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929|回复: 177
|
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是真正的三法印/ 三特相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4-11-2011 01:15 PM 编辑
sabbe sankhara anicca, sabbe sankhara dukkha, sabbe dhamma anatta.
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
,
诸行无常,诸行是苦,
sabbe sankhara/诸行/因缘生灭/是无常anicca是苦dukkha的
sabbe dhamma anatta, 诸法(所有的法 dhammas, conditioned / sankhara/ 因缘的 or asankhara / unconditioned 非因缘的, 唯一最高最完美的法--涅盘most excellent dhamma, the supreme dhamma Nibbana) 都是 anatta无我的!!!!
诸法无我--所有的法甚至涅盘都不是我, 我的!!!!
涅槃不管寂灭都归向无我, 诸法无我
http://www.aimwell.org/Books/Pesala/Nibbana/nibbana.html#Describe
http://hkims.org/documents/Nibbana%20by%20Bhikkhu%20Bodhi.pdf
The Buddha refers Nibana as a 'dhamma'. For example, he said " of all dhammas, conditioned or unconditioned , the most excellent dhamma ,the supreme dhamma is Nibbana . ' Dhamma' signifies realities , the existing realities as opposed to conceptual thing. Dhammas are of two types, conditioned and unconditioned..Nibbana is uncondioned dhamma
The Buddha taught that all things conditioned by causes (saṅkhāra) are impermanent (anicca) and suffering (dukkhā) while he said not-self (anattā) characterises all dhammas meaning there is no "I" or "mine" in the conditioned as well as the unconditioned (i.e. Nibbāna).
南传三法印:
一切行无常,一切行是苦,一切法无我。(三个特性都是世间实相)
一切行是苦
而苦很重要一个特性, 知苦, 才能灭苦, 都在这个特性.
如果心由观察无常而趣向解脱的,称为无相解脱门;
如果心由观苦而趣向解脱的,称为无愿解脱门;
如果心由观无我而趣向解脱的,称为空解脱门。
与三法印其中一相相应的舍心称为解脱心。
http://bbs.foyuan.net/thread-113588-1-1.html
|
|
|
|
|
|
|
|
发表于 5-9-2011 06: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9-2011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一实相印
这是解脱道的法, 不是菩萨道的.. |
|
|
|
|
|
|
|
发表于 5-9-2011 1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三法印
佛说有两个解脱道法。菩萨道和阿罗汉道。都修无我。是因为您的主观造成您看不到这一点。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9-2011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一实相印
佛陀只说一乘, 一种解脱道, 连他最后要涅盘的时所教的弟子也是解脱道..
佛陀的正法在佛灭五白年后已被破坏了, 如今的众生被魔所障, 自得其乐, 最后解脱无期, 轮回生死.. 哀哉.. |
|
|
|
|
|
|
|
发表于 6-9-2011 1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顺势 于 6-9-2011 12:29 AM 编辑
回复 三法印
佛说有两个解脱道法。菩萨道和阿罗汉道。都修无我。是因为您的主观造成您看不到这一点。
一实相印 发表于 5-9-2011 11:49 PM 
佛陀那里有说两种解脱道?佛陀只说一种的解脱道而已。
你要说南传菩萨道,那么你就要仔细看看南传菩萨道讲的是什么。
http://www.suyuan.org/fbyd/test/200611/82_3.html
