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99|回复: 49
|
韓台娛樂經濟發展模式的差異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pelpel 于 10-3-2010 07:29 PM 编辑

韓台娛樂經濟發展模式的差異
韓風勁襲大中華地區,其實從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90 年代末期,韓國Rap天團酷龍的專輯在台灣大放異彩,同時也帶紅了翻唱歌手如徐懷鈺、杜德偉等人,當時徐懷鈺的華語專輯的主打歌幾乎都是翻唱酷龍的歌曲,而隨後跟進的有S.E.S、H.O.T、神話等;數年後,輪到韓劇攻陷台灣八點檔,那時候最紅的《火花》、《愛上女主播》、《情定大飯店》、《藍色生死戀》迷倒了多少婆婆媽媽;而韓國電影正式進入到台灣的電影院和第四台,可說是從2002年的《我的野蠻女友》開始,說來比較可笑的是,《野蠻女》原本並沒在台灣上映,其是在台灣的網路上爆紅後引起電影片商的注意,才決定引進,而且票房成績也不俗,從此打下韓國電影在台灣的奠基。
而現在的韓國流行娛樂的發展,相信許多人並不陌生,《大長今》在全球各地屢創高峰,韓國電影也常讓人有意外驚喜,流行天團如東方神起、 SuperJunior、少女時代等在亞洲地區所造成的風靡,也是讓人令眼相看的。韓國娛樂經濟的發展,套句中國流行術語來說,真的越來越火~!
反觀台製國片(不包括港片)的慘狀,數十年來電影產業的萎縮與低迷還是沒有改善,偶爾有些清新作品如《藍色大門》、《海角七號》等叫好叫座,可是通常都是曇花一現小成本製作,並且儘是小人物小題材,其永遠都在青春、校園、同性戀、認同等元素打轉,沒有辦法開創新格局或新的文本類型。台灣的連續劇雖然不至於落入像電影那般的窘境,但它目前只有兩種文本類型--偶像劇與鄉土劇,偶像劇永遠離不開耍帥、青春、校園、耍白痴、裝可愛等要素 = =||而鄉土劇演了數百集,其固定劇情仍然是幹架、衝突、目屎、悲慘的命運、勾心鬥角等元素。樂壇狀況更是甭提了,十年前的歌手仍然有百萬唱片的盛況,現在既使周董、Jolin等級的歌手發片能賣五萬張就偷笑了。
其實,從韓台整個娛樂事業的發展模式,可以看出很多有趣的事情,台灣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以「中小企業」為主,台灣從來就沒有發展出像LG、三星、現代等大型企業,這有其歷史因素,當初國民黨遷台,這個外來政權與台灣本省精菁一直處於緊張的關係,因此台灣大部份民生所需的經濟活動都收歸成國營事業,對民間企業的發展也有所壓抑,所以台灣當時並沒有發展出像韓國那般有政府在後撐腰的「民族企業」,這種情況下,在六零年代的經濟轉型中,在政府的政策制訂以及工業基礎建設下, 台灣的企業模式是朝中小型企業發展,台灣學者陳介玄稱這種經濟模式為「協力網絡」。
「協力網絡」並沒有什麼不好,它其實是反映了台灣地區特有的社會結構與生活形態因應經濟轉型成為出口導向所形成的一種彈性化、中小企業為主、小資本額,但又具有高生產力、高效能的經濟生產模式,在六、七零年代有大量美援和美國訂單接踵而來的時代,就是這種「協力網絡」創造了台灣的經濟奇蹟。
台灣娛樂經濟也是以種中小資本的企業單位所結合而成的協力網絡的基礎上,但是問題現在的台灣並沒有美援,其也沒有大量的國外需求可供輸出,綜藝娛樂也無法進入中國市場,加上唱片業市場的萎縮,許多先天不足與後天失靈的情況下,台灣娛樂圈的中小資本經濟規模形成一種現象是--急功近利、不注重規劃與培訓、短線操作等。具體而言,台灣娛樂圈不注重對藝人的專業培訓,對演藝事業的發展通常也沒有什麼規劃,通常是撿現成的帥哥美女訓練幾個月就出道,例如星光班出身的同學,歌唱的還不著,也有點人氣,就幫你發張唱片試試看,紅不紅就完全看你自己,因為經紀公司沒辦法軋大錢去培訓藝人 啊~!
