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79|回复: 14

佛教三千大千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3-2009 07: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弟我對佛教不是很了解
不過看了佛教的一些理念
譬如 三千大千世界 生滅 地獄等等的東西
覺得很符合所謂的科學觀
至少從其他宗教中並沒有如此讓我感到符合真實的理念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
之前看過一些文章 還有自己以前就有的想法
覺得這個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 我們本身就是個宇宙
我也想像過 我們自己是否只是一個個體中的小世界
其實我們是生存在另外一個物的身上呢?
有如原子 分子 等等微粒般 裡面有有許許多多的小世界
如果我們有一個超強大的顯微鏡
能不能從一個粒子裏面 看到我們自己 看到我們的來生 我們的前生呢?

又好比地獄
只有我們死了才會知道是甚麼境地
所謂的地獄是我們本生造的業 然後我們的意念產生出的痛苦?
還是真的有很多刀山火海? (我是覺得不一定是真的刀真的山 也許是一種意念)

我們身為人類
在這個三千大千世界
為甚麼佛教會有戒律要我們守呢?
譬如不能淫 不能近色
但是我又看到一些唐卡
是男女雙修的圖畫
這些又該如何解釋呢?
真正的佛教 是真的不能發生性關係的嗎? 不能看色色的東西嗎?
還是只要不沉迷 這一切都可以接受?

好多疑問 覺得世界上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探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3-2009 08: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有疑问才有进步。继续追问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3-2009 08: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宗教的范围很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3-2009 08: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howtosayluv 的帖子

个人认为三千大千世界 = 一个佛土 = 一个银河系的规模。

地球不止是地表上的生物,还包括肉眼看不到的幽灵,地狱,天神等世界。所以一个世界(地球)所涵盖的范围非常的大。

另外佛教也不没有禁止在家居士与配偶发生性关系。出家人不能与人发生性关系是肯定的。不过出家人可以自由的选择还俗来延续俗缘。

最后提到男女双修,这些有可能不是属于佛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3-2009 09: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howtosayluv 的帖子

好好加油,你如果要真的想了解佛教那就要先研究<什么是佛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3-2009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三千大千世界”
我认为这好像一篇论文,是在说明什么是宇宙。
还有世界和佛法是息息相关的。
不知道我的比喻真确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0-3-2009 08: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太阳系所照之处叫做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小千、中千、大千共有三个千,所以称为三千大千世界,其实只是大千世界而已,但这已包括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也是一佛所教化的国度,不只是释迦牟尼佛如此,十方诸佛也是一样。(源自于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诸佛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普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静大海众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南无护法诸天菩萨
南无伽蓝圣众菩萨
南无历代祖师菩萨
南无大圣紧那罗王菩萨


[ 本帖最后由 不敗 于 21-3-2009 03:26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3-2009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不敗 的帖子

怎么只有太阳系是小千世界罢了?一个胃的世界呢?一颗沙的世界呢?一只蚂蚁的世界呢?一片叶子的世界呢?一棵树的世界呢?一条河流的世界呢?。。。。。。。。。。。。。。。。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20-3-2009 11:2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3-2009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女双修的佛像,叫欢喜佛(Mandkesvara),也称双身佛、欢喜天、大圣欢喜天、音译为“难提计湿婆罗”,是一种藏传佛教中的男女面对相抱性交的密宗佛像,为密宗独有的佛像。

欢喜佛看似淫乱,但是有另一层意义的。藏传佛教认为双身佛是同一佛身两个方面的体现:男身代表阳性/金刚界/慈悲,女身代表阴性/胎藏界/智慧。二者相抱代表上述性质之统一。

欢喜佛供奉在密宗是一种修炼的“调心工具”和培植佛性的“机缘”。宗喀巴大师说:“调心要令信所缘”,对着欢喜佛“观形鉴视”,渐渐习以为常,多见少怪,欲念之心自然消除。佛教教义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利用“空乐双运”产生了悟空性,达到“以欲制欲”之目的。明王那些凶恶的面目不仅是用来吓退外界的妖魔的,更主要的是可以用来对付自身,对付内孽障的。而与这些看似残暴的明王合为一体的妩媚多姿的明妃,是明王修行时必不可少的伙伴。她在修行中的作用以佛经上的话来说,叫做“先以欲勾之,后令入佛智”,她以爱欲供奉那些残暴的神魔,使之受到感化,然后再把他们引到佛的境界中来。

