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139|回复: 6

竹林子---今天不读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8-2010 06: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蝎杰 于 1-9-2010 09:02 AM 编辑

今天不读书,不读师长给我们内容沉默无法“刺激”大脑,我们的思考。
所以,今天把那些书通通都抛去一旁。
然后阅读一些可以刺激我们大脑思考的书籍吧。

这里所推荐的书籍对我的大脑和思考有一定的“刺激”。
但愿这些书籍对你也有一定的“刺激”。
倘若没有,我也希望你从阅读中得到一点点的快乐。




《阿甘正传》
----- Winston Groom
如果你被社会标签为“白痴”,你觉得自己的人生会是怎么样?

会跟着社会觉得的“白痴”所说的行为举止而扮演着“白痴”的角色?

会因为这“白痴”的标签而努力地做好“白痴”的角色?

“我只是想把对的事情给做好。”

一句简单的人生哲学。

一个充满色彩的人生。

小时候,大人总是教导小孩是非要分明,对与错永远必须对立,黑白之间容不下灰色。

到底是谁下了规定,某件事情一定是对的,而与它对立的事情就一定错的呢?

这世界明明就有灰色地带,为什么大人总是努力想办法对小孩掩饰这个事实呢?

对的事情,总是会在某个角度来看,变成了错的事情。

至少
如阿甘所说:“人生就好象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得到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8-2010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让我说下去---WASABI

本帖最后由 蝎杰 于 1-9-2010 09:10 AM 编辑




《如果让我说下去》---- Wasabi

如果,有一个修补的遗憾的机会。

你会想对谁说些什么呢?

很想对那曾经很爱很爱的他说:我爱你。

感激他对那无理取闹的个性多番的容忍。

因为一件小事,失去了爱情的同时也失去了那很爱很爱我的他。

多少年来,因为他,不再爱上那味道。

因为害怕,也因为压抑。

一直逃避的爱情包袱终究会有负荷不了的一天。

***********************************************************************

应该是没有分你我的友情。

应该是段简单纯洁的友情。

却因我的自卑成了导火线。

我的冷漠、我的回避,狠狠地伤了你。

就那样,你消失在我的世界里头。

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我当时是那么认为。

这段不平等的友情应该从来不该建立。

即使,我们曾经是多么地快乐,拥有多么美好的回忆。

可是,为什么后来的后来,

我总是在某些不起眼的节日里头,特别地想念你呢?

你觉得,我还有值得被你原谅的机会吗?

*********************************************************************

他,很讨厌我;

而我,亦然。

纵使,我们是父子。

一对不和对方说话长达十年之多的父子。

他,总是爱打骂我。

不管我是否有合理的理由。

我甚至开始怀疑:“打是疼你骂是爱你”这个矛盾的道理。

他,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是我觉得最骄傲的孩子。

每次想要赞扬他的时候,开口说的话却总是打击他的话语。

和他关系变得很僵硬,是我不懂得如何当一个好爸爸吗?

以为这段关系会一直持续着,纵使我多么地希望会有所改变。

机会只是留给有勇气做出改变的人。

遗憾只是留给没勇气做出尝试的人。

正当这关系开始明朗化的时候,机会溜走了,遗憾出现了。

而我,就只能继续沉醉于遗憾当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010 09: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失控的逻辑课---Will Lavender

本帖最后由 蝎杰 于 1-9-2010 09:08 AM 编辑

失控的逻辑课---WillLavender
这是一本我仅有的时间里头,迅速阅读的一本书籍。
故事的情节,和我想象中的精彩有些出入。
虽然,这本书其实有着和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米尔格兰实验有关。
*看来,“不道德”的实验总是有着它被讨论的存在价值。
*中文版的Obedience ,让我开始接触并且开始懂得欣赏西方文学作品。
这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我是那么认为。

