某些極端個案中,這樣的壞情緒衝突戲碼會變調。家庭暴力的案件逐年增加,其中婚姻暴力比例高達六成,「而且高社經、高教育水準的男性施暴比例越來越高。許多醫生、教授不見得打太太,但會長期使用言語暴力或精神虐待,」台灣板橋地方法院少年保護調查官、同時也是親職專家的盧蘇偉憂心的觀察。
經前症候群則讓媽媽們的情緒隨女性荷爾蒙擺盪。在女性生理期間,荷爾蒙讓人變得敏感、情緒起伏劇烈。儘管研究顯示,只有三~八%的女性有嚴重經前症候群,然而,媽媽經常性的情緒波動,卻會影響家庭。長庚醫院婦女身心科醫師蕭美君有一個個案,父母都是竹科高階主管,念小學的兒子卻在某幾天特別容易無緣無故被媽媽打,他偷偷把日子記下來。半年下來,清楚發現媽媽就是在經期那幾天,反應特別激烈、沒有耐性。

回到日常生活,面對自己經常性的生氣,爸媽總覺得很罪惡、愧疚。

「好爸爸好媽媽不是聖人,也有情緒,爸媽不是不能生氣,但要知道自己為什麼生氣?」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系教授高淑貞分析。
很多教養衝突表面看來是孩子行為的問題,其實背後反應的是父母本身的壓力和焦慮。
當父母自己累了、著急、趕的時候,耐性就會降低,口氣就不好,就容易對孩子任何一個小動作、小行為發脾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10-2011 06: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ollar 于 6-10-2011 06:17 PM 编辑

壓力大,找不到出口

更往深層探究,有時候,父母的暴躁,其實是累積了許多日常壓力,找不到出口,而家中沒有反抗力的孩子,就成為最大的出氣筒。

長庚醫院醫師蕭美君觀察,愈來愈多媽媽因情緒困擾,前來求助。面對企業要求一個人做兩個人的工作,面對完美主義的自我要求,許多女性要求自己扮演好生命中的每個角色,卻完全不給自己時間和空間,沒有一分鐘休息。無法、無處紓解的壓力讓好脾氣、好耐性都不見了。教育程度愈高、一路優秀的媽媽,最希望在人前維持完美的形象。「剛開始的情緒失控還可以清理,但後來就亂成一團。為了面子都在家中解決,孩子被打被罵成為代罪羔羊,」蕭美君觀察。

壓力也影響女性荷爾蒙分泌,擾亂了女性正常的經期。蕭美君分析,更年期的平均年齡提早到四十九歲,四十歲停經算正常,憂鬱症發作高峰期提早為三十八歲,很多女性更是整個亂經,連情緒波動的規律性都找不出來。很多嚴重的個案,都是看到孩子無助惶恐的眼神、聽到童言童語,人際、職業、家庭功能都不對了,才意識到嚴重性。
整個環境給爸爸們的壓力也不小。但是「台灣的男性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學習到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很多人連自己的感覺都抓不到,更不用說去面對了,」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曹淑華表示。很多爸爸覺得男性的情緒要收起來,不能輕易吐露。有問題不能靠別人,要靠自己。不願尋求幫助、自己又無法紓解,壓力鍋效應只能在家裡爆發。

切割自己與孩子的成敗

家中充滿負面情緒的另一個原因,是父母認為孩子的行為、表現不如自己的預期。父母常用「一切都是為你好」當成自己對孩子惡行、責罵的合理藉口。但是這背後反映的是父母強迫孩子複製自己生命經驗的控制欲望。

人在成長過程中形塑出來的價值觀、理想、自我期待,都會影響自己當父母的角色。一般台灣父母最難拋開成績的魔咒。高淑貞分析,如果是重視功課的父母,就無法忍受看到孩子成績不好、或不努力爭取好成績,「因為那是你不熟悉的人生,你期望孩子走的是一個圓滿順利的人生,就是功課好、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但如果孩子的人生不照世俗社會或你的方向,你就會有很多災難式的思考,你就不放心、焦慮。那個焦慮會影響親子互動。」高淑貞點出很多親子衝突背後的一個迷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0-2011 06: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許多父母也不能切割自己與孩子成敗間的關係。「已經給他們最好的,為什麼還這麼不長進?」的抱怨裡,往往反映出父母自己的野心。「很多父母不自覺的想『透過孩子活出一個完美的自己』,當年不敢承受的挑戰,或已享有的榮耀,都希望在孩子身上重生,因為,『培養孩子』比『面對自己』容易多了。」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所長柯志恩在《哪個媽媽不抓狂?》中誠懇反省並提醒。

所以,孩子的問題其實是父母自己的問題。但如果反向思考,把親子關係當成彼此學習成長的歷程,孩子功課低落、不專心、掛在網上、晚歸等都不再是問題,只要處理得好,都是一個互相學習的機會。因為是學習,容許彼此有犯錯空間,親子互動品質就會改善。

要能真正享受美好、健康的親子關係,父母需要從三個面向,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認知。