《四部毗那夜迦法》中有一个故事,大自在天之长子,象头人身,性络暴戾,为暴恶之神。观世音菩萨为了降伏他的荒暴,化身为一个女子去找他,他一见此女,欲心炽盛,欲拥抱其身,该女拒绝说:“汝若实欲触我身者,可随我教,即如我至尽未来世,能为护法不?”他回答说:“我依缘今值汝等,从今以后,随汝等语,守护法。”于是毗那夜达女含笑接受他的拥抱性交,得其欢心,从而把他调教到佛法中来,因此“皆大欢喜”。

小弟并不是修密宗的,如有错误,盼诸位师兄指教。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3-2009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迷途众生 于 21-3-2009 10:11 PM 发表
男女双修的佛像,叫欢喜佛(Mandkesvara),也称双身佛、欢喜天、大圣欢喜天、音译为“难提计湿婆罗”,是一种藏传佛教中的男女面对相抱性交的密宗佛像,为密宗独有的佛像。

欢喜佛看似淫乱,但是有另一层意义的。 ...



禪宗就是禪定嗎?       文/聖嚴法師               

禪宗就是禪定嗎?

不。禪宗和禪定是有分別的,因為,禪宗固然主張參禪習定,凡是禪定,卻未必就是佛教的禪宗。
「禪宗」一名,是在中國創立的,當佛陀的時代,並沒有禪宗一名,而只有禪的工夫和禪的內容。佛教的解脫道的修持法,是以戒為起步,以定為重心,以慧為目的,戒、定、慧,稱為三無漏學,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相互關聯,相互助長,成一螺旋形的狀態──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由慧起修──直向解脫之道上昇。其中的定,就是禪定。 事實上,中國的禪宗,乃是重於悟而不重於定的。  



同時,定的種類也有很多,有佛教的出世定,稱為「滅盡(了煩惱的)定」,有外道凡夫乃至畜類的世間定,那就是通常所稱的四禪八定。四禪八定,也是佛教出世定的過程,唯因外道修世間定是以生天為目的,佛教修世間定,是以進入出世間定為目的,所以外道稱為世間禪,佛教則為根本淨禪。
在佛教的禪定中,也分有小乘禪與大乘禪,小乘禪是以解脫生死為目的,大乘禪是以藝術化的生活為目的,比如中國的禪宗,以為擔柴挑水都是禪,吃飯睡覺也是定,是重於精神的寧靜不動,而不執著肉體的枯坐守寂。

再說,禪與定,乃是梵語禪那(Dhyāna)的音義合璧,是靜慮的意思,故也可以翻譯為定。不過,禪定兩字,尚有區別,禪是色界的心境,所以色界稱為四禪天,定是心統一境,在欲界也可有之,到了無色界的四無色定有之,出了三界的出世間定,仍然有之。

所以,禪的範圍小,定的範圍大,禪也是定的一種。但是,也有將出世間定稱為出世間上上禪,把低級的外道定稱為野狐禪。(註)
定的名稱,在梵語中,除了三昧,尚有七名:三摩地、三摩鉢底、三摩呬多、馱那演那、奢摩他、現法安樂、質多醫迦阿羯羅多等等,正因為定境通於凡聖,致有印度人,認為男女性交,也叫三摩鉢底──雌雄等至,因那時也有心意集中,淫樂遍身,類似定心的現象。至於那些說什麼性命雙修啦,身心雙修啦,就是想從男女的淫樂中修定(見印順法師《成佛之道》一四四頁)。

修定的意義,被附會混雜到如此的猥褻下流,也真可悲可憐!

但是,這也告訴了我們,印度對於定的意義是看得非常廣泛的,這與中國禪宗的本旨,何止相去天淵!