故事一切从一堂神秘奇怪的《逻辑课》开始。
讲师要求学生要特定的时间里头寻找一名离奇失踪的女孩,如果时限过了,女孩就会因此而丧失生命。
那只是一个游戏。
起初,学生们都那么认为。
只是不懂为什么,这个游戏越来越逼真,仿佛这故事真的存在。
是的,这故事是真的存在。
因为,那是讲师设下的一个陷阱,让学生们牵涉在这陷阱里头。
而他的目的,竟然是…
这本书传达了一个我觉得很重要的讯息:人们总是会盲目的相信着某些事情,因为某些事情的来源是我们认为:可靠的。
那么,又有谁可以去证明那些“可靠”讯息的来源呢?
这和西方的教育文化有关吧。
东方教育文化要求服从;西方教育文化要求质问。
很多时候事情的真假,我们都无法一一确认。
我们都无能为力。
因为黑与白之间都是我们自己自以为是的假设。
是否是黑或白,事情的真相又是否属真,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我们都不是一直生存在一个我们觉得是对的生活里头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010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寞杀死一头恐龙》---王兰芬



《寂寞杀死一头恐龙》---王兰芬
用了一天的时间来读完这本书。
这是一本幽默到有些不合逻辑的书。
故事的女孩是一名体重70公斤的少女,其貌不扬,被标签为:恐龙。因为体重和样子都令人无法苟同,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真的完全不介意外在的男孩子,因此,女孩很喜欢上BBS聊天调情、认识男生,并积极寻找“真爱”。
要知道,在这个注重外在的社会,外貌和体重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女孩第一个在网络认识打篮球的男孩在第一次见到女孩的时候,假装遇到朋友而逃离现场。心地善良的女孩也就单纯地以为篮球男孩是真的遇到一个叫小强的“朋友”。
后来女孩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对真的恐龙很有兴趣的男孩。
男孩体型很壮大,而且也没有因为女孩的外在而溜之大吉,恐龙男孩对女孩就像真的对女孩一样,温柔体贴。
无奈女孩对恐龙男孩不感兴趣,原因竟然是两个“恐龙”在一起实在太起眼了。而且,女孩总是觉得,一对情侣的绝配度,应该是互补的。
所以,女孩不漂亮,就非要找一个好看的男孩。
和女孩青梅竹马又漂亮的男孩,有一天,告诉女孩:他喜欢她。
女孩当然很高兴,只要有好看的人愿意爱她,她就觉得幸福了。
在某一天,那对不像情侣的情侣,青梅竹马的男孩突然对女孩说:我们结婚吧。
一切来得好快,一切都来得很不真实。
女孩以为自己终于得到幸福了。
后来女孩知道青梅竹马的男孩不爱她,却仍然想和他结婚。
不久女孩遇到意外了:被不良分子强暴和毁容,甚至,怀了其孩子。
开朗的女孩坚持把无辜的孩子生下,而恐龙男孩则二话不说,自告奋勇要当孩子的爸爸,并照顾女孩。
无奈,女孩仍然因为当初的愿意而不愿意接受恐龙男孩。
后来恐龙男孩决定去美国读书,而女孩只好继续努力地生活….

女孩其实很幸福。
在自己最丑的时候,竟然还真的可以遇到不介意自己外貌的白马王子。
当然,我深信这种所谓的白马王子是不存在的。
是的,不存在。
那么坚信,为得只是让自己有更多的勇气去面对残酷的现实,不要沉醉在不切实际的梦中。

外在美。
我也好象很久没有正式想过这个问题了。
长期流浪在国外,总是和陌生人打交道,那些在你人生过程匆匆走过的路人甲,你不会有想要给他们一个深刻的印象。
因为,你长得是否好看,打扮得是否漂亮,他们对你的看法,一点都不重要。
你也不会想要和别的好看的女生比较的冲动。
很多时候,漂亮就真的只是漂亮,它的意义对我来说渐渐地不那么重要了。
很多时候,老外比起亚洲人,并不那么注重“你是否胖。”、“你是否美丽。”、“你是否白。”等这种无聊问题。
老外都觉得只要健康就好。
对,只要健康就好。

