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72|回复: 9

"今天天气晴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6-2011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五姐在新加坡的私人语文学校当老师。
时不时她会被教育部或政府学校邀请去教老师或学生。

几个星期前,她到了一所政府小学教5年级学生。
当天晚上,她的面书写着:

“老师到底是什么?要教会学生什么?
这几天都在新加坡西部的一间小学教课,第一天学生写了一篇看图作
文,题目叫大扫除,第一幅图画的是家里乱七八糟的情景。全班的同
学都写了同样的开头(今天天气晴朗,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白的云
。)第二天在作文讲评课时就告诉学生,作文开头的方法有很多,图
里并没有天气或是在户外,所以可以选择其他的开头(我举例了几个
。)
第三天政府学校的老师就打来电话:“我们都是教学生不管什么图都
只能用天气开头,我们已经研究过了,用天气开头才能得比较多的分
数。”不管我怎么争取,老师的答案都是“一定要用天气开头”,而
且要我们按照这样的要求来指导学生。
今天学生又写了一篇作文,题目叫我的爸爸。全班学生就写着:今天
的天气晴朗,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白的云。我的爸爸长得又高又瘦
.........
我无语我无奈我无所适从........”


2个星期后,她又到了同间小学,这次的学生是6年级的。
我们这群八卦的,都期待6年级的学生们用同样的“今天天气晴朗”。
结果,我姐姐说:

“昨天上课问学生,老师教他们什么作文开头,但同学们都不
敢说,据说他们的老师有特别交待,不可以告诉我。可能担
心我帮她“发扬光大”。不过今天看了他们写的作文,哈哈
哈!露馅了!”


“一轮红日从东边升起,像一支支金箭,射出万道光芒...”


“今天的作文题目是《顽皮的后果》,图的内容是学生在教室
里谈天说地,班上有13人写了作文,5人用了一轮红日.
...5人用其他内容的天气开头.天气开头真神!”



看了我姐的分享,虽然顽皮的我说要开始让小太阳学写今”天天气晴朗,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白的云“,以便将来写作时能拿高分。
但是我也只是开玩笑而已。
因为5岁的小太阳知道,天不是只是蓝蓝的。
就像今天一早起来的他,看着日出,就说今天的天空是橙色的。
终于看到太阳公公要出来了!


如果用天气来当开场白会拿比较高分,除了"今天天气晴朗。。",真的好有其他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6-2011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天气晴朗,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白的云。。。
哈哈哈,真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6-2011 08: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以前我们写作文,老师好像都没这样要求我们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6-2011 09: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向我哥哥姐姐们宣传了,全都受不了

小魔王的老师说开学后要开始学写作文,不知道会不会给这样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6-2011 10: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无言 {:3_83:}

将来我很大可能会和学校的老师争论不休...教师竟要求学生死背开头。我是批改官的话,看到这么多的学生不管什么题目都写这一种开头我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6-2011 10: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以前我们写作文,老师好像都没这样要求我们的吧?
Brenda_Lee 发表于 23-6-2011 08:49 AM


现在也没有这样要求要这么写。
我国华小近年的写作方式是强调创意,教师最好不要让学生死背作文来应付平时的课业和考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6-6-2011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啊!!! 果然应证新国人"怕死" 的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6-2011 08: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在面簿写信给王瑞杰获热烈反响
一“信”激起千层浪

(2011-06-10)
  新内阁宣誓就职后,育有一对儿女的林慧平5月24日通过“面簿”给教育部长王瑞杰写了封公开信。

  这封2000多字的英文信列出一位家长对现有教育制度的种种疑虑。除了在面簿上获得超过3000人的支持(like)和近600条留言,这封信后来也迅速转贴到不同的网络论坛上。

  林慧平受访时说:“令我意外的是,原来有这么多人和我有同样的感受。通过电邮或面簿联系我的年轻家长大部分的反映是,他们为孩子接受的教育感到非常担心。”

  “担心”是因为像林慧平这样的家长认为,我国教育体系在执行上已经出现偏差,导致“崇尚成绩多于一切”的现状。再不彻底改革,恐怕会培养出一代代只会读书,却“没有灵魂的机器人。”