因禪定未必就是禪宗,所以世界各宗教,凡是有神祕效驗的,無非是從禪定的工夫而來,不論他們是用持咒也好、祈禱也好、禮拜也好、誦經也好,所得的結果,多是禪定的作用。

所以,凡夫乃至畜類如狐,只要用著了心止一境的定功,便會產生或大或小的神祕效驗──神通,但那並非是佛教的禪宗;佛教的禪宗,倒是反而不主張神通的。
註解註 宗密禪師,〈禪源諸詮集都序〉曰:「故三乘學人,欲求聖道必須修禪,離此無門,離此無路,至於念佛求生淨土,亦須修十六禪觀,及念佛三昧,般舟三昧。」「禪則有淺有深,階級殊等,謂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是外道禪。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是凡夫禪。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

[ 本帖最后由 yet123 于 21-3-2009 10:4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3-2009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密教是什么?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根据密教的传说,密教是由大日如来卢遮那佛,传金刚萨埵,住于金刚法界宫,成为第二祖。释迦世尊入灭后八百年,有龙猛菩萨出世,开南天铁塔,向金刚萨埵面受密法,成为第三祖;再传第四祖为龙智;再过数百年,龙智七百岁,传第五祖金刚智,那就是中国唐玄宗开元年间,来华的三位密宗高僧的第一位。

所以密教不是释迦世尊所说,而是直接由法身佛所说;因为法身不说法,故称密教的传承为密法、根本心法或无上大法。密法由凡夫传承是不可能的事,因此而称密宗的传承者为金刚上师、大成就者。   

但从佛教的历史看,密教的起源是印度的民间信仰,最后发展成密教或密乘,则属于印度晚期大乘的事。它以佛教大乘思想的理论为基础和根本,引进了印度教的观念和修法。   

密法可分为杂密、事密、瑜伽密和无上瑜伽密。杂密类似民间信仰,事密已经有组织化,瑜伽密跟禅定相应,无上瑜伽是跟当时印度教的性力派结合而完成。所谓性力,即是以男女性的交媾,两性双身双修,成为方便和智慧的圆满集成。以女性代表智慧,以男性代表方便。这种思想和中国道家的房中术(又名御女术)是一样的,不是根本佛教的修行方法。


佛教以离欲为根本,无上瑜伽却要透过淫欲的事实以达解脱的目的。所以,后来西藏的黄教教祖宗喀巴,加以改革,予以废除,禁止以男女的性交行为做为修行的方法;但其他各派依旧采用,他们为了所谓合理化,必须先炼气、脉、明点,然后才能实施所谓双修的法门。   

密教本身是以当时印度的时代背景和后来的西藏环境而形成的,我们不能说西藏的密教不是佛教,除了无上瑜伽的这部分,他们的教理和行法,组织严密,层次分明,特别是在教理方面,以中观为根本,以瑜伽为辅佐,这是中国佛教所未见的。他们对于僧侣的训练和教育,也极其严格而有系统化、层次化,所以有坚定的信心和一定的法门。但在蒙藏地区,称为活佛的,也未必一定有修证及学问。


密教的上师,就是法的传承者,是直接从金刚萨埵,或者是佛的法身,传承下来的,不能自称为上师,必须师师相承、口口相传,必须修完一定的坦特罗,而有传承者承认他已得了大成就,才可以成为上师。绝对不是鬼神附体、无师自通,不是仅懂得一些咒语,表现一些灵异,就能够自称为上师的。   

问题也出于此,密教的源头,开始便是如此,这使得佛教无法保持门庭的清明,任何人均可能假藉佛菩萨的降示而自称为上师。不过在西藏,因其已有严密的制度,不易滥冒,所以,还是可行。而西藏以外的地区,藏密各派的领袖和组织的力量,已经无法达成鉴别、鉴定和监督的责任,以致密教风行之区,上师纷纷自立。  

在西藏最早传承密宗的是在家人,比如莲花生大士,是红教的创始祖,传说中他是有妻子的,以后红教的喇嘛、上师也都是在家人,所以上师由在家人担任,是为西藏的特色。他们皈依四宝,也就是佛、法、僧之上,加上上师;三宝不重要,上师才是信仰的中心,他就是本尊、就是佛,而代表佛的报身,若不通过上师,便无从接受佛法,此虽有密教自己的理论,却为显教所不承认。它类似于神教的天使和上帝的代言人身分,与平等的佛法不相应。


上师也有女的,在西藏已是这样。但现在也有人说,男性的弟子,若想修无上瑜伽时,最好上师本身是女的,因此,就有称为上师的女性,藉口传法而跟男性弟子发生淪*****?关系的情形。  