*金句推荐*
•        尼采说过,“我有我的黑暗时期,谁没有呢?但是它们不曾拥有我,它们并非源于我的病痛,而是源于我的存在,或许有人会说,我有拥有黑暗时期的勇气。”
•        我不知道下辈子的事,所以不做下辈子的计划,只在可知的这一生努力,即使到你白发苍苍齿牙动摇了,我也会拄着拐杖继续追你。
•        别人问我值得吗?
•        我会说,因为你值得。
•        这是我历尽一切后唯一能确定的一点,因为你值得、因为我也值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010 03: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与狼为伴》----米莎.德冯塞卡

本帖最后由 蝎杰 于 1-9-2010 06:19 PM 编辑



人类与动物的分别,到底是什么?

是人类所谓的“高智商”的能力吗?

因为人类的头脑比较发达,所以就应该比动物更应该主宰这个世界?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如何独自在一个战争连连的时期独自一人从比利时逃离去波兰、苏联、罗马尼亚、南斯拉  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仅仅靠着自己的双脚走,凭着寻母的强烈信念,何等的勇气和意志简直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在逃离的过程,女孩面对着人类的丑陋、动物的单纯,并从狼群中获得爱和温暖,令她深信:她不是人类,她,是动物。

动物猎杀,为的只是生存。

一个简单又基本的理由。

头脑比较发达的人类,无法单靠着仅仅简单而基本的理由生活。

我们贪婪、我们嫉妒、我们仇恨

是因为生活需要吗?

好象不是。

但是我们却热衷于这些没有营养的欲望。

因为我们都深信,这些没有营养的欲望背后有着一股短暂的满足感。

我们都为了这短暂的满足感而不顾一切和着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0-2010 08: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危险心灵》---侯文詠

本帖最后由 蝎杰 于 25-10-2010 08:25 PM 编辑



从小到大,大人就告诉小孩:要努力读书、要听话、不要质疑长辈所说的

一连串大人认为一个小孩应该怎么做的“标准”。

就因为大人经历过从小孩成为大人的阶段,就代表了大人懂得小孩的需要和小孩心里所想吗?

又或者,大人不愿小孩重犯大人曾经在小孩的时期所犯下的错误?


人是群体性的生物,对于活在一个群体里头,我们感到很安全;

我们的思想、行为都是跟随着一个群体的文化,为得只是得到认同还有,安全感。

当在一个群体里头出现了与大家不一样的想法,甚至行为的时候,大家就会极力抗拒这“异体”。

因为“异体”是危险的。

因为“异体”打乱了墨守成规的生活模式。

因为“异体”唤起大家对于习惯的依赖。

所以,当小孩不听从大人的指示,安分守己,就会被标签为“异体”。

而高高在上的“大人”突然被这不安分守己的小孩打乱了他们向来对小孩“循循善诱”的教导方式感到很不安。

这些不安导致大人非常抗拒这样的“异体小孩”。

为了回复“平静”的生活,大人只好使出浑身绝招,誓要把“异体小孩”那令人不安的“想法”给打消。


学校和教育最初的宗旨偏离了。

我们都被学校和教育告诫:只要懂得考试就好。

你是否从失败中学习、是否喜欢学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才能都不重要。

因为,这些都无法让教育和学校可以炫耀和值得骄傲的具体成绩。

类似的情节总是上演在东方文化的教育制度里头。

那是因为我们对于尊师重道、绝对服从等这类的道德观念为主的缘故吗?

还是因为我们都害怕去改变,甚至害怕原来自己一直深信不疑的价值标准竟然已经无法适于在现今的时代呢呢?


在《危险心灵》一书里头,我看到大家对于现今教育制度的无力感。

我们对于被比我们更有权利的社会不断地灌输着一套既定的价值标准感到无能为力。

纵使在革命期间,有些什么勇士奋力为了自身的理念争取过些什么、向权利抗议过什么又如何呢?

