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735|回复: 62

【少林嫡传易筋经※※交流專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7-2009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此开的少林嫡传易筋经,希望大家交流,

易筋经不是气功,练习易筋经不会出偏差

易筋经,“易”是改变,“筋”是筋骨,“经”是方法
        
易筋经其独特的“伸筋拔骨”运动形式,可使肌肉、筋骨在动势柔、缓、轻、慢的作用中中,得到有意识的神、拉、收、伸,长期练功,会使肌肉、韧带富有弹性,收缩和舒张能力增强,从而使其营养得到改善。同时,使全身经络、气血通畅,五脏六腑调和,精神充沛,生命力旺


武术界有一句话叫做:“筋长一寸,力大十分。”而中医界亦讲:“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简单一句,练习易筋经可以,可以改变人体筋骨和肌肉的状态,达到强身健体的目

易筋经流传中有超过100多种版本,其实功夫没有好坏~只要行持无间就会有效果~坚持是第一重要的~



我也參考了很多版本,其中一种是流传较为广泛的《少林嫡传十二式易筋经》


《少林嫡传十二式易筋经》峨嵋医师周潜川大夫整理的版本。周潜川大夫修习峨嵋正宗十二庄法,尤精于导引按跷、丹药服饵、气脉流注等峨嵋医术,生前一直从事中医中药和气功的研究。

[ 本帖最后由 pahangjudo 于 10-7-2009 10:11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7-2009 0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流转到外变瑜伽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7-2009 0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R33 于 9-7-2009 01:31 PM 发表
流转到外变瑜伽功

虽然易筋经由来自印度达摩所写,但不代表是瑜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7-2009 0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也有一本几十年前出版的易筋经,里面教的动作类似瑜伽,会不会是同一路?

气功版本的易筋经是金庸作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7-2009 0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max1 于 9-7-2009 01:42 PM 发表

虽然易筋经由来自印度达摩所写,但不代表是瑜伽。


感觉上瑜伽有点像易筋经。
在武侠小说中的易筋经跟真正的易筋经有何不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7-2009 0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R33 于 9-7-2009 01:52 PM 发表


感觉上瑜伽有点像易筋经。
在武侠小说中的易筋经跟真正的易筋经有何不同呢?

学了就知道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9-7-2009 0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max1 于 9-7-2009 02:13 PM 发表

学了就知道咯。


一本易筋经秘笈买Rm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7-2009 05: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R33 于 9-7-2009 02:44 PM 发表


一本易筋经秘笈买Rm10

炼了是否能脱胎换骨,价钱就是其种之一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7-2009 06: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max1 于 9-7-2009 05:59 PM 发表

炼了是否能脱胎换骨,价钱就是其种之一因素。


我以上提得是功夫里的情节。

我还等楼主的赐教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09 10: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少林嫡传十二式易筋经


第一式 韦驮献杵

口诀: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要点一:身体要端正直立,不能偏倚偏斜,不能用劲,全身放松。要想做
到这项要求,两脚不可并踵站立,必须两脚相距一尺二三寸的距离,
最好以本人的脚为标准,相距约一脚的宽度,同时足踵和脚尖必须左右看齐。

要点二:脊柱要竖立端直,不可弓背弯腰,把两肩的肩锅穴(即两肩的尖
端处)微微向上略抬三四分高,则脊柱就会自然笔直,而不带一点强硬的感觉。

要点三:两眼半睁半闭,平视正前方,这样可以收到澄心和敛神的作用,
因为“眼上视则心神上浮,眼下视则心神下降”,不得平衡。

要点四:两手自然下垂,轻贴大腿外侧。

要点五:垂着的两手同时从下向正前方慢慢向胸前抬起,先伸后屈,两
手心相对,缓缓向胸前收拢,距胸前一拳处停止,两掌相接,合十当胸,与
两乳之间的膻中穴相对。




  第二式 横担降魔杵
  
  口诀:足趾支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紧接第一式,一面把两掌交成阴掌(掌心向下),从合十当胸的架子,向左右两侧伸开,双手与肩平行,成“一”字形。此架子叫做“横担降魔杵”。这时会自觉两肩沉重,如负重担,然后把足踵升起,脚尖点地。日久功深,可只用大脚趾点地,其余四趾离地。此动作必须配合两掌左右外开,上下同时动作,不可参前落后。在这个动作中,意念一定要在掌心和足趾尖,才能达到心平气静的境界。表情是目瞪口呆的样子,如果目瞬则视乱,口动则气粗,若再脚尖点地,必然站立不稳,东倒西歪(图2)。


    
第三式 掌托天门
  
口诀:掌托天门自上视,足尖着地立身端,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莫放宽,
            舌下生津将腭抵,鼻中调息觉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弛力还将挟重看