上边已经说过,以男女性行为做为修持的法门,不是佛法,非清净法,对我们的社会而言,也是一种应该禁止的事。

所以,自古道家修房中术,必有房外的护法,必须财力与势力兼具之人,才能做到;普通的道士,没有这个力量,否则淫风所至,绝非社会之褔。虽然,他们修持者本身,不以此为******?,而是达到身心统一、内外统一、男女界限统一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性的快乐和享受;但在中国,始终没有将之当作正大光明的一种修持方法。而所谓统一也只是暂时的统一,属于一种忘却小我自我中心的情况,并没有达到断除烦恼的程度,当然没有解脱,更没有成佛。


希望大家能夠對密教了解多一點,不要被所謂的男女雙修法迷失了判斷力。


[ 本帖最后由 yet123 于 21-3-2009 10:5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3-2009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所谓即身成佛,在中国天台宗也讲到成佛有六种层次──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乃至于究竟佛。

若说一般众生就是佛,是理即佛;学佛之后,已经知道自己是佛,是名字佛;开始修行,称为观行佛。因此,密教的即身成佛之说,也就不足为奇。若一修密法,略有觉受就能成为究竟佛,这在密教自己也不会承认;如果是的话,最多是观行佛。连宗喀巴、**喇嘛也不会承认自己是究竟佛。  
 
对密教而言,气、脉、明点,极为重要,这是印度瑜伽术的共同要求,修定必须健康、强身,利用打坐或观想方法,达到气脉畅通,也是内外道的共同现象。

所谓明点,和道家所说的还精补血、还精补脑有类似之处。精力充沛而能气定神闲、头脑灵敏、身心舒畅。显教的禅者,虽不蓄意去修炼这些道术,也会有类似的现象发生。   

密教的修法,重于身体的所谓即身成佛,和道家的所谓羽化豋仙和白日飞升,同样是以肉体的转变为修炼的目标。可是从佛教的根本观点而言,色身是五蕴假合而成的幻法,所以称为无常法,既是无常法,必须解脱;若执着无常法的身体为修行的终点,那仍在生死当中,而不出三界。

所以,禅宗称修炼这些法门的人为守尸鬼;纵然传说中的龙智活到七百岁,正像中国道家传统中的陈搏活到八百岁,终究难免一死。所以,佛教不否定气、脉、明点的作用,也不肯定气、脉、明点的必要。   

至于西藏喇嘛和南传上座部比丘,不拒肉食,甚至必须肉食,这是受他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成,我们不必苛求。西藏喇嘛当然知道基于佛陀慈悲的教义,不应食众生肉,但是为了生存和适应环境的原因,因此,制造出了种种似是而非的理由和推卸责任的托词。

例如宣称吃众生肉,便结众生缘,特别是被成就者所吃,即可转畜牲身为佛身和菩萨身,也就是畜牲的身体,成为修行者肉体营养的一种转变。同时又说,以咒愿力,咒愿被吃的众生,可使之离苦得乐。但事实上,修行者未必是大成就者,所有的修行者全体肉食而为所有被吃的众生超度,这实在是极大的问题。当然,以密教的立场,大成就者已经得大解脱,无所谓食肉与不食肉。   

肉食者死后火化也有舍利子,此与肉食否无关,也与解脱否无关;凡是修定,或是凝心、摄心而达到修身目的的人,烧了会有舍利子。通常说,要修持戒、定、慧三学的人,才有舍利子;但是舍利子本身是人体分泌物的结晶和凝结,它有若干程度的神圣和神秘,为佛教徒所重视,但未必是佛教徒的大事,解脱生死才是根本大事,因为这还是属于界内色身的变现,终究不出于无常的范围。  

所以,在佛灭火化之后,大迦叶尊者,号召五百大阿罗汉,共同结集佛的法身舍利──诸部经律,而置佛的在家凡夫弟子们去争抢佛的肉身舍利之事于不顾。可见肉身而得舍利,自始受到凡夫的重视,而为圣者所忽视。今日的附佛法外道及自称上师的神鬼教,都有密法密传之说。在印度的各派外道中也有这种现象,比如现在流行的超觉静坐,就有它的字诀密咒,台湾的一贯道也有五字诀。对正常的社会而言,这种密法的流传,是不健康的现象。

(圣严法师著《学佛群疑》) -------------------------------------------------

注:

圣严法师此文全面破斥了喇嘛教之各种理论,包括性力双修、四皈依、吃众生肉与诛杀、气脉明点修法(圣严法师说这样修是守尸鬼的修法),等等种种违背佛法之行门 对于澄清正邪,救护广大佛子,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和时代意义!

