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9|回复: 0
|
深信佛法,因果一定 (印光法师的信件白话文)
[复制链接]
|
|
回复周颂尧居士的信(民国二十年,附带原信)
如今有一个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有很多年了。因为信佛的人,为十方三世诸佛之所护念,*天龙八部(*天龙八部的意思,是以天众、龙众为首的八大部护法善神;这八部是,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能吃鬼的神)、四乾达婆(香神)、五阿修罗(即阿修罗道,嗔恨心重),六迦楼罗(金翅鸟神),七紧那罗(音乐神),八摩呼罗迦(大蟒神)),大力神王,常随拥护。*往世恶业,亦渐消灭,纵有怨对,不能为害(*往昔世所造恶业,也会渐渐消灭,即使有冤家索命,也不能加害)。这些都是佛经所说,决定不会是假话。怎么料到,在三月间,收到上海*舍亲(*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处来的一封报丧讣告,去世的是一位极其信佛的张太太,吃素已经有二十几年了,常到居士林听经。碰到他人必定劝说念佛吃素,内心非常慈悲,常行善事。想不到有一天,送素菜给某位师兄,在马路上行走时被汽车轧死。随后被*巡捕房(*旧时租界里的警察机关)收去,到了三天后,她家的子孙得到消息,才去领回来安殓。我在听闻知晓这件事情后,心中是非常得惊惶,到现在也疑惑不解。而且,佛会中的人听说了这件事,也都很不安。所以特地奉上书信,恳求老法师开导,指示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为什么她会在临终时遭受到这样的苦,究竟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说个明白,才可以使大家安心念佛,*不胜感德之至(*十分诚挚地感激您的大恩大德)。
接到了你的亲笔信,知道阁下对于佛法道理还没有真正的明白。我们从无始以来,所造下的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说,“*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假设恶业有实体形象,即使把十方虚空都塞满,也装不下)。”要知道,人的修持,如果是真诚无伪的,就能够转业。把重报、后报转成现报、轻报。凡夫的肉眼,只能看见当时的吉凶事实,而不能知道过去与未来的因果是如何的。
这位老太太,多年精进地修行,一朝惨死,但或也可以因为这个苦报,便可以消灭她所造的三途恶道的果报,而可以生到善道中。或者在活着的时候有真实的信愿,也可以往生西方。但是我们这些人既然没有他心道眼,也就不敢推断说决定往生或者决定不往生。可以决定的是,行善必然有善报,作恶必然有恶报。行善而得到恶报,是宿世的恶业果报,而不是现世的善业果报。
你们这些人,看到这位老人得到这个果报,心中就有了行善没有福报,善不值得行的邪见,所以才导致惊惶疑惑。这样的知识见解和没有听闻佛法的人有什么两样呢?
倘若深信佛所说的,就决定不会因为这种事情而成为这种惊惶疑惑的状态。因为因果之事,重叠无尽,这个因还没有报,那个果就先成熟了。就如同种稻子,早种的人早收。也如同欠债一样,力量强的就先受报。古时候有一生行善,而临终恶死来消灭宿业的,但在来生就得到富贵*尊荣(*尊贵荣耀)的人。
比如,宋朝阿育王寺里的一位僧人,想要修舍利殿,想到沂亲王有势力,就前往募化,但收到的捐献很少,就非常气愤,而用斧子在舍利殿的前面砍断了他的手,最后血流过多而死。而就在这个时候,沂亲王家就生下了一个孩子,不停地哭。奶妈抱着他出游行走,到了挂着舍利塔图的地方就不哭了,但离开了就又开始哭。于是就把舍利塔图取下,奶妈常常对这个孩子拿起这张图,那么就总也不会哭了。沂亲王听说后,感到非常诧异,于是就派人去到阿育王寺,询问曾经向他募化修舍利塔的僧人的情况,而发现那位僧人断手流血而死的那天正是这个孩子的生日。沂亲王于是独资修缮舍利殿。这个孩子二十岁的时候,宁宗皇帝驾崩,没有孩子继承皇位,于是将这个孩子过继为太子,在位四十一年,就是宋理宗。这位僧人的死,也属于惨死,假如没有经常不停地哭,但是见到舍利图就不哭,人们谁会知道这个孩子就是那个断手惨死的僧人的转世呢。这件事记载在阿育王山志,
印光在光绪二十一年,拜舍利数十天,而有机会看到了这个记载。明理的人,不管处境遭遇是怎样的,决定不会怀疑因果有误以及佛所说的或者可能不真。不明白道理,守死规矩,而不知道因果复杂,于是导致胡乱生出疑议,也总因心中没有正见的缘故。如同所说的念佛之人,有三宝加被,龙天护佑,这个是一定的道理,绝对不至于或有虚妄的成分。然而对于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的道理,却不能够了解领悟,所以免不了有了这种不合理的疑议。
昔日西域的戒贤论师,德高一世,道震四竺(四天竺国)。由于宿业的原因,身染恶疾,遭受到极大的痛苦。无法忍受而想要自杀。恰好遇到文殊、普贤、观世音三位菩萨降临,对戒贤论师说:“你在往昔的劫中多次成为国王,恼害众生,应当长久堕落在恶道,由于你弘扬佛法,所以用这种人间的小苦来消灭要在地狱所受的长劫之苦。你应当忍受。大唐国有一名僧人叫做玄奘,当会在三年后来到这个地方接受学法。”戒贤论师听到后,于是忍受痛苦忏悔,过了不久病就痊愈了。到了三年后,玄奘来到戒贤论师的地方。戒贤论师让弟子讲述他当时痛苦的状况。弟子讲到这些痛苦时,都哽咽流泪,由此可见他当时是多么的苦了。
假如不知道宿世的因,人们就可能将会说戒贤论师不是得道高僧。或者将会说这样的大修行人还会生出这样的惨病,那么佛法又有什么灵感利益呢。你们心中知道的少,所以稍微看见异相,就会惊惶疑惑。没有善根的人,于是就会退了道心了。假如看到造恶的人现在得了福报,也还是会像这一样生起邪见的心。不知道都是前因后果,以及转后报、重报为现报、轻报,以及转现、报轻报为后报、重报等等,种种复杂条件交织在一起,才出现了表面“因果不一致”的缘故。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