可是韓國的經紀公司如SMEntertainment,與台灣的偉忠幫一樣,其只是一家經紀公司而已,但人家可是有在股市上市的公司,旗下藝人還有superJunior、東方神起、寶兒、HOT、SES等。以少女時代為例,每位成員平均受訓時期為三年,有些成員甚至當實習生六年才能出道;再以SuperJunior的中國成員韓庚來說,他在接受中國某電台訪問時有表示,當初新秀選拔勝出後,公司直接安排他到韓國接受舞蹈、歌唱、表演訓練,以及學習韓文, 衣食住行都安排好了,他只要人飛過去就行了。
我們再回頭看看台灣如何培養新人,星光班出身的黃靖倫在台灣發展,窮得連房租及生活費也要跟朋友借錢來周轉,你能不能紅呢? 真的看你自己的造化囉~ 《黃靖倫窮到被包養 借1.4萬付房租》。
|
|
|
|
|
|
|
|
发表于 4-11-2009 09: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有提出什么方法来让台湾娱乐进步?
还有就是韩剧也还不是天天哭哭啼蹄似的。
韩国胜在能够把艺人包装的很好。 |
|
|
|
|
|
|
|
发表于 4-11-2009 09: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11-2009 09: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還有還有
韓劇來來去去馬不是那幾個pattern
論創意及精彩度遠遠不及日劇美劇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11-2009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11-2009 06: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11-2009 06: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硬要說他們的優點:有得上市咯 |
|
|
|
|
|
|
|
发表于 4-11-2009 10: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iLLkiD 的帖子
认同多多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2-2009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八點檔改播韓劇 韓流吹向東南亞
八點檔改播韓劇 韓流吹向東南亞 [url=http://tw.rd.yahoo.com/referurl/news/logo/tvbs//SIG=10vc53r83/*http://www.tvbs.com.tw/index/] [/url] 更新日期:2009/12/01 22:23 溫元樸
最近幾年,南韓電影、音樂、偶像劇蓬勃發展,不僅在台灣跟日本颳起「韓」流熱潮,現在這股韓風也已經吹到東南亞國家,柬埔寨八點檔改播韓劇,在印尼,學韓文的人越來越多,參加韓語檢定人數突破18萬人,10年內暴增50倍,南韓總統李明博推動成立的「創意振興院」,是最大的幕後功臣。
NHK主播:「以冬季戀歌為代表的南韓電視劇,在日本引爆高人氣,還掀起一波韓流熱潮。」
裴勇俊赴日宣傳師奶瘋狂追星,讓人記憶猶新,這幾年韓流風潮也慢慢襲向東南亞,柬埔寨晚間八點檔播的是韓劇,泰國網咖裡最熱門的是南韓線上遊戲,就連印尼的青少年刊物,最紅的也不是在地藝人。週刊記者:「李敏鎬是現在的人氣NO.1。」
業者說封面是不是韓星,銷售差很多。週刊記者:「報導南韓明星銷量就變2倍。」
雅加達一場南韓影展更是大排長龍。印尼影迷:「我也會看日本或台灣電影,不過還是最喜歡南韓電影。」
韓流發燒的背後有一雙重要推手。南韓總統李明博:「我們希望讓世界上更多人重新認識韓國。」
今年5月份李明博成立「南韓創意振興院」(KOCCA),全力輔導文化產業外銷。創意振興院職員:「在我們的推廣下,『大長今』已經在全球47個國家播放。」
南韓政府有多積極?10月份在東京舉辦的電影電視博覽會,創意振興院不但率團參加,而且負擔所有開銷。南韓文化體育觀光相柳仁村:「能多賣一齣連續劇到海外,就能多讓一些人喜歡南韓,這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
除了電影、連續劇,創意振興院還與電視台合辦選秀會,發掘下一個樂壇的天王天后,通過重重考驗,政府拿錢幫你出唱片。南韓樂團:「大家好,我們是『阿波羅18』。」像是這個3人搖滾樂團,被振興院認為很有發展潛力。南韓創意振興院李鐘善:「你們就是打進海外市場的範本。」
文化之外還有教育,印尼大學在3年前開辦韓語系,就連偏遠地區的小學也有韓語課,全球報考韓語檢定的人數,更從1999年的3926人飆升到2009年的18萬9千人。NHK主播:「到今年為止的10年,考生增加50倍,幅度太驚人了!」
南韓的成功,就連善於行銷的日本也自嘆不如。京都大學研究所副教授小倉紀藏:「日本是讓文化本身順其自然推廣,不過南韓是戰略化行銷,會把什麼樣的東西在海外受歡迎考量在內。」
有政府當後盾,南韓的文化娛樂產業蓬勃發展,這樣的行銷模式值得學習。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201/8/1w23u.html |
|
|
|
|
|
|
|
发表于 2-12-2009 0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篇东东。。。
再想到东方神起的SM。。。
我对韩国的经济公司没有好印象。。。
刻薄的条约再加上薪水和工作量不成正比!
