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12-2004 07: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听过。。。在《我和僵尸有个约会3》中听过,箭头的岳家拳很厉害也,一个能打完全部飞虎队的队员。。。。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2-2004 0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2-2005 10: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2-2005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2-2005 05: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4-5-2006 08: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个也不错,不知是不是一叶练的岳家拳?
我顶! |
|
|
|
|
|
|
|
发表于 15-5-2006 09: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太极小旋风 的帖子
哈哈,小旋风兄,你果然厉害,居然记得我,
是的,本人正在练着岳家拳的第一门,吊行功,因为 pudu 岳家拳的老前辈有对当时武坛有很大的贡献和伤害,对于此事我不便告诉大家,对不起。
不过在 KL 的老一辈先生们是一定知道 ‘聋宝’‘岳家拳’的黑暗历史。 |
|
|
|
|
|
|
|
发表于 15-5-2006 09: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5-2006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岳家拳
在台灣新竹、苗栗一帶流傳著一種稀罕又古撲的拳術它叫『岳飛拳』,岳飛拳的招勢乍看簡單,但運動之間全憑真材實料,在經『拆手』其中的奧妙立刻被點顯出來,武術史上和嶽飛沾上關係的武術不少,這多少和岳飛被神格話的形象有關。近幾年來,兩岸武學史料陸續被挖掘整理許多神話傳承在這一波潮流中,逐漸被澄清而重新給以正身,台灣新竹苗栗岳飛拳這一支系統和岳飛有無關係,已無從查證一般僅從名稱上做想當然爾的推論。
羅錦福記錄了這門一系統,現有記載的傳承資料的岳飛拳目前所知是由大陸『六省拳王』陳博皮先生傳下陳博皮的弟子當中,有鄧年生和鄒翼成二人先後過來台灣,時間大約是在清末年間,最初先由鄧年生他從大陸渡海來台賣人蔘,由苗栗竹南中港登陸,一直沿路北上,來到新竹關東橋二重埔的林家附近,某日一群老人家看到鄧年生扛著人蔘,從一條牛的身後經過,不巧原本在吃草的牛或許是受到驚嚇,提起腳便往後踢鄧年生忽見牛腿迎面而來,本能地反應一個單手借力,以四兩撥千斤的技巧將來力洩去,順勢在把牛撂倒,巧妙的化險為夷這一幕為當時這些老人目睹認定鄧年生的功夫非凡,於是就聘請他到林家祠堂教拳,一段時間後鄧年生回到大陸去,另由其一位師兄鄒翼成來台在新竹一帶直接傳授岳飛拳,據老一輩人的記憶鄒翼成不但精通拳術,兼連醫術、符術也精通在教拳期間還到處行醫救人,但幾年之後鄒翼成也回大陸去了。
鄧年生和鄒翼成有一位弟子叫胡應山是新竹縣關東橋人,當年學武時已三十幾歲了,是眾多弟子中唯一把岳飛拳學完的一位經過幾年的悉心琢磨研究,認為時機已成熟胡應山開始在新竹、苗栗一帶傳授岳飛拳,據羅錦福說:當年從胡應山那學岳飛拳的人很多有二十八家鄉團武館聘請他,每一館平均都有四五十人,每人每月的學費是八十斤榖子,在當時是不得了的收入,胡應山師傅在三十幾年前以八十四歲高齡去逝,後繼弟子有陳祿廷、陳阿英人稱(阿英師)、謝阿厭、傳授此拳但這些老師傅在十幾年前也陸續謝世,目前傳承者有陳睦雄、羅錦福、劉育拳等師傅。