希望大家多多学习,广为传播, 以此护持正法,批驳外道邪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3-2009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聖嚴師父看達賴喇嘛訪台: 學習他謙虛、 開朗的風範 (視頻 / 圖文)
分類:悲智法教
2009/02/03 23:35


聖嚴師父看達賴喇嘛訪台: 學習他謙虛、 開朗的風範

以下是聖嚴師父的開示內容:

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是當今之世,唯一能夠代表正統佛教向世界發言的宗教領袖,他以謙虛、和藹、可親的態度,將佛法介紹給世人,使得藏傳佛教在世界各地,都受到極大的歡迎。

而達賴喇嘛本人所宣揚的和平與慈悲,他所享有的國際聲望,在在顯示出他是一位不分宗教、國界,具有真知卓見的世界級領袖人物。今天,達賴喇嘛能有此一殊勝因緣來到臺灣,我們非常歡迎他的來訪。

 達賴喇嘛的來訪,除了帶來藏傳佛教的訊息,他那自在、親和的風範,謙虛、開朗的儀態與心態,更值得我們臺灣佛教徒學習。

 他的到訪,對臺灣宗教界而言,應是有相當正面積極的意義;特別是不久前,臺灣社會發生一些宗教事件,達賴喇嘛此行,可說為臺灣佛教界帶來許多新的氣象。

   尤其對顯教的法師或居士們,受了他的感召與激勵後,相信將會更虛心經營弘法的事業,加強教理的研究與修行的實踐,若能因此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相信未來我們佛教將會有更光明的發展。

 藉著達賴喇嘛的訪問,希望能讓臺灣民眾瞭解到,藏傳佛教並不是專門用來求財、學神通的,也不是只用神秘方式加持、祈福、消災、治病,而能進一步的了解到藏傳佛教的精義。

 例如,藏傳佛教非常重視邏輯、思辨,不會含混其辭,不論是對教理名相或修行次第,都有非常細膩的分析、說明、解釋,絕不會模稜兩可。這一點和漢傳佛教很不一樣,因為漢人文化向來比較重視全面的觀念,強調整體、全體大用,比較不注重細部的探討。

   如果能夠藉由達賴喇嘛的來台弘法,學習藏密的優點,以開放的心態接收其精髓,取長補短,對我們漢傳佛教的復興將有很大的幫助。

 此外,達賴喇嘛的來訪,也開啟不同宗門、宗教間學習的互動。至於如何接納不同宗教,就如同達賴喇嘛所說:﹁站在佛教徒的立場,一定認為佛教是最好的,可是對其他人來說,就未必是最好的了。﹂這也就是說,不論是信仰佛教,或是信仰有一位造物主,都沒有關係,只要共同以愛、和平、和諧為基礎,摒棄鬥爭、戰爭,尊重彼此的差異,發揚共同點,那麼世界就會漸趨和諧,減少許多征伐與對立。

達賴喇嘛來臺帶來良善而積極的風氣,將能促使未來各宗教之間,以及佛教各宗派之間,都能以寬廣的心胸,包容、承認、容許他人的特色與不同點,並能各自發揮其優點,學習他人的長處。

聖嚴師父和達賴喇嘛世紀對談---活動紀實

前二天的活動,達賴喇嘛講述為什麼教理和禪修是成就開悟不可缺的基礎;如何透過這個基礎,證驗到空性的智慧,得到全然的解脫,而產生無我的慈悲來利益眾生。他並介紹宗喀巴大師所說的﹁聖道三要﹂,極有次第的解釋了出離心、菩提心,以及空正見為修行人最終之目的,也就是得到佛果位的圓滿涅槃。達賴喇嘛在講到菩提心時,因感念龍樹菩薩之恩德,而不禁落淚。