在在“横担降魔杵”之后,两手继续向上划出半个圆,同时两掌由阴掌缓缓翻成阳掌(掌心向上),两中指微微接触,与“天门”(前额发际内二寸)垂直相对。此时两臂已平行竖直,微贴两耳门,舌头微抵上腭,承接津液,含在口内,呼
吸由口呼口吸改为鼻呼鼻吸,把气息调匀到细长而绵绵不断为标准。再把掌托天门的两掌捏成拳头,仍分左右,按上举时的路线往回下降,好似去夹腋下的东西,变为“横担降魔杵”的架子,同时双脚配合,缓缓落平足踵


第四式 摘星换斗
  
口诀:只手擎天掌复头,更从掌内注双眸,鼻吸口呼频调息,两手轮回左右侔。

接上式,把右手单掌缓缓向上举直,在上举的过程中,把掌向前方转到左面而内向着头顶,仍旧保持阴掌(掌心仍向下),同时掉头向右偏视,注视右手阴掌的掌心,左掌则一边向下落,一边向背后转,用手背贴腰眼。
这时体内气机的吐纳,须用“鼻吸口呼”的方法,把气息调匀。关键是一面用眼注视右掌心,一面则把意念集中在左手背贴着的腰眼,随呼吸吐纳,意念腰眼自然发生一凸一凹的现象,手背随着这种凸凹开合的动作
微微运动。随意呼吸,不必拘泥。然后,照着上述的操作,再把左手上举,掉头向左视,右手下落,贴着腰眼,又照右手上举的呼吸方法,同样体会左手。这样的交替操作三五次,但两手上举的次数必须相同



第五式 倒拽九牛尾
口诀:两腿前弓后箭,小腹运气空松,用意存于两膀,擒拿内视双瞳。

一、接摘星换斗势,须由左手向上、右手贴腰眼的姿势开始,以右手右腿领先,把右手从右腰眼离开,微向下
垂,顺势向右前方变成阳掌,向前抄去,缓缓抄到与肩相平,肘微曲似仰
月,同时把掌变成阴掌的擒拿手,意念在掌中,有挽着牛尾巴向后倒拉的感觉。
二、在右手动的同时,右脚向右前方上进步,成右弓步。
三、在右手向前抄,变换成擒拿手的同时,左手须一边从阴掌顺势向下落,一边变成阳掌的擒拿手,反向左背后抄去,左臂与左腿同为直线,手臂比腿部高。
四、接右弓步,右手擒拿于前,左手擒拿于后,意念集中在两掌,动,在吸气的时侯,两眼内视观注右掌向后倒拽;在呼气的时侯,两眼内视观注左掌向前顺牵。两腿和腰、背、肩、肘都要随着倒拽和前牵,微微相应而颤动。把这四个动作紧密结合操作完毕,随即依照这种方法,变换成左弓步,左手反抄向前变成阴掌的擒拿手,右手则反向身后抄去,变成阳掌的擒拿手。如此反复几次,左右势次数相同

擒拿手





第六式 出爪亮翅
  
口诀:挺身兼努目,推窗望月来,排山还海汐,随息七徘徊

接上式,顺式变换成出爪亮翅。先把弓步的后脚向前收,两脚立正站好,后手同时顺势抄向前面,与前掌看齐,两掌变成排山掌(手指笔直,掌心向前),肘、臂与两肩等平直朝前方推去,开始时轻如推窗,前推到极点时,则重如排山。这时上身直立,两目张开,不可眨眼,目视前面,集中精力观看两掌的中间,意念观想明月的感觉  (日久功深,其效自显,不可强求)。然后,再把排山掌缓缓向胸胁内收,如海水还潮,一直把掌、腕、肘、臂内收,贴于左右两胸胁。之后,双掌重向前方平直推去。如此往复七次,每次向前推,必配合呼气,决不可参前落后,更不可呼吸颠倒




第七式 九鬼拔马刀
  
口诀:侧首屈肱,抱头拔耳,右腋开阳,左阴闭死,右撼昆仑,左贴胛膂,左右抡回,直身攀举。

一、右手向上举提,一面朝脑后划圆,右掌直抵脑后,用掌心抱着玉枕关,用手指轻拉左耳天城穴(即耳上的尖端,把耳轮折卷,在骑缝处)。
二、在右手划圆的同时,掉头扭项,面颊向左旋转,后脑向右方,迎接右掌相抱。
三、右掌已经抱头攀耳,右肩与上臂须相平,右腋张开,不可倾倚收闭。
四、右掌抱头攀耳之后,微微牵动,头颈同时与掌相应运动。这时意念随着气脉的运行,集中在右肘尖,这样一拔一攀,头肘张弛相应,运动三五次。
五、左掌配合右手运动,不可落后参前,先从排山掌顺势向下降落,反手向背后划圆。在下降到与左腿平行相对时,即再变为阳掌,掌心正向背后,于是用手背循左腿、偎髀枢,从骨盆向上,反掌贴背心,掌背贴在两个胛骨中间,约脊柱第五、六、七椎之间。意念仿佛有手掌被背心吸着的感觉,左腋牢牢闭住,同时配合右手抱头、拔耳,意念左腋顺应。另外,身子既放松又要笔直,不能随着动摇。
六、呼吸配合上述五个动作,从第一动开始,轻轻呼吸。头、颈、胸、肩才能特别放松,全身才能笔直