羅錦福從小習武一開始曾接觸流民拳和太祖拳爾後專攻岳飛拳,羅錦福的師承最初是拜謝阿厭師傅為師,但謝阿厭師傅只學了五六路拳法,之後在一場喜宴上得知陳祿廷師傅也是練岳飛拳便透過謝阿厭師傅的兒子,謝阿祥引見又拜陳祿廷為師,羅錦福從陳祿廷師傅口中得知嶽飛拳有十五路,而他也只學了十二路,另外還有三路只有他的師兄弟,陳阿英師傅有學完,羅錦福長年在陳祿廷師傅家學拳,陳阿英師傅偶爾也會到陳祿廷師傅家中坐客,因此也認識了陳阿英(阿英師)師傅,後來羅錦福透過機會向陳阿英師傅表示願拜他為師,想學完最後三路拳法,但每次陳阿英師傅總是回答他以後在說:以後在說這一等就是八年,經過多年的觀察,陳阿英師傅認定羅錦福學習的決心才答應收他為徒。
岳飛拳在台灣的第三代『胡應山為第一代』能學完全部的人,並不多目前只有羅錦福和他的師兄弟,陳睦雄師傅『陳阿英之子』有學完,羅錦福談起從前人,習武的情形是很辛苦的搶水而大打出手所以村裡的長輩都會請師傅來教功夫,以兼防身和消遣之用,日據時代武禁森嚴學拳都是在晚飯後,大約從七點到十點鐘,陳睦雄師父補充說:當時學功夫沒那麼容易一館四個月教你二套拳法和一套兵器,往往師傅只教你兩三招手法,自己就要回去勤練一個星期,不但如此家中所養的雞鴨,平時還不捨得殺來吃都等到師傅來時,用來款待可見在當時會社下,武術師傅所授到的敬重。
除了拳術,師傅也教傷科整復推拿,但那是學完拳之後的事,當然師傅不可能無條件傳受給你,胡應山師傅有一冊藥書,內容記載著個類有關傷科穴位治療的手法,及藥方在當時要獲得這一本書的代價,是一萬元(民國四十幾年相當於一甲田的價值)而且還不多傳,一個地方頂多四五本而已,一萬元所買到的只是一本藥書和幾種機本手法驗方,真正的口訣和經驗還要等到師傅即將閉上眼了,才肯全部放給你。
胡應山師傅的弟子中,陳阿英師傅跟在身邊的時間最長,前後近五十年所學也最齊備,據陳睦雄師伯說從前師傅很保守,拳法套路是公開教授但等到教(拆手)時就是師徒二人關在房子裡,秘授有些毒辣的手法不能公開教,否則一旦出了人命師傅也將受到連累,像(七星過渡)(五裏返陽)都是以重手打擊穴道,會導致對方七孔出血的,當年他的父親陳阿英師傅,在學(拆手)時就有人預先爬到屋頂掀屋瓦偷藝,像極了武俠小說中的情節,話又說回在當時學武真的是非常難的一件事,哪像現在社會變遷,想教拳還未必有人會去珍惜好好的學習,聽完了羅錦福和陳睦雄師傅說完了以前的故事,讓我深深體會到以前老前輩們,在學習拳術的一個熱誠與辛苦,但肯定的是羅錦福,陳睦雄師傅所學的『岳飛拳』不僅在台灣,連在大陸都是稀有的拳種,台灣有幸能傳承下來,更該好好的整理發揚才是。
岳飛拳的理法內涵
『岳飛拳』手法較北派武術緊湊細密,身法又較南派武術來的靈活,是一種不南不北的內家拳法俗稱(半軟半硬的軟馬拳)。
馬步是以三角馬為主,其他的步法有三角馬、半弓馬、丁字馬、二字鉗羊馬、跌馬、坐馬、滑步、平腰探腿、等,踢腿不多不過腰。身法運動以前進後退為原則以吞、吐、浮、沉為主體,步法有進有退。
手法則以、推、扥、勾、抓、削、點、切、關、彈、拋、串、纏、為主法。
其理法特徵、以吞、吐、浮、沉、方、圓、偏、側、救、破、反、打十二字訣為主法強調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借力用力、消身閃打、剛柔相濟、以打救打、以馬剋馬、踢打摔拿、等技法。
腿法以鶴腳飛踢高不過腰,往往一招間連拿帶摔,出手純柔力,以步伐的瞬間移動為功,多仿飛禽的動作,行拳間不開聲,動作小而節奏明,高低起伏大,多用全身之力已制敵。
岳飛拳基本功之中,最重視的是(三角滑步馬)、(手腳同出自如)(纏手)、(發勁順暢)。
岳飛拳基本功
(三角馬)是一腳尖朝前方,一腳尖朝左或右方紮馬蹲平。
(滑步)是腳向前向後滑行。
(三腳滑步馬)就是三角馬加滑步,但必須練到向前向後出步收步自如才算完成。
(纏手)是雙手在身體周圍不停纏繞,隨身緊密化圓。
(發勁順暢)強調手沒到前都是柔的,到的瞬間發勁為剛。
(出拳)講究如同雞嘴啄食般,快而有頓點之力。
(出腿)則站丁字步、後腿朝前快踢、但不能過腰(如同鶴腳)。