一、先做自己,再做好爸爸好媽媽

扮演爸媽角色的同時,永遠不要放棄做自己。當你願意為你自己的人生衝刺奮鬥時,對孩子也是一種心靈上的自由,他不用為你感到虧欠、遺憾。不要做完美的爸爸、媽媽,為孩子犧牲全部,「因為沒有人可以在委屈的關係中得到真正的幸福,」高淑貞說。
了解並接納自己的個性、極限、能力、缺憾及不滿足,調整自己的生命優先順序,想清楚自己人生選擇的後果。爸媽要先照顧好自己,才有能量去給予、照顧別人。身心俱疲的狀態決不可能有好心情。每天給自己一點安靜的時間、空間去察覺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情緒是一種訊號,背後有一層更深的語言,去了解那語言,去接納、理解自己的憤怒和焦慮,」馬偕醫院諧談中心諮商心理師曹淑華建議。

如果可以,讓自己帶著笑容出門,帶著笑容回家。回家前,父母要以高度警覺覺知自己的情緒指數(從○到十),如果在五、六以下,就先不要處理任何事,不要去管另一半、孩子,先處理自己。累了就先去泡澡、喝杯花茶,或血糖低,吃點巧克力,讓自己的能量恢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0-2011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ollar 于 6-10-2011 06:45 PM 编辑

二、欣賞取代挑剔、感恩取代抱怨
提醒自己,做親子關係正向循環的起始者。去欣賞接納孩子可以有他獨立的生命經驗,不須複製你的生命經驗,才能開始欣賞孩子跟你不同的地方;而孩子也會在你的欣賞中,找到他的獨特本質。

用感恩的心情去看自己扮演爸媽的角色。因為這個角色,讓你得以享受給予愛、單純做爸媽的快樂和愉悅,因此你是心甘情願、是為自己做的。抱著感恩的心,孩子也因此受惠。
在盧蘇偉家裡,任何服務都是一種榮幸、一種福分,都值得特別感恩和珍惜。做任何家事的那個人,都一定謝謝家人讓他有這個榮幸替他們服務。有一次他演講到很晚,回到家中已經很累,發現太太也已經累得睡著了,但洗衣機裡的衣服還沒有晾上。他難免抱怨的上陽台去晾衣服。晚風襲來,他突然想到,「能夠為親愛的家人服務,實在是很大的榮幸和福氣,這樣的機會也不會太多了,總有一天會是最後一次,就像孩子從小到大接送也不過到高中,大學就不需要了,」他的眼淚就流了下來。盧蘇偉不是教徒,但是他身體力行,用珍惜感恩的心來服侍自己的家人,就會簡單得多、情緒就不容易波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0-2011 06: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示範衝突過後關係修補的態度,以及人際智慧的學習

在親子日常衝突裡,重要的不是父母在當下做了什麼,而是事後做了什麼。高淑貞建議,父母在情緒平穩後,可以和孩子分享,為什麼自己那樣在意、生氣?親子相處也是在學習彼此對待的人際智慧。爸媽在生活忙碌時,也可以向孩子強調此時此刻不適合討論事情。孩子在重複的過程中,學習到關照父母的狀態。
最後,高淑貞提醒,除非處理的行為很表面,否則改善親子關係,沒有速成做法。任何專家給的建議,不能期待試一兩次就立即有效,要多給新做法一些時間,給自己多一些耐性。「如果你讓孩子在三年內對你失望,起碼也要給他一年時間重新認識你。你關懷他一次,因他沒有回應,就失望;但你打他十次巴掌,為何一次就要他立刻改呢?」高淑貞反問。
「親子關係是一種難得的緣分,是一輩子對彼此的祝福,是人生挫折時滋養的來源,」高淑貞說,「任何衝突都不要以付出親子關係為代價。」

要當孩子生命中的貴人?還是要當壓力的來源?父母的選擇應該很清楚。但是要堅持這個選擇,就是父母一輩子的功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11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容易,做很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7-10-2011 0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会尝试去做,若做不到百分之百,也希望有二十巴仙,谢谢LZ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11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想去做。但总是做不好。。
总是令他们担心。。令他们失望。。
但还是会尝试去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10-2011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很难做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11 03: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11 10: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尝试去做,
希望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11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11 1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0-2011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书籍吗?可以POST 书的封面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10-2011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ollar 于 13-10-2011 11:42 PM 编辑

來源:網路文章-親子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0-2011 0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媽媽,你為什麼生氣?
      作者:賓靜蓀      
                                 
孩子動作慢、愛 ...
Dollar 发表于 6-10-2011 06:12 PM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10-2011 1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在发火之前,想想你骂他的目的是什么,再决定要骂还是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0-2011 06: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慢慢长大,我也发现我很容易生气,没有耐心,
自己也很懊恼,可能都在赶时间,
但是发现如果轻松的时候,我真的可以陪孩子玩~

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无论怎样,谢谢楼主的帮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11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自己也是个情绪不好的妈妈, 现在宝宝还6个月,不过也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那时会提醒自己,冷静。慢慢会觉得自己的耐心变好一些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0-2011 03: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ollar 于 24-10-2011 03:50 PM 编辑

回复 19# OlyE

有网友妈妈说深呼吸及喝冷水可以冷静,对控制情绪有帮助。
你孩子才6个月。。迟点要面对两岁时的 trouble two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8-2025 10:27 PM , Processed in 0.14841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