如前所述,三类菩萨(未来佛)在各自的期限里圆满了诸波罗蜜之后,即会无师自通地证得彻知四圣谛的四道智(maggabana),以及能知一切事的一切知智(Sabbabbutabana)。他们同时也获得了无限(ananta)与无量(aparimeyya)的佛之特质。这些特质是真的太多了,若一尊佛只是颂扬另一尊佛的素质而不谈及其它事,当一个大劫结束后,这些素质还没能说完。已证得这种菩提,在三界中没有相等的众生之圣人被称为一切知佛或正等正觉者(三藐三菩陀,Sammasambuddha)。 当在两阿僧祇与十万大劫的期限里圆满了诸波罗蜜之后,辟支菩萨即能无师自通地证得彻知四圣谛的四道智。但是他却不能证得一切知智和十力智等。这类圣人被称为辟支佛。 三类未来弟子在各自的期限圆满了诸波罗蜜之后,即会依靠一位导师(即佛陀)之助而证得彻知四圣谛的四道智。证得弟子菩提的圣人被称为弟子,他们是上首弟子、大弟子或普通弟子。
菩萨,可以是三藐三菩萨,辟支菩萨,也可以是弟子菩萨。所以,到头来,菩萨还是要证悟四圣谛。所以,佛陀教导的就只是解脱道而已。所谓的菩萨道,只是累计资源好让自己有机会从三种的解脱方式的其中之一得到解脱而已。 |
|
|
|
|
|
|
|
发表于 6-9-2011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增一阿含经
四意断品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弥勒菩萨至如来所。头面礼足。在面坐。尔时。弥勒菩萨白世尊言。菩萨摩诃萨成就几法。而行檀波罗蜜。具足六波罗蜜。疾成无上正真之道。佛告弥勒。若菩萨摩诃萨行四法本。具足六波罗蜜。疾成无上正真等正觉。云何为四。于是。菩萨惠施佛.辟支佛。下及凡人。皆悉平均不选择人。恒作斯念。一切由食而存。无食则丧。是谓菩萨成就此初法。具足六度。复次。菩萨若惠施之时。头.目.髓.脑。国.财.妻.子。欢喜惠施。不生著想。由如应死之人临时还活。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尔时。菩萨发心喜悦。亦复如是。布施誓愿不生想著。复次。弥勒。菩萨布施之时。普及一切。不自为己使成无上正真之道。是谓成就此三法。具足六度。复次。弥勒。菩萨摩诃萨布施之时。作是思惟。诸有众生之类。菩萨最为上首。具足六度。了诸法本。何以故。食已。诸根寂静。思惟禁戒。不兴嗔恚。修行慈心。勇猛精进。增其善法。除不善法。恒若一心。意不错乱。具足辩才。法门终不越次。使此诸施具足六度。成就檀波罗蜜。若菩萨摩诃萨行此四法。疾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是故。弥勒。若菩萨摩诃萨欲施之时。当发此誓愿。具足诸行。如是。弥勒。当作是学。尔时。弥勒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
|
|
|
|
|
|
发表于 6-9-2011 0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6-9-2011 01:43 AM 编辑
回复 6# 顺势
不,所谓的一佛乘,就是说声闻道和菩萨道,最终都要回小归大,声闻道后再修菩萨道,再回归进佛道成佛,
其他的只是方便权益说
菩萨所证的四圣谛与声闻道的层度不一样了,他们是用假观,空性,中道三个角度来解释四圣谛,
是空假中三谛来解释四圣谛的, 这才是真正的诸法实相(声闻道只用假谛来解释四圣谛而已) |
|
|
|
|
|
|
|
发表于 6-9-2011 07: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顺势
顺势仁者, 正因为我们读清楚了《南传菩萨道》后发现: 1)菩提有三种:三藐三菩提或正等正觉菩提、辟支菩提、声闻菩提或弟子菩提。 2)有很强烈的善欲想要证得三藐三菩提者是为三藐三菩萨,即「未来圆满佛」。有很强烈的善欲想要证得辟支菩提者是为辟支菩萨,即「未来辟支佛」。有很强烈善欲想要证得弟子菩提者是为声闻菩萨,即「未来弟子」。 所以只有三藐三菩萨在未来“圆满成佛”。声闻菩萨只是在未来成为“弟子”。如果真要说只有一种解脱道,那就是菩萨道解脱法。 您所引的“三类菩萨”指的是:三藐三菩萨还可以分成信者、慧者和精进者三类。这三类都是未来佛。但声闻菩萨不是未来佛。 敬请重新研读。 |
|
|
|
|
|
|
|
发表于 6-9-2011 07: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三法印
对。根据《南传菩萨道》,严格来说佛就是说了菩萨道一种解脱法。只有正等正觉菩萨是未来佛。声闻菩萨只是未来弟子。
我个人还是觉得声闻菩萨证阿罗汉果,还是一种解脱。所以认同佛说了两种解脱法:菩萨和阿罗汉道。
破坏佛陀菩萨道正法的行动,别说是五百年后。佛一灭后就有。正是魔障! |
|
|
|
|
|
|
|
发表于 6-9-2011 08: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增一阿含经
四意断品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弥勒菩萨至如来所。头面礼足。在面 ...
Svaha 发表于 6-9-2011 12:54 AM 
你知道大乘的增一阿含是传承自那一部派吗?去看看印顺法师的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吧。 |
|
|
|
|
|
|
|
发表于 6-9-2011 09: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顺势
顺势仁者, 正因为我们读清楚了《南传菩萨道》后发现: 1)菩提有三种:三藐三菩提或正等正 ...
