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7412|回复: 57
|
USA Philips Respironic全自动呼吸机(CPAP)
[复制链接]
|
|
|
展开
- 商品类型:
-
全新商品
- 剩余时间:
-
|
|
|
|
|
|
|
|
|
|
发表于 15-6-2011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6-2011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lourencechee
hihi...我已经回复你短信息了...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6-2011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sa.resp 于 28-12-2011 11:50 PM 编辑
适合症状 单水平呼吸机适合:
因鼾症(睡眠打呼噜)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包括:阻塞性、中枢性、混合性,脑缺氧性疾病 白天困倦、嗜睡、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以及性格改变等症状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6-2011 08: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睡眠约占人们生命的三分之一,以往人们对睡眠的质量未予足够认识,似乎睡得越深越好,越沉越好,但是随着医学科学进步,人们生活素质提高,已认识到睡眠的质量问题与体能恢复密切相关。引起睡眠质量下降的常见问题——鼾症的诊断和治疗,逐渐提到议事日程。
鼾症
鼾症俗称打呼噜,轻度的鼾声对人体影响不大,引起医学界特别关注的鼾症是睡眠中伴有呼吸暂停的鼾症,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其发生原因是由于呼吸道的阻塞,不外乎为呼吸时空气经过的部位即鼻、鼻咽、喉咽出现某种异常,如鼻炎、鼻中隔偏曲、咽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及舌根、下颌的疾患等阻碍了空气的正常通过,当气流通过这些狭窄部位时,咽部结构振动由此产生鼾声和睡眠呼吸暂停。据调查统计,人群中约有20~30%左右的人打鼾,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率在4~10%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指每晚7小时睡眠,鼻或口腔气流暂停超过10秒,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指数(即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的次数)超过5次以上。暂停在REM和NREM睡眠均可发生。正常人亦可出现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但每晚7小时睡眠呼吸暂停少于10次,一般只出现在REM睡眠时。大多发生在肥胖或打鼾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分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指鼻和口腔无气流,但胸腹式呼吸仍然存在,主要病因是局部气道解剖性狭窄或软组织慢性炎症增生所引起的呼吸受阻。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
指鼻和口腔气流和胸腹式呼吸同时暂停,主要病因是呼吸中枢病变或周围神经传导受阻。
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MSAS)
指同一患者在一夜之间交替出现阻塞性和中枢性呼吸暂停。 |
|
|
|
|
|
|
|
|
|
|
发表于 28-6-2011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7-2011 06: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7-2011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barca2020
PM 你了...查看短信息...
我随时侯命回答你的问题... |
|
|
|
|
|
|
|
|
|
|
发表于 10-7-2011 03: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7-2011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yellowclean
PM 你了...
查看信息箱...
随时可以联络我... |
|
|
|
|
|
|
|
|
|
|
发表于 19-7-2011 1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7-2011 06: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beckham7
PM 你了...
查看信息箱...
随时可以联络我...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7-2011 07: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消息.
这星期五到星期天(22-24 July) 我们有个conference 在Hotel Shangri La.....
到时候我们会展示我们的CPAP...
欢迎有兴趣的人到场参观下....
