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57|回复: 2
|
嘉文:语言“全能”才配搞华语规范?
[复制链接]
|
|
转自: http://www.nanyang.com.my/index.php?ch=29&pg=26&ac=376924
八方回响:语言“全能”才配搞华语规范? 2004/06/10 17:35:06
●嘉文
拜读了直言君针对某主持人在马来西亚语言文字规范讲座会主持的一场讲座作总结时,所提出的一些看法或感受以及其主持方式而作的一些批评,我个人有一些意见。
我觉得直言君的大作有些言论自相矛盾,如第二段他说:我一向都同意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不可能一朝一日奏效,也不可能要求每一位语言使用者都说标准华语,用规范的华语……但另一方面,他却要求讲座会的主持人在各方面尤其是语音方面都合乎标准或规范。
如果说主持人采用了马来西亚式的华语主持或发言,有很多人包括来自中国的三位教授及直言君都听不懂,就好像有一两位中国的教授由于发言时带有浓厚的乡音,也有好多人听不懂一样。
若说语音不标准,就没有资格担任理事会的委员,就不配搞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那么岂不意味着那三位来自中国的语言学者讲华语时带有乡音,甚至一两个字的读音讲错了,也没资格搞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 |
|
|
|
|
|
|
|
发表于 30-7-2004 0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特别名词本来就应该尽其所能的达到 读声与原文确切,词意有所连贯,还有就是要够文雅通顺
举个例子 newton 的翻译就叫做 牛顿 ,看起来就像华人名称,又亲切 又容易记,而且还隐约暗示到 newton 的个性,这才是翻译的精髓所在啊。
由此可知,翻译者不但要对华文文学和英文水平上有所造诣,还要对该人该物该地有着一定的了解,更要对历史地域文化有一定的认识,才能翻译出大家都能接受,通俗易懂,切意义深遂的翻译名词阿 |
|
|
|
|
|
|
|
发表于 31-3-2005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顾及工委会的形象
[quote] 网管 于 2005-03-21 13:12 说 :
转自: http://www.nanyang.com.my/index.php?ch=29&pg=26&ac=376924
八方回响:语言“全能”才配搞华语规范? 2004/06/10 17:35:06
●嘉文
拜读了直言君针对某主持人在马来西亚语言文字规范讲座会主持的一场讲座作总结时,所提出的一些看法或感受以及其主持方式而作的一些批评,我个人有一些意见。
我觉得直言君的大作有些言论自相矛盾,如第二段他说:我一向都同意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不可能一朝一日奏效,也不可能要求每一位语言使用者都说标准华语,用规范的华语……但另一方面,他却要求讲座会的主持人在各方面尤其是语音方面都合乎标准或规范。
如果说主持人采用了马来西亚式的华语主持或发言,有很多人包括来自中国的三位教授及直言君都听不懂,就好像有一两位中国的教授由于发言时带有浓厚的乡音,也有好多人听不懂一样。
若说语音不标准,就没有资格担任理事会的委员,就不配搞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那么岂不意味着那三位来自中国的语言学者讲华语时带有乡音,甚至一两个字的读音讲错了,也没资格搞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
嘉文君: 当天我也参加了座谈会,你知道这位主持人的身份吗?他是语法专家,也是老师的老师。他当天用的语言不是华语;而是“杂交”语言,华语、英语、马来语……都来。要让人知道他懂得多种语言吗?这像话吗?不要忘了座谈会的媒介语是华语。他不爱他的语法专家和老师的老师的形象;也要顾及工委会的形象。
我支持直言君的看法。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