岳飛拳乍看下不複雜,但羅錦福強調,每個動作都難練,出馬難手腳搭配難、剛柔相濟難、虛實分清難…。這時我深深瞭解,為何光是(走馬)就要半年,(岳飛拳)的功夫,全在腰腿上,沒有相當的基本功,顧得了手,就顧不了腳。所以基本功還是要好好的學習。
拳術套路
一 路:雙頭管 二 路:大鵬展翅下段 三 路:四門 四 路:大鵬展翅上段 五 路:蝴蝶馬
六 路:綿羊捲草 七 路:月馬箭 八 路:八箭法 九 路:八法手 十 路:鐵九
十一路:大鵬斜翅 十二路:捲風頭 十三路:金線纏腕 十四路:珠子串連 十五路:鯉魚串鰓
器械套路
長棍、齊眉棍、大刀、鉤鎌槍、掃刀、雙刀、鐵尺、雙銅、藤牌刀、山字大鈀、單刀、雙錘、軟鞭。 |
|
|
|
|
|
|
|
发表于 15-5-2006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5-2006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什么不同!!!!!!!! |
|
|
|
|
|
|
|
发表于 16-5-2006 09: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岳家拳世袭简介
岳家拳始创宗师为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岳飞姓岳名飞,字鹏举,河南汤阴县人,公元1103年11月17日生于河南相洲府汤阴县永和乡程岗村,长在内黄县麒麟村。少年拜周侗为师,后自创岳家拳术诸技。 岳家拳世袭乡传,拳术诸技种类有:
岳家十八战枪 三十六奇枪 岳家大枪 九步十三枪 梅花六合刀 岳家六合剑 岳家大刀 太平拳 大字拳 小字拳 字功拳 猿清拳 连八拳 岳家六合拳 大战法 小战法 十八罗汉桩 七十二字功法 混元桩等。
岳飞在世期间,为抗击金兵南侵,在中原与金兵征战数年,打的金兵问名丧胆,岳家武术也威名大震,岳家拳诸技在河南大地盛传,其传人有王贵 张宪 范氏等。 据史载:宋·建炎元年(1127)九月岳飞攻克新乡城。出北门经邵公桥(现大众桥)追击金兵于辉县北侯兆川,生擒金将数日又在石门山下抢挑金将黑风大王金兵败走。年岳飞又凯旋于新乡 卫洲 延津 一带于金兵激战。绍兴十年(1143年)岳飞部将梁兴收复卫洲。留王贵驻八柳渡口。 而今新乡市南边有18个都带“营”字的村庄:店后营 马小营 藏营 孟营 金家营马小营 沈小营 八里营 七里营 留庄营 任小营 东营 秦村营……等,这是岳飞抗金时,在新乡扎营的十八个地方。现在孟营村的无线电模具长院内仍有高丈余的土丘,那是当年岳飞的点将台。在新乡市的市中心平原路中段有一条街的叫饮马口,那是岳家军平时放马饮水的地方。南宋·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8日)岳飞被害后,新乡人在宋王庄西南地的高岗上修建了岳飞庙,该庙的全称是“宋忠武穆王庙”(此庙是全国最早的三座岳飞庙之一)。 岳飞在驻守新乡期间,百姓们都愿向岳飞讨教武术,岳飞也乐于传授,岳公武术诸技在民间也广泛流传。 在元末明初,新乡牧野之地有一武术高人张氏,系宋将张宪的宗亲,其先人习研岳家拳的桩功,七十二跳字功法,子功拳等岳家拳的内家功法,张氏门派岳家拳武技在新乡世袭单传,张氏岳家拳的武技内功精湛,威名新乡牧野大地。清朝年间,传至张有才(第十九代),后传至张鄂(第二十代,张有才侄子,一九三五年七月在新乡十四县武术打擂中第一名。一九三七年整编入豫北国民党二十军团十三军一百一十师的三营九连的“武术队”,在苏北鲁南一带与日军作战一九三八年农历二月在夜袭日盘踞的徐州韩庄车站时牺牲。)张继渠(第二十一代,张鄂之侄),张加运(第二十二代),张金全先生的前辈刻苦习练,精心钻研岳家拳武技和内功诸法,至张金全先生承袭时已是二十三代。 张金全是新乡市人一九六九年生,七岁跟祖父,父亲习武,后投祖父好友尚景贵为太师(尚景贵新乡市人,1929年河南开封打擂第一名,1930年新乡地区十四县打擂任裁判,1931年在信阳州国术馆任馆长,蒹总教练,曾给孔祥熙任保镖),拜路庆裕为师进行岳家拳诸技的深造。张金全先生在承袭期间,武技精湛,深得真传现面向全国公开岳家拳诸技望喜爱实战的武友珍之。