 第三天是法會的高潮,當日上午,達賴喇嘛傳授文殊師利菩薩智慧灌頂,下午則與聖嚴師父就漢藏佛教無上智慧的教義舉行對談。

首先,聖嚴師父介紹了中國佛教的發展、思想及修行的方法,又說到漢藏這兩個佛教系統,本來就是同一個母親所生,後來兄弟倆分家了,現在又彼此相認了。

這二天聽了達賴喇嘛的弘法開示之後,聖嚴師父感受到藏傳佛教的教理次第嚴密,修行極為謹嚴,因此,也願意虛心的學習一些藏傳佛教,使得漢傳佛教能有更大的發展

同時,聖嚴師父也介紹禪宗的三部主要經典,像《金剛經》、《維摩經》、《楞伽經》,講的就是發菩提心、空性、如來藏;修禪宗必須先發菩提心,受菩薩戒,而菩薩戒的「三聚淨戒」與「聖道三要」是完全相應的。

用智慧才能一勞永逸

 達賴喇嘛也接著說,這是他第一次和中國的阿闍黎直接對談,當他知道聖嚴師父曾在山中閉關六年之久,不禁起了尊敬仰慕之心,而且從談話的表情以及內容之中,知道聖嚴師父是一位有涵養的真正修行者。

 在談話中,兩位宗師就漢藏佛教的思想、學術、修行等課題上,作了深入的交流。而兩位佛教領袖高超的智慧、幽默的對談,更使會場氣氛高潮迭起,掌聲不斷。

尤其最後在聽眾問到對神通的看法時,兩人不約而同的相視哈哈大笑;

達賴喇嘛回答說:「不懂就說不懂,沒有神通就說沒有,如果遇到自己說是有神通的人,那倒是要懷疑他了!」

聖嚴師父的回答是:「神通是有的,但是佛陀曾告誡弟子們不要隨便使用神通,因為用神通只是暫時的,用智慧才能一勞永逸,所以還是求智慧吧!」

 對談會在兩位宗師互贈哈達、握手歡笑中圓滿結束。

三天來最辛苦的蔣楊小仁欽,是全場的焦點人物,他的中文、藏文俱佳,翻譯時幾乎不經思考,不但反應靈敏、口齒清晰,小小年紀就對佛學如此地精博,忠實的將兩位宗師所講的內容,以快速生動的語調、動作傳譯給聽眾們。

因此,聖嚴師父也特別將達賴喇嘛所贈的哈達送給了這位小喇嘛,以感謝他的辛勞。

 這一場達賴喇嘛與聖嚴師父跨越二十一世紀的智慧對談,將增進漢藏兩大佛教系統的互動與交流,為未來的人類精神文明帶來開創性的光明遠景。

[email=http://tw.myblog.yahoo.com/cundi-guain/article?mid=120765&amp;prev=120789&next=120734]http://tw.myblog.yahoo.com/cundi-guain/article?mid=120765&prev=120789&next=120734[/emai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3-2009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索甲仁波切蒞臨農禪寺

與聖嚴師父對談空性、臨終關懷

【安欣/台北報導】《西藏生死書》作者索甲仁波切於四月一日前來農禪寺拜訪聖嚴師父,在一小時的會談中,雙方就漢藏佛教對空性、中陰身、臨終關懷,以及中國禪宗心法與藏傳大圓滿傳承的異同進行精闢的討論;兩人並一致認為,對一位佛教徒而言,不管是漢、藏系統,如實的修行遠勝過只是對佛學的認識與理解;最後,索甲仁波切並就藏傳佛教在台灣弘傳應注意的要點向師父請益。

 索甲仁波切此次是應大元文教基金會、中華慧炬學佛會之邀來台弘法,在回國前,在大元基金會姚仁喜的陪同下,前來拜訪聖嚴師父,仁波切對於漢傳佛教如何闡述「空性」,表示極高的興趣,他指出在西方世界,空性一詞很容易與虛無主義產生聯想,所以在他的著述中多以「心性」來代替。另外,對於師父所提在藏傳中,對因果定業可不可轉的問題,他表示在藏傳佛教中許多經典記載,一個人若能真心、長期的懺悔修行,是可以化解消除業障。

 針對同樣議題,師父回應在漢傳佛法的中觀、空觀,罪、業的自性也是空的、不存在的,同樣能藉由懺悔修行來化解,只是需要很長的修行時間。仁波切則喟歎表示,以他個人經驗及觀察所得,一般人在精進修行時,比較能思惟到「空性」,但在日常生活中,卻總是被「習性」牽著走。

 對於仁波切的體察,師父表示,對於佛法的概念性理解,只能讓人暫時的減輕煩惱,若不能落實於生活中,就很難知煩惱、伏煩惱,進而消除煩惱。他肯定仁波切所強調的觀念:一個人必需透過平時點滴的修行,以及別人的協助,才能在臨終時保持正念而不憂不懼。

 除了延續過去兩度來台對生死學與臨終關懷課題的進一步的闡述外,索甲仁波切也向師父請教,對台灣的佛教徒能再多作些什麼?師父建議,由於台灣現階段的學佛風氣較偏重於形式上,他期許仁波切可多向信眾推介內涵、修行次第及方法入手。
http://www.ddm.org.tw/maze/124/1-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3-2009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灣信眾需要什麼樣的法?