  林慧平的大女儿和小儿子分别就读中二和小五。她在写给王瑞杰的信说,这些年来,通过孩子的学习经历,她对越来越无法起到启迪作用的教育制度感到沮丧。

  在她看来,学校趋向“企业化”是问题所在。当教师的评估和各种关键绩效指标(KPI)挂钩,促使教师把精力集中在“可量化”的学生成绩上。无可避免地,为了满足学校和全国性考试的竞争,家长和学生盲目地追求成绩。这引申出的现象包括无节制的补习风潮、家长争相把孩子送入名校、学校为确保学生不懈怠,考试一年比一年困难,这不但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也让他们在压力下喘不过气。

  林慧平说:“我们越来越重视学术成绩,把成绩高低等同于学生好坏。但这样的风气很容易促使那些达标的学生产生‘理应获得的态度’(entitled mentality),让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就高人一等。”

  对于这样的观点,受访的教师表示,家长的担忧有一定的道理,但毕竟是以管窥豹,只见一斑。

成功观念不改 大家继续原地转

  一名在中学担任科目主任的教师指出,自教育部2004年提倡“少教多学”开始,本地中小学教育大方针已经潜移默化地在转型。或许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但以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为本的意识已经获得广泛认同。两年前总结出的小学教育检讨与执行委员会(PERI)报告就是最好的证明。

  她举例说,目前,学生的考试成绩虽然还是以教师评估为关键指标,但其他指标包括教师怎么落实品格教育、制定社交情绪学习、传授21世纪技能如分析和创意思维、沟通能力等也同样受重视。

  学校无法对考试成绩放松,是因为他们需要向家长交待。她说:“打个比方,学生的辅助课程活动(CCA)表现再好,如果考试不理想,绝大部分的家长还是不满意的。家长或许会说,这是考试制度害的,但往深一层想,废除全国性的考试也于事无补,因为这会让国家的教育制度失去公信力,学生日后要凭什么指标申请到外国的大学念书?”

政策制定勿凭空想象

  另一名担任华文部门主任的教师则以“少教多学”为例,进一步说明学校所面对的两难局面。他说,“少教多学”的出发点是很好的,目的是通过不同方式鼓励孩子自发学习。为此,一些学校可能会在华文课融入深广元素,比如向学生介绍水墨画、京剧等。但一些家长会批评说这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提升孩子的华文成绩,而学校老师的“少教”反而迫使他们得花钱补习。

  这名部门主任说:“关键是家长和社会对成功的观念一天不改变,只要他们仍然坚信文凭至上,制度怎么改,我们终究是在绕圈圈。”

  教师们认为,教育部这些年所采取的大方针基本正确,只是在执行上缺乏透彻的考量。他们希望,教育部的决策高层接下来除了要仔细聆听家长的意见,更应该多和前线工作的教师沟通,了解他们面对的实际问题。

  一名教师说:“教育部要和教师拉近距离,不然很多时候决策似乎是凭空想象的。许多决策者缺乏实战经验,或者教学经验不长,对教学的理解是片面的。”

  另外,教育是“百年树人”的过程,改革不可能一朝一夕见效,所以一些教师也指出,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者,校长不应该每五六年就调走。如果校长能够在一所学校逗留长一点的时间,校方的治校方向会更稳定,教师也不用随着校长的轮替,不断改变以配合新校长的作风。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好好地延续一些优质的计划并有效评估这些计划是否达到预想效果。

  林慧平则希望教育部可以“快刀斩乱麻”,除了教师评估应该重新探讨,和这个环节息息相关的全国考试框架也有必要改变。特别是被许多家长视为“一考定终身”的小六离校考试应该考虑废除,因为凭孩子12岁的成绩就决定他未来的学习道路是不公平的。

  林慧平不是第一次就教育课题写信给教育部,不同的是,她这次的公开信获得王瑞杰的正面回应。王瑞杰感谢她的建议,并表示刚刚上任,还需要对各方所提出的观察和建议多做研究。

  
育有一对儿女的林慧平(中)通过“面簿”给新任教育部长王瑞杰发了一封公开信,发表她对现有教育制度的种种忧虑。(谢光凭摄)  

  虽是简短的答复,却让林慧平感到欣慰:“他是新部长,无法在短时间做出任何承诺是自然的。但他看来真诚,希望教育政策日后真的会有所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6-2011 08: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6-2011 08: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啊!!! 果然应证新国人"怕死" 的一面.
laichoihsia 发表于 26-6-2011 11:46 PM

不只是新加坡,其他国家的教育也慢慢变成这样了。
而且,有些在新加坡读书的,是马来西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8-2025 10:20 PM , Processed in 0.12901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