要来的朋友不仿pm 我,联络我....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8-2011 08: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sa.resp 于 7-1-2012 09:33 AM 编辑
打鼾是極為常見的現象。一般打鼾不會影響健康,但如果鼾聲不均勻,或有時停頓數秒甚至數分鐘,之後突然再發出極大的鼾聲,這可能是一種致命的徵兆,不得不提防。
這種現象稱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症”,而肥胖者是患此病症的高風險群,但身型消瘦的人,也一樣會面對風險。
須通過儀器診斷 (use machine to do sleep study)
當發現枕邊人有這種異常的打鼾現象,白天也有嚴重的嗜睡現象時,就要提高警惕,並須通過儀器進行“睡眠呼吸障礙監測與分析”作出診斷。
打鼾的原因是睡眠時,上呼吸道某些鬆塌構造,隨著呼吸位置發生改變所造成,也是一種咽喉部份阻塞的病症。如果打鼾的情況不嚴重,可通過減肥或改變睡眠姿勢等方式改善。
患者本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睡覺時打鼾,須靠同房或枕邊人觀察才知道,患者在打鼾過程中是否出現呼吸停頓,若有就得診斷和對症下藥。
陳耀文:呼吸停頓逾10秒屬病態
內科及呼吸胸腔(肺)專科醫生陳耀文指出,打鼾時如出現呼吸停頓超過10秒,即屬於病態。有些人在1小時內,可能出現5至14次斷續性呼吸停頓。
他表示,患此病症的人即使睡了8至10小時,也依然覺得睡眠不足,因而白天精神不集中,這是因為患者血氧短缺,導致睡眠素質欠佳。
白天嚴重嗜睡
他說,如果身邊人打鼾時出現呼吸停止的情況,同時有嚴重的白天嗜睡,如工作或站著也會睡覺,就須求醫,以確定是否患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
他指出,此症須通過“睡眠呼吸障礙監測與分析”儀器,以探測睡眠中發生的呼吸障礙情況,作出診斷。
患者面對猝死風險
他說,“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症”對人體造成各種不良影響,包括血變濃(影響心臟血管)、肺部壓力而間接影響心臟等。這些後遺症使患者面對猝死的風險。
“當心臟受到壓力時,即容易引起心臟病發作和導致猝死。因此,不要忽視這種異常的打鼾現象,並須提高醒覺意識。呼吸暫停或低通氣時,可導致血液中的氧飽和度下降和二氧化碳含量升高,進而引起血液粘度升高、血壓升高、心率失常等病理生理改變。”
“血氧下降會使患者在一夜內有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微覺醒,使患者睡眠素質下降,白天則格外嗜睡。”
減肥側睡改善情況
陳耀文表示,如果患者病情不嚴重,可引導患者進行各種基本的治療或改善方式,包括減肥、適當運動、戒酒煙、停用鎮靜催眠藥物和其它可引起或加重此病的藥物,並教導患者以側臥方式睡眠,將床頭適當抬高,以及白天避免過度勞累。
他表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症的患者,大多數是肥胖體型,但也有案例發生在瘦長體型者。因此,不要以為自己身材瘦長,就忽略被此病盯上的可能性。
他說,有時患者清醒時給耳鼻喉科醫生檢查,卻發現上呼吸道並沒有狹窄跡象;這是因為患者在睡覺時,上呼吸道的肌肉放鬆,因而下墜並阻塞,因此須為患者進行睡眠呼吸障礙監測與分析,才可診斷是否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症”。
治療綜合症須尋病源
陳耀文指出,如能找出引起此病症的病源,並對症下藥,以使上呼吸道狹窄問題恢復正常,就可解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症問題。
他指出,很少病人因發現異常的打鼾問題而去求醫,通常都是在引發併發症後,才被診斷出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症,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可穿戴儀器維持呼吸道通暢 (cpap or bipap)
他說,基本治療法如行不通,就得採用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和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以讓患者睡覺時穿戴此儀器,以維持咽喉部的呼吸道通暢,它屬於“黃金治療法”,因為它可使患者獲得前所未有的良好素質睡眠。
“口腔矯治器”適合輕度患者
陳耀文說,另一種稱為“口腔矯治器”的,則適用在單純鼾症及輕度患者,特別是有下頜後縮者;它也適合不能忍受穿戴氣道正壓通氣儀器,或不能手術或手術效果欠佳者使用。
他表示,有些病人可通過咽部,上頜骨或口腔等矯正手術,使病情獲得紓解。
星洲日報/大都會‧2011.05.13
http://health.sinchew-i.com/node/2793
如对这篇文章所提到的包括病症,症状, 仪器,有任何疑的话,可以在这里问….我会一一解答…..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8-2011 1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驾车易出车祸
http://www.51huxiji.com/showsmjk.asp?id=829
加拿大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胸腔协会2007年度国际会议上报告说,他们的调查发现,由于睡眠质量严重下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驾车时发生严重车祸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睡眠障碍项目”研究负责人艾伦·马尔格鲁介绍说,研究人员将800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和800名睡眠正常者分为两组,对他们的睡眠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人员还从保险公司查阅了两组人员发生车祸以及每起车祸严重程度的记录。
结果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一组人员出车祸的几率是对比组人员的两倍,而且发生严重车祸(指出现人员伤亡)的几率更是高出3倍到5倍。整体上看,在3年的跟踪调查期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一组人员总共发生车祸250起,而对比组人员发生车祸123起。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睡眠过程中上气道反复阻塞导致不断出现呼吸暂停,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打鼾。