根本就不理旗下艺人的正常的负荷量。。。:@ :@
以神起的实力和现今的人气,收入正常来说很可观了。。。
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诉讼,可想而知SM的苛刻待遇!
看到这样很心痛!
没错SM是一手捧红神起的功臣,但把艺人的功劳“榨干榨净”
大家心里有数吧! |
|
|
|
|
|
|
|
发表于 2-12-2009 0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lpel 于 2-12-2009 12:53 PM 发表 
八點檔改播韓劇 韓流吹向東南亞 http://www.tvbs.com.tw/index/]http://l.yimg.com/f/i/tw/news/newspartner2006/tvbs.jpg 更新日期:2009/12/01 22:23 溫元樸
最近幾年,南韓電影、音樂、偶像劇蓬勃發 ...
然後呢 |
|
|
|
|
|
|
|
发表于 2-12-2009 05: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2-2009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2-2009 05: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2-2009 06: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2-2009 06: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12-2009 09: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12-2009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知道日本在管理艺人方面是非常严格的, 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的都清清楚楚地列在合约上! 而且还保留追加的权力, 你怕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12-2009 0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lpel 于 6-12-2009 02:21 PM 编辑
看了這篇東東。。。
再想到東方神起的SM。。。
我對韓國的經濟公司沒有好印象。。。
刻薄的條約再加上 ...
雷丘兒 發表於 2-12-2009 01:25 PM 
對啊,這樣的情況的確非常糟糕,
我轉貼這篇新聞的意識,並不是說認同SM公司對藝人極度搾乾欺壓的的作法,
也不是想說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演藝水準或港台應該向韓國看齊,
這是兩碼子完全不一樣的事情。
我們拿奧運來比較,奧運的常勝軍來自兩種完全不同政體的國家:極權國家(蘇聯、中國) VS 自由國家(美國)。
極權國家從小就對運動員作極嚴格控管的培訓,但是自由國家運動員出色的成績是自我要求出來的,
所以,要達到出色的成績是可以有很多種方法的。
今天韓國藝樂經濟事業的出色是無庸置疑,你看看與十多年前比較,從無人知曉韓流為何物到如今輝煌的成績,
我只是肯定他們的成就,但並不是同時也認同「一定要把藝人操死才有成績」的這種作法,
而且,韓國演藝經濟的發展並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它不是靠「剝削藝人」才有今天的成就,
事情當然沒那麼簡單啦 = =|| 那是用整個國家的政策與資源來支持娛樂文化工業的發展,
我記得很久以在媒體的報導中看過韓國前總統金大中的專訪,有一句話非常深刻:
『當時還是總統候選人的金大中,也同樣提出支持發展韓國電影的宣言,並將之列入競選白皮書中,
他說︰「在21世紀,文化就是國力,文化不僅有提高生活質量的作用,
而且正成為創造巨大附加價值的產業。」
他也舉例說,好萊塢名導史蒂芬史匹柏的《侏儸紀公園》全球賣座8億5000萬美金,
等同於韓國必須出口150萬輛汽車,電影驚人的營收效益,絲毫不比其他產業遜色。
強調將盡一切力量,保護韓國電影,全力發展電影產業。』
參考:
韓國的電影政策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1508527
透視台灣電影工業樣貌(下)
http://www.cyberbees.org/blog/archives/004181.html
為了阻止《韓美自由貿易協定》,恢復「銀幕配額」的大規模文化活動召開
http://leejunki-at-taiwan.blogspot.com/2006/06/news_27.html
十年後,我們來看金大中有沒有成功,你覺得呢?
其實,我要談的是這個,不是一直繞在藝人被剝削、被打壓、被操死這些事情 = =
這是不對的,也不應該,它不是韓國娛樂經濟成功的原因,也不是只有這樣才能成功 OK?
. |
|
|
|
|
|
|
|
发表于 6-12-2009 08: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第酱。。。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