  
第八式 三盘落地
  
口诀:上腭抵尖舌,张眸又咬牙,开裆骑马式,双手按兼拿,
             两掌翻阳起,千斤仿佛加,口呼鼻吸气,蹲足莫稍斜。

一、先从九鬼拔马刀势起,身子直立不动,两手分别从后脑和背心各自向左右平伸,使左右两手与肩相平,成为“一”字形,掌心向下。
二、两手平伸后,随即把左脚向左分开,两脚相距大约二尺五寸,但高个子可以跨大些,矮小的人可以跨小些,总以两腿不觉别扭为原则。
三、屈两膝变成马步,以大腿与地面水平为度。同时不能弯腰驼背,须求脊柱笔直,与大腿成直角。
四、在两腿屈膝时,两掌都用阴掌缓缓往下按,好像按压东西似的,劲力绵绵不断地往下沉压按去,两掌配合两腿,不可参前落后。两掌下按至掌与膑骨相平为准。
五、将下按的双掌一齐翻转成阳掌,仿佛两掌心托着重物一样。
六、随即两腿慢慢伸直,还原成直立姿势,两掌一齐随着上升,意念掌中很沉重,以双腿伸直时双掌与胸部相平为度。这时左脚向内收回,与右脚对齐,两脚相距约一尺二三寸,两掌保持此姿势不动
  

第九式 青龙探爪
  
口诀:青龙探爪,左从右出,左掌纠行,蜷傍胁部,右爪乘风,
            云门左露,气周肩背,扭腰转腹,调息微嘘,龙降虎伏。
 
一、接前势,左手阳掌翻转,变成阴掌的“龙探爪”(五指分开半伸半屈,相距约三四分的距离,掌心空而圆,可以容纳一个鸡蛋,意念集中在掌心,取名龙探爪),再顺势向左肋收回。在收回时,以左肘尖领全臂后退,肩、臂、腕、掌随之运动,齐向左后方缩去,不能紧张。
二、在左掌变化时,右掌翻转变成阴掌的龙探爪,借左掌向左后方缩去之势伸右掌,动似波浪相连,相应地朝左侧探爪抓去。注意意念要把左边的期门穴、云门穴张开,右边的期门穴、云门穴闭着。
三、在左掌后缩、右掌左探的同时,腰腹部随着肩臂的势子,相应地向左扭转,同时腰腹部要放松,才能把腰间的带脉锻炼得柔韧如丝,松紧合度。
四、在前三项操作中,呼吸的运用是撮口音发出“嘘”字的音调,右掌向左面伸,又探爪向前抓时,即撮唇发音。如波浪般连续向左探爪,同时口中相应发出“嘘”音。
五、头也跟着向左侧转,与掌、肘、肩、臂、腰、腹相应。
六、以上五项动作操作后,再照这种顺序,反缩右掌,探伸左掌,向右侧抓去,与左式要领一样,双掌交替转翻二三次


     





[ 本帖最后由 pahangjudo 于 12-7-2009 05:5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09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式 卧虎扑食
  