功法介绍
岳家连八拳乃宋代名将岳飞,根据战场需要而创的一套上乘武艺。属宋代军旅武术。是目前保持原汁原味不多见的古传武艺。该功法与现代流传武术有这本质的不同,它有一套完整的“胆”力训练,使当时招募的新兵在短时间内,破生死观迅速适应战场生死搏杀的环境,做到不计生死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充分体现“宁思三分进,莫思一分存”的生死格斗境界。
岳家战拳的攻击原理:以强大的功力训练为根本,与敌照面抢攻,无论对方如何反应,均不做理会,在防住自身要害中心线的状态下。重创对方,直到对方失去抵抗能力。
其特点:进攻中贯穿防守,功防合一。与见招破招的伪实战拳术有本质的区别,枪拳合一徒手为拳,拿起武器就是岳家战枪的实战搏杀。
培训内容:
岳家战拳“胆”力特训。
岳家散手
连八拳
七星闹月步
岳家阴阳图技击原理
二八定律
后发先至
密传技击核心
十八罗汉桩
七十二跳字功等。
培训展示:
岳家战拳穿透力的原理与训练
任何一种武术门派它的内涵都是一个发劲,岳家拳强调的是穿透劲,就是说一出手,外型是次要的通过步法,身法的灵活,迅速接近目标,并能击中目标,这就是修炼任何武术招法身法的目的,但关键是击中对方时,你的劲力能否达到一击必杀,使对方立即失去抵抗能力,否则,你的攻击就失去意义,只能遭到对方更凶猛的反击,所以修炼武功的标准,就是看你掌握发劲的能力,也就是一句话,武功的核心是发劲,离开发劲它就不能称为武术,称武术体操更准确一些,上面谈了以下发劲的重要性,朋友们如果认识到了发劲的重要,希望能认真的按穿透的修炼方法刻苦训练,日后就会发现苦没白受,汗没白流。
穿透劲的修炼方法:
采取高马步的姿势,两手抱于胸前,双手掌心对胸,指尖相对,姿势站好,双腿,双手用暗劲对争,全身肌肉放松一定要记住“放松”就是松到在一松手就会放下来,双腿撑不住身体,就是所谓的肌松力棚,保持混元状态,每日修炼半小时,3天后站桩15分钟以后,保持状态由同伴在你背后随意击打你身体的任何部位,你能达到全身动你一点浑身无处不动,这就证明你的桩功正确,全身互为贯通,这是发劲的第一步。
站桩达标后,采取手拳击站立姿势相仿,全身放松,双手自然握拳,拳心半空,后腿踏地,借地面的反作用与力,通过膝盖传到胯部,再由胯的拧转的加速度,力道送到肩部,通过抖肩使力通过肘腕,而达到拳面,他的要点:蹬腿 拧胯 送肩 抖臂 挺腕 必须同时完成,在拳击中目标的一刹那,全身一紧,能发多紧就多紧,一紧就松劲力就会一下爆发出去。劲关键是一个松紧转换松做到极松,紧做到极劲,送与劲之间的距离越大,发出的穿透劲越强,它是成正比的,在击中目标时,意念放在目标后一尺左右的距离,也就是说,你意念中拳打中目标时,后是它身后一尺的位置,这样穿透劲就出来了,举一个例子,比如你在一个窗户下面蹲着,这扇窗户是开着的你不知道,站立的时候,背部突然碰到窗户,就会吧你撞背过气去,这就是你的意念,你在站立的过程中没有东西中间拦住你用力的道路,就会感到力量很大,而受伤,如果你在你知道窗户是开着的,站到一定位置你的力就会本能的停在窗户前,这个例子说明意念的重要性。你发劲打击对方,你的意念是发到对方身后一尺的距离而停,对方身体就充当了例子中所说的窗户,可以想象这种劲是表示比你想打击对方身体的劲要强大的多,那样只会使劲到对方身体而停,不会穿过对方身体,击伤他的内脏,练习时可以对着,沙袋发劲,使沙袋震动不止,而不是将沙袋击出,就说明发劲正确,当然劲道的,在于掌握技术后不断磨练,任何角度,任何姿势都可以发出这种劲,发劲是一个漫长,值得我们去修炼一辈子的道路,望朋友们重视穿透劲,别把它等闲视之。
发劲原理:站桩的作用是去掉身上的僵劲,使力量全身贯通,全身力量能顺畅的送到拳面,不会使力量在各个关节抵消过半,这就是一个修炼武功有成的人,哪怕又瘦又小,全身能发出80公斤以上的力量,他能很协调的使70公斤的力量送到拳面,作用到对方身上,而一个又高又大本力很好的门外汗能发出130公斤的力,但各自身各个关节与肌肉之力抵消大半,只能发出60公斤的力,这就是老一辈人,人老了搬个煤球的力都没有,但发出穿透劲,使对方迅速失去抵抗能力的关键所在。