马尔格鲁强调说,有些患者的症状并不严重,但对驾车安全的负面影响同样十分严重。而患者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睡眠障碍已影响到了驾驶安全。因此,研究人员已经考虑建议在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增加“驾驶危险”方面的特殊警告。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10-2011 07: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8-10-2011 08: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0-2011 09: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sa.resp 于 7-1-2012 09:34 AM 编辑
CPAP有助于伴OSA卒中患者的康复
作者:高晓方译 来源:医学论坛网 日期:2011-03-14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表明,对康复中的卒中患者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有助于改善功能和运动转归,但对神经认知转归无显著影响。研究报告2011年3月3日在线发表于《卒中》(Stroke)。
在卒中患者中,OSA与不良功能转归具有相关性,因此利用CPAP治疗OSA具有促进运动、功能和神经认知恢复的潜力。此项开放标签的随机平行组试验于一所卒中康复机构内实施,并对伴OSA卒中患者的转归进行了评估。患者被分为标准康复组(对照组)和CPAP组。主要转归包括加拿大神经病学量表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持续注意反应试验和数字逆背试验。次要转归包括艾普沃斯嗜睡量表评分、斯坦福嗜睡量表评分、功能独立性指标、 Chedoke McMaster卒中评估、神经功能认知和贝克抑郁量表评分。
结果显示,CPAP组患者(22例)均未出现不良事件。就主要转归而言,CPAP组患者在卒中相关性损伤的改善方面(加拿大神经病学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22例)患者;但在6分钟步行距离、持续注意反应试验和数字逆背试验方面,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就次要转归而言,CPAP组患者在艾普沃斯嗜睡量表评分(P<0.001)、功能独立性指标(P=0.05)、上下肢运动恢复的Chedoke McMaster卒中评估(P=0.001)和抑郁情绪(P=0.006)方面出现显著改善,但神经认知功能无显著变化。
相关链接:Influence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on Outcomes of Rehabilita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10-2011 0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严重度与血糖控制差相关
作者:枫清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0-05-12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中,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OSA)严重度增加与血糖控制较差相关。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呼吸与重症医学杂志》[Am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0,181(5):507]上。
该研究连续纳入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发现, 77%的患者发生OSA[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
在校正年龄、性别、种族、体质指数(BMI)、用药数量、运动水平、糖尿病病程和总睡眠时间后,发现OSA严重度增加与血糖控制较差相关。与无OSA的患者相比,轻度、中度、重度OSA患者的校正平均HbA1C水平分别增加1.49%(P=0.0028)、1.93%(P=0.0033)和3.69%(P<0.0001)。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11 07: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COPD患者: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有益
作者:周敏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09-10-22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意大利学者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早期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可能有益。相关论文2009年9月13日在线发表于《睡眠呼吸》(Sleep Breath)杂志。
该为期2年的随访研究纳入12例肥胖的重度OSA合并轻中度COPD患者,每晚进行4小时夜间nCPAP治疗,于基线、治疗3个月、12个月、 24个月分别记录其体质指数(BMI)、嗜睡评价量表(ESS)、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平均肺动脉压(MPAP)、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T90)和最大吸气压(Pimax)等参数。
结果显示,基线时,所有患者均有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且伴有夜间血氧饱和度低和嗜睡。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白天PaCO2和PaO2分别提高(45.1±0.9) mmHg和(69.0±1) mmHg,MPAP从(24.7±1.1) mmHg下降到(19.2±0.4) mmHg。治疗 3个月和12个月,平均BMI稍有下降,ESS评分、T90、Pimax均显著改善。治疗12个月时这些参数仍持续改善,但差别无显著意义。
www.cmt.com.cn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