口诀:两足分蹲身似倾,左弓右箭腿相更,昂头胸作探前势,翘尾朝天掉换行,
            呼吸调匀均出入,指尖着地赖支撑,还将腰背偃低下,顺式收身复立平。
 
一、接上势,顺着右掌左探、左掌内缩的姿势,随即抬起右腿,向右前方跨进一步,右腿弯曲,左腿伸直,变成右弓步,同时胸、腰、臀顺势前倾。
二、右掌顺势借劲,从左探爪向右前方变成阴掌,斜行削劈,以劈至右膝膑骨前面为度。
三、顺着右掌的运动,左掌直接从左肋下面变成阴掌,向左前方斜行下扑,如老虎扑食,与右掌看齐。
四、随即双掌下扑,双掌心贴地支持上半身,右腿稍弯,左腿伸直,以支持后半身,同时把头昂起,两眼注视前方,腰部放松,脊背平直而不可僵硬或者凸起。
五、随即把双掌掌心凹起,五指尖支地,以支持体重。同时两脚跟离地,只用足大趾尖点地,支持体重。
六、双肘再缓缓由上向下,一屈一伸,一沉一起,同时胸部向前缓缓前进四五寸,再退回四五寸。如此来回运动三五次。
七、在双肘屈伸、进退的同时,左腿弯曲,小腿向上、向后翘起,这叫“虎尾腿”。翘起的程度,以脚心朝天、小腿与大腿成直角为标准。
八、左小腿上翘,配合两手,右脚也如此法运动二三次之后,随即放下右腿,顺势向胸口收左腿,变成左弓步,同时掉换右腿,再把右腿翘起,照上述动作继续运动二三次。如果在换左弓步、翘右虎尾腿时,手足疲乏,可以放平掌心和足心,松口气再抬起来。
九、这时使用鼻吸口呼的方法,在双臂一屈、胸部一进时呼气,而在双臂一直、胸部一退时吸气
  

  
第十一式 打躬击鼓
  
口诀:两掌持后脑,躬腰至膝前,头垂探胯下,口紧咬牙关,
            舌尖微抵腭, 两肘对平弯,掩耳鸣天鼓,八音奏管弦。

一、接上势,右足起虎尾腿后,随即把虎尾腿放下,还原成右箭步,同时再把手足放平,掌心、足心接触地面。
二、随即收右腿与左腿平齐,蹲身竖腰,两掌离地,反掌贴于后脑的玉枕关,掌心塞住两耳孔,两掌的中指尖微微相接,指头贴着玉枕关,两肘弯屈,在头部两侧相对,肘与肩平行。
三、贴好玉枕关后,随即慢慢立起腰腿,全身放松而须笔直。立直之后,开始用中指、食指、无名指轻轻敲击后脑的玉枕关,左右两手交互敲击
四、双掌继续抱着后脑,慢慢俯身弯腰,腰胯放松,将头向两腿之间弯垂下去,以不能再弯垂为度,但不可强求,同时双腿要挺直,与打躬的样子相似。
五、弯腰与垂头之后,随即慢慢直立起来,全身笔直,再敲一次。
六、在弯腰与垂头的动作中,牙关微微咬紧,同时控制呼吸,只细微地鼻呼鼻吸。日久功深,可以完全闭气。站直起来后,则正常呼吸


  
第十二式 掉尾摇头
  
  口诀:膝直膀伸,推手及地,瞪目摇头,凝神一志,直起顿足,
                    伸肱直臂, 左右七次,功课完毕,祛病延年,无上三昧。
这是易筋经的最后一势,也是结束练功之法。看来简单,实则此法能使全身常经奇经的气脉通通调和,使全身轻松舒适。
一、接上势,两掌从后脑向正前方推去,使两只胳膊伸直与肩相平。
二、两掌十指交叉轻扣,掌心向地,再向胸前收拢,约距胸口两拳远近,随即慢慢下推及地。不能推掌到地的人,能推多少算多少,同时腰部随着双掌下推之势放松下弯,但双腿须笔直。
三、双掌推到地上,头部向四面微微摇转。
四、随即缓缓伸腰,两掌同时上提,不可参前落后,恢复直立的姿势。
五、双掌松开,向左右各挥动七次,两足各顿地七次。
六、呼吸与平时一样。
七、要把意识集中在两处,直立时集中在鼻尖上,推掌及地时集中在掌心。如此意识集中,呼吸放松








[ 本帖最后由 pahangjudo 于 12-7-2009 05:5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09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以文字描述为主,图片以供参考
第二:12式的呼吸用法,除标明鼻吸口呼外,其它一律是鼻吸鼻呼;
第三:12式可以一遍练完,但按原文的次数加倍,这样可以保证运动的量化指标
第四:易筋经是一套完整锻炼功法,练习中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进行全套完整练习,或有选择性地进行单个动作的练习。
第五:初学者,开始每一式以三次呼吸。 初期自然呼吸,逐步过渡到呼吸细长匀绵



[ 本帖最后由 pahangjudo 于 12-7-2009 05:5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7-2009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中的女生青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7-2009 0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哥
練到怎樣呢?

還ok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7-2009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留脚印。。。慢慢再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7-2009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说,我没有任何武术底子的,
跟着练会有问题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7-2009 04: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ary仔 于 10-7-2009 02:39 PM 发表 我想说,我没有任何武术底子的,跟着练会有问题的吗?

没有问题的, 12式易筋经是武学养生功,没可能练错的,你可以当它是 热身运动也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7-2009 06: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ahangjudo 于 10-7-2009 04:50 PM 发表

没有问题的, 12式易筋经是武学养生功,没可能练错的,你可以当它是 热身运动也可以。
明白了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7-2009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有玩柔道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7-2009 0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得空来过两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2025 09:53 PM , Processed in 0.13067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