通过蹬腿,拧跨,送肩,抖臂,挺腕的协调使力量能顺畅的达到拳面,全身的一劲就会从拳面冲出,配合意念,劲力能透过对方身体达到内脏,使其失去抵抗能力. |
|
|
|
|
|
|
|
发表于 16-5-2006 09: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 KL 学的话就是
1 吊行功 (行功头) 内功
2 步法
3 行功(二行功)
4 套路
5 散手 |
|
|
|
|
|
|
|
发表于 16-5-2006 10: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neleaf 于 16-5-2006 09:40 AM 发表
岳家拳世袭简介
岳家拳始创宗师为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岳飞姓岳名飞,字鹏举,河南汤阴县人,公元1103年11月17日生于河南相洲府汤阴县永和乡程岗村,长在内黄县麒麟村。少年拜周侗为师,后自创岳家拳术诸技。 岳 ...
岳家战拳“胆”力特训? 是这么一回事? 如何练?
|
|
|
|
|
|
|
|
发表于 16-5-2006 10: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睡在坟墓场三天三夜!!! |
|
|
|
|
|
|
|
发表于 16-5-2006 1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追风 的帖子
岳家战拳“胆”力特训就是战场上厮杀的胆量咯...
“胆”的特训有很多方法,古武术的好像空手道,蔡李佛等等,都是强逼性靠在墙壁,使到防守者没地方走也没地方躲,然后师兄们就...哈哈,看他留不留情咯。练胆!练胆!就是练“胆”咯
岳家拳其实和古武术这类型也是一样的,练拳时要有假想敌,厮杀时就像打沙包。 |
|
|
|
|
|
|
|
发表于 16-5-2006 1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5-2006 0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oneleaf 的帖子
可能那个是台湾支的罢……。
另外有一个是叫“岳氏连拳”,属于北方拳种。
中国 拳术 之一。源出于岳氏散手。据传说此拳为宋代岳飞所创。此拳最初仅 9手,其中上盘3手,中盘4手,下盘 2手,左右互换皆为散练手法,故名岳氏散手;后来逐渐发展,每手各演化为20手,共 180手。步型多为侧身半马步,步法多以足尖由外弧形向内勾盘进步。清代河北雄县人刘仕俊擅长岳氏散手,后来他在散手的基础上,逐步改进归纳为八母势,形成简单套路,可以连贯练习,故名岳氏连拳,又名八翻手,也叫子母拳,表示拳法子母相生,富于变化。岳氏连拳分 8路,有挣捶式、进退连环式、回身靠挤式、拦腰捶式、双推手式、捆锁靠挤式、琵琶式、研肘架打式。每路动作多则 5、 6 势,左右轮换,一气贯注,动作简单,节奏鲜明,与形意拳的五行、十二形拳术练法近似。其手法包括:捆、拿、锁、靠、推、打、刁、捋。步法以直进直退为主。劲力刚健明快,讲究吞吐沉浮,刚中寓柔。桩法有三门桩、四门架、木人桩等。桩步稳固,进退起止皆有节序。此拳后来不断丰富,共发展为32路。
清末民初时,岳氏连拳在北京一带较为流行,现在开展不广。
[ 本帖最后由 唔讲得 于 16-5-2006 01:39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6-5-2006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oneleaf 的帖子
少林和武当喜欢站在山崖边练功练胆色。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