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18|回复: 20
|
日学者称空手道源自福建永春白鹤拳
[复制链接]
|
|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3日 09:05 深圳商报
【本报讯】据中广网消息,近日,日本空手道研究会创始人金城昭夫将自己写了48年最终集结成的
著述《空手道传真录》 送到了福建泉州永春县。金城昭夫研究认定日本空手道源自永春白鹤拳。
金城昭夫曾是日本琉球大学历史系教授,也是日本空手道研究会创始人。为了探究空手道的起源,48
年来他沿着白鹤拳的传说一路探寻而来,曾多次到过台湾、福州等白鹤拳踪迹出现过的地方探寻研究,最
终来到永春。在探寻过程中,金城昭夫收集的大量史实和证据证明了日本空手道发源于永春白鹤拳。
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永春白鹤拳流传至福州地区,衍化成纵鹤、飞鹤、鸣鹤、宿鹤、食鹤五种
风格各异,套路纷繁,拳理和技法自成体系的福州鹤拳。当时,琉球进贡船不时到福州,带走不少福建文
化,一位名叫东恩纳宽量的日本人,首次从福州把永春白鹤拳和福州鹤拳一起介绍到冲绳,发展成今日空
手道刚柔流。 |
|
|
|
|
|
|
|
发表于 29-3-2009 0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3-2009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pahangjudo 的帖子
我想也是,只是少见由日本人研究而做出的结论。
希望可以有更多这方面的资料。 |
|
|
|
|
|
|
|
发表于 29-3-2009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东西就留给历史家去考古吧,目前你练习好你练的武术就好 |
|
|
|
|
|
|
|
发表于 29-3-2009 10: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个我也很久前就知道了。我也听说过当时日本空手道家要去福建考察,后来因为文革的关系,很多东西失传了。
后来他们就去台湾找了这方面的资料,核实空手道尤其是首里手的套拳有白鹤拳的影子。
我在教空手道历史时,我会说空手道基本上是福建拳,后来加入了琉球和日本人的自家的拳术而自成一格。可是套拳里都有浓厚的南拳味道。 |
|
|
|
|
|
|
|
发表于 29-3-2009 1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4-2009 07: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4-2009 07: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4-2009 08: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ahangjudo 于 29-3-2009 01:38 AM 发表
不出奇啊,柔术也是来至中国啊
中国擒拿是由明朝大使陈元赟带进日本,在他传授中国擒拿给三个日本徒弟之后柔术就此形成。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4-2009 03: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影武者神风 的帖子
陈元赟是柔道(JUDO)的鼻祖;
柔术(JUJUTSU)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更早。
这篇是杭州余杭政府网站的报导,有一定的依据及参考价值:
陈元赟(1587年~1671年),原名珦,字义都,一字士升,另有芝山、虎魄道人、瀛壶逸史、菊秀轩、既
白山人等别号、笔名,余杭人。是中国明清之际杰出学者,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陈元赟幼年好
学,通诗文、书法、绘画、建筑、制陶及医术。二十七岁,入河南嵩山少林寺,习武术和制陶术,并负责
管理寺内陶器、药材,对医药、针灸、气功、食疗都颇有研究。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东渡日本,在
日流寓五十二年,先后寄居长崎、江户、名古屋等地,与各阶层、各行业人士广泛交往。在文学上,陈元
赟将中国公安派文学主张和创作在日本传播,对日本文学革新起积极作用。在武术上,于日宽文三年
(1626年)前后居国昌寺创编柔道,传授给武士福野正胜、三浦义辰、矶贝次郎,以后三人各形成流派,使
柔道传遍日本,陈元赟被日本人奉为柔道鼻祖。后受聘于藩主德川义直及其长子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友为幕
宾,教授书法、诗文,继而主持、传授烧窑制陶技艺,陶法精致,独具风格,称“元赟烧”,尤以茶器为
上品,对日本茶道有影响。陈元赟还为萩津长门藩主毛利辉元太守撰《长门国志》,保存了中世纪本州西
部政治、经济、社会、地理、民俗资料,传播了中国方志学。陈元赟还在日本广泛行医,传播丹溪学说,