一实相印 发表于 6-9-2011 07:09 AM 
所以菩萨道只可以说是集福报的过程而已。它并非解脱道。
就好像有人决定去大学读学士三年,有人决定读硕士,有人决定读博士。
读学士的人只要筹集三年的学费,生活费就行了。
读硕士的可能要多筹备两年。读博士的就要筹备更多了。筹备的过程还是在大学之外。
再引用印顺法师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如果菩萨还是异生,那么菩萨道就非解脱道。看到我在另一帖所引的中部经文吗?佛陀的前世还会对迦叶佛不敬,拒绝见迦叶佛。
「說一切有部本宗同義:……應言菩薩猶是異生。諸結未斷,若未已入正性離生,於異生地未名超越」。 「其雪山部本宗同義:謂諸菩薩猶是異生」。 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雪山部Haimavata,還有銅鍱部Ta^mras/a^t!i^ya,以為一直到菩提樹下坐的菩薩,還是異生。為什麼是異生?在菩薩的「本生」中,或是樹神等鬼 [P149] 趣,或是鳥獸等旁生趣,聖者是不會生在這惡趣中的。而且,現實的釋迦菩薩,曾娶妃、生子。出家後,去從外道修學,修了六年的長期苦行。在菩提樹下,還起貪、恚、癡──三不善尋,可見沒有斷煩惱,不是聖者模樣。所以菩薩一定是異生,直到一念頓證無上菩提,才成為大聖佛陀。這是上座部Sthavira系的菩薩觀。
|
|
|
|
|
|
|
|
发表于 6-9-2011 10: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6-9-2011 11:15 AM 编辑
回复 12# 顺势
再引用印顺法师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如果菩萨还是异生,那么菩萨道就非解脱道。看到我在另一帖所引的中部经文吗?佛陀的前世还会对迦叶佛不敬,拒绝见迦叶佛。
1。 不是这样看的,因为没个修佛第子都要经过两个皆段,一是无明凡夫皆段, 一是圣第子皆段
就算当今得道的声闻长老,在他们还没真正进佛门开悟前,从他们在婴孩到开悟前都是无明凡夫
同样的菩萨第子(或动物)在他们在婴孩到开悟前虽都是无明凡夫,但在开悟后就是佛教圣第子/圣人了
这要清楚的认知
2. 佛和各菩萨出生于各道去演化佛法,是他们自己愿力所至,不是他们业力所至。
3。 佛陀在成佛后有三身,虽然他的应身没有了,但他的报身(精神)和法身(真理)还是存在世间度众生的 |
|
|
|
|
|
|
|
发表于 6-9-2011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6-9-2011 11:09 AM 编辑
回复 1# 三法印
1。 诸行是苦- 只能对有情众生而言,对无情众生没有关系,所以不是普遍性
宇宙万物是由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所共组成的
2。 三特相(three marks of conditioned existences,无我,无常,苦)是指有条件的缘起之物的三种特性,
是俗谛(假谛)而已
3。 真正的三法印(three dhamma seals, 无我,无常, 涅磐(空性))是指诸法实相,
这包刮真谛(空谛, unconditioned existences)和俗谛(假谛, conditioned existences)
4。 涅磐和虚空是属于无条件的缘起之物,是真谛(空谛, unconditioned existences)
不受业力,外因,和 自然规律所影响的缘起
5. 所以你曲解的三法印只是俗谛的三特相(three marks of conditioned existences),
不是诸法实相的真正的三法印(three dhamma seals) |
|
|
|
|
|
|
|
发表于 6-9-2011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顺势
你知道大乘的增一阿含是传承自那一部派吗?去看看印顺法师的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吧。
大乘,菩萨道,在部派时期是不属于部派的任何一派,而是同存在,但规模很小,只有少数第子修行,这在考古文献可证明-存有早期的原始大乘经典。
但后期大乘,菩萨道,就和大众部,法藏部,等慢慢的互相影响,而形成大乘佛教的各主流。 |
|
|
|
|
|
|
|
发表于 6-9-2011 1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道大乘的增一阿含是传承自那一部派吗?去看看印顺法师的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吧。
顺势 发表于 6-9-2011 08:57 AM  so?又怎样?你又想说什么? |
|
|
|
|
|
|
|
发表于 6-9-2011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道大乘的增一阿含是传承自那一部派吗?去看看印顺法师的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吧。
顺势 发表于 6-9-2011 08:57 AM 
既然你那么清楚,那不如您自己说出重点来...不是更好吗? |
|
|
|
|
|
|
|
发表于 6-9-2011 0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o?又怎样?你又想说什么?
Svaha 发表于 6-9-2011 12:40 PM 
要讲的都讲了。不就自己去看看啦。既然你引用增一阿含,我想你应该清楚一下增一阿含是从那一个部派传承下来的。 |
|
|
|
|
|
|
|
发表于 6-9-2011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顺势 于 6-9-2011 02:01 PM 编辑
回复 顺势
1。 不是这样看的,因为没个修佛第子都要经过两个皆段,一是无明凡夫皆段, 一是圣 ...
清池 发表于 6-9-2011 10:25 AM 
既然有人在这里一直谈南传菩萨道,我只是按照南传的看法来谈。按照南传的说法,任何一位圣者(从一道开始)就已经不可能入恶道了。所以,菩萨只是凡夫。
至于你所讲的,我没有兴趣。
我所有兴趣的,就是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国土上为了佛法贡献了四十五年,到了临死的那一刻还认真的教导弟子的佛陀。
至于那个神化了的佛陀,我并没有什么兴趣。 |
|
|
|
|
|
|
|
发表于 6-9-2011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应依法不依人,佛陀被神化了是你对佛陀的见解,不应连佛法也一并否定.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