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并不会因此而彻底地改变。


对于这些无能为力,我无话可说。

但在我内心深处总是有一把声音在呐喊:即使我无法把整个社会或者世界给彻底改变,我还是可以尽我一丝的绵力来影响这个社会。

只要这不足为道的影响可以为小部分的孩子带来欢乐,那也就足够和值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4-6-2012 10: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蝎杰 于 24-6-2012 10:17 AM 编辑

WorkingWoman要成功,也要幸福(吴婉君、吴韵仪、卢智芳等著)


知道现代女性在获得两性平等权利后所面对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现实状况:

现代女性已经获得社会的“许可”,可以与男性公平竞争,并在勇闯出一片天地。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她们已经可以完全脱离社会长久以来所赋予女性的传统价值观以及枷锁呢?

在这一本书里,除了分析目前的新两性关系、两性对于择偶的价值观甚至是探讨现代人对于幸福的看法。

我用了一天半的时间把这一本书看完,不为别的,只因这一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冲击。

从中学开始就立志告诉我的跆拳教练:“不到30岁我都不考虑结婚。”,到大学时期就对我的同窗说:“我有恐婚症,我要浪迹天涯。”。

从未想过:要有一个怎样的结婚典礼,总是觉得自己注定就是一辈子流浪。

我自称老鹰,总是喜欢自由自在,认为天空有多大,就有想要探索的欲望。

后来,老鹰遇上了野鸡。


优点赏析

·
每一个人都有失败,我比较去看失败,不去看美好,我还要去创造更好的美好,我的人生是从羞辱中修炼出来的。

·
样样都做到好,只能靠老天帮忙,人生必须有所取舍。

·
对我来说,人生的阶段是用梦想来划分,而不是用单身或结婚。

·
她认为没有生小孩,只放弃了生命中的一种关系,反而让她不再有借口,一定要创造出更丰富的人生。


我们总是认为,人生的必经之阶段就是:读书、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孩子,然后与另一个人组织家庭。其实,我们的人生不必一定要经历这些阶段。就好象吴心怡所说:“对我来说,人生的阶段是用梦想来划分,而不是用单身或结婚。”

就是这一句话,我至少看了三次。有时侯个人的梦想总是会与家庭或者婚姻互相对立着,该如何抉择?这是一个两难的情况,不过,这一种情况却真正地逼你自己去思考你究竟最想要什么。在这一本书,我看见很多有自己想法并且忠于自己的女性,她们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就像是韩良露(木星文化公司总经理、作家)认为:没有生小孩,只是放弃了生命中的一种关系,因此不再有藉口,一定要创造出更丰富的人生。她的想法“刺激”了我,让我又有信心去质疑:结婚生子,真的很重要吗?

从小我们就被灌注一大堆的价值观,大人拼命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最好、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变得懒散,不再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思考,只要盲目地跟随大家的脚步:一起读书、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孩子,组织家庭,然后等退休、等老死。平凡又平庸地渡过这么美好的人生。长期以来被社会的价值观牢牢套出,结果就这么一句话,终于引发了潜伏在我体内的叛逆因子,让我更有勇气去质疑:结婚生子的意义。


在你的一生中,你到底想要过一个怎样的生活?你的未来,真的需要组织一个家庭吗?你到底怎样看待和定义在你人生中的幸福和成功?坦白说,我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我到底要在有一个怎样的人生。讨厌规划,我不知道我将来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生活,我只希望自己可以到处旅行、流浪,看看这个世界,总是居无定所。然后,等待有一天,我不想再过这种生活了,我就找一个喜欢的地方安稳地过生活,直到有一天,我又开始按捺不住,要四处流浪。


看着身边的亲朋好友陆续结婚生子,让我不得不感到害怕。因为,这么安稳的生活,并不是现在的我想要的。人生就是一场不断挣扎、选择的过程,没有人会知道到底什么是最好的,即使连我自己也无法很明确地说出:是的,这就是我想要的。毕竟,人会根据环境、年龄的增长甚至是个人的经验而有不同的需求。这是否是好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是一个不变的定律。我也知道,只有静静地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然后坚持自己的梦想,不管他人是否明白,任性地往属于自己的天空飞翔,那这一生就无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11-2025 05:39 AM , Processed in 0.11733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