颇受日本人士欢迎和钦佩,被日本学术界誉为“介绍中国文化之功劳者”。陈元赟在日本著作甚丰,有
《虎林诗人集》、《既白山人集》、《升庵诗话》、《老子经通考》、《元元唱和集》、《陈元赟书牍》
等。陈元赟崇尚民族气节,在异乡不忘祖国,多次题款自署“大明武林”人,并以故乡余杭芝山、既白山
取号。
www.yuhang.gov.cn
据 WIKIPEDIA ,起倒流(KITO-RYU) 为受陈元赟直接传授而创立的流派,在柔道(JUDO)中为古式的形(KOSHIKI-NO-KATA)。
在这之前,属于柔术范围的武术技艺已在流传,因此不能断言柔术成形于陈元赟。
陈元赟为柔道鼻祖另有记载见于:
日人下川潮在所著《陈元赟与柔道始祖》中说:“据敛心派之秘笈,我国(日本)所谓当身之术,即‘由
大明人陈元赟始传日本之杀活之法,原乃医道之秘事也’。若就敛心派起倒派,扬心派和其他各派多
数杀活法秘笈研究,则有三种差别很大的图解,但无论什么人的发式、衣服等装束全是支那人的服
式,毫无疑问,此派是从支那传入。而且,研究一下各派采用此杀活法的时代,就可以知道是元赟入
朝以后的事。所以,对此加以综合考虑,敛心派秘笈里的杀活法由大明人陈元赟始传的记载,恐怕是
事实。”[1]下川潮承认通过陈元赟从“支那传入”,准确的说,应是“支那”人陈元赟创传。
[1]转引自《陈元赟研究》第96页
www.ica.org.cn
由此可见,陈元赟对柔道的影响深远,所以“陈元赟为柔道鼻祖”此说并不为过。
相传其所授即为“粘衣十八跌”,则有待考证。 |
|
|
|
|
|
|
|
发表于 17-4-2009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讲讲下又变柔道了~~~
看来LZ要换换主题了。。。呵呵 |
|
|
|
|
|
|
|
发表于 17-4-2009 1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组打或组讨(kumi-uchi,“打”和“讨”都是同样日文发音),他的起源比柔术更早。甚至,相扑和忍术都是出自组打/组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4-2009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daveloh 的帖子
对呵!谢谢教练提醒。
班门弄斧,不好意思!
请多多指教!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4-2009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影武者神风 的帖子
请问 KUMI-UCHI 是什么?
相扑和忍术看起来风格完全不同,它们跟 KUMI-UCHI 的关系,可以讲解一下吗?
不如请您开个新帖,让我们学习研究一下。
KUMI-UCHI 跟柔术的起源关系也请谈谈吧!
您的解答都很简短;大家交流探讨,请 SENSEI 多多指教! |
|
|
|
|
|
|
|
发表于 20-4-2009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4-2009 07: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2-2012 08: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唔讲得
日本人把中国武术传到日本,还发扬光大,创立室内道场,道服,系统的保留武术文化, 创新练习修养. 在中国方面,还保留在房屋后院练功,穿T-shirt... |
|
|
|
|
|
|
|
发表于 20-2-2012 08: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2-2012 10: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唔讲得
日本人把中国武术传到日本,还发扬光大,创立室内道场,道服,系统的保留武术文化, 创新练 ...
tescopuchong 发表于 20-2-2012 08:32 AM
不好意思,虽然不重要,但还是要纠正一下。
其实琉球人不是日本人。
琉球本身是有皇朝而且都是朝奉中原。
那时中国和琉球有很密切的邦交。流传中原皇帝曾经派人帮助琉球建立国家,而有人相信“首里”而命名为的首都是当时中原皇帝赐予的名字,而希望此邦可以如都名一样“守礼”,故首里市前放着牌匾--“守礼之都”。
所以中国武术才得以流传琉球,续带入日本帝国。
可能当时日本国是没有徒手搏击的。
被归为日本是在日本占据后。
一些老年的琉球人仍然希望他们是中国的一份子。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3-3-2012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唔讲得
日本人把中国武术传到日本,还发扬光大,创立室内道场,道服,系统的保留武术文化, 创新练 ...
tescopuchong 发表于 20-2-2012 08:32 AM
所以啊, 有系统化和无系统化的分别是很明显的...
即使是今天,很多中华武术/武功教导方式还是这样的闭门造车.... 导致一代不如一代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