  索甲仁波切:以法師的經驗和高見,認為台灣民眾在佛法上需要的是什麼?他們需要聽到的是什麼,應該教導他們什麼?

  聖嚴法師:很難說,因為台灣人有不同的信仰層次。只有少數人希望聽一聽什麼叫作空,更少更少的人願意修行。多數人希望發財,希望像你這樣的仁波切來的時候,能給他們加持、灌頂。

  索甲仁波切:確實如此。

  聖嚴法師:這是一個普通的答案,但卻是個真實的答案。

  索甲仁波切:可不可以給我一點建議,我在台灣教什麼東西比較有用?因為我只是偶爾來,對台灣沒有這麼瞭解。

  聖嚴法師:我想應該讓台灣所有佛教徒,正確瞭解藏傳的佛教是什麼。其實現在藏傳佛教在台灣傳的還是藏傳中的顯教部分,而不是密的部分。但台灣人凡是看到西藏的仁波切,看到轉世的人來,就認為那是密法,我建議應該讓台灣的人知道那不是,以及當中的區別是什麼。

  其實藏傳佛教的次第,尤其是顯教部分的修學次第非常清楚,但是只讓台灣的人一味地追求速成,這是很危險的。

  索甲仁波切:那的確是危險的,我也常說那是不可能的。西藏有句諺語說,如果你愈想走得快反而更慢到達,慢慢走反而還會快點到。

  聖嚴法師:密勒日巴也講,修行不是求開悟,那反而會很快地證悟。但台灣的人往往希望來一位仁波切,就能馬上教他成佛。

  索甲仁波切:我想那是期望太多了。有兩件事是人最大的敵人,那就是太多期望和太多的恐懼,甚至連打坐也是如此。我記得我的上師常說:「沒有期望,沒有恐懼。」所有這些有關期望及恐懼的念頭,都是導致輪迴的主因。

  聖嚴法師:禪宗的祖師們也講,如果將心待悟,把自己的心拿來等待開悟,這是求升反墮。其實修行就是修行,如果能用正確的態度,用正確的方法,相信老師教的,我想這個修行應該是非常乾淨、純粹的。


  禪的心要是什麼?

  索甲仁波切:我很想多認識禪宗,能否請您告訴我禪的心要。

  聖嚴法師:「沒有一個東西是禪宗的心要」,這就是禪宗的心要。

  索甲仁波切:我就知道您會這樣說。(兩位都大笑起來)

  聖嚴法師:我們講方便法和究竟法,一般人適合方便法,需要次第,需要有著力點。但是究竟法是沒有東西的。

  索甲仁波切:如果沒有教理的基礎,就講究竟法是很困難的。

  聖嚴法師:所以中國禪宗講不立文字,這是講究竟法。但中國佛教有八個宗派,文字最多的便是禪宗,它就是要教你知道什麼叫作不立文字,所以講得特別多。


  關於大圓滿的傳承

  索甲仁波切:有一個很有名的藏傳文句,《心經》裡面開始有一個四句的祈請文,是對般若波羅蜜多的皈敬:「超越文字,超越思想,超越敘述,般若波羅蜜多。不生、不滅,有如虛空的本質。但能被體悟,能為我們內在的智慧所認證,皈敬三世諸佛之母。」

  聖嚴法師:過去、未來佛,三世諸佛的母親,就是智慧。所以文殊菩薩就是三世諸佛的母親,而宗喀巴則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是西藏近代佛教的開創者。

  索甲仁波切:西藏有三位文殊師利菩薩的化身:龍欽巴、薩迦巴利達和宗喀巴,三位都是文殊師利菩薩。

  聖嚴法師:您是哪一位文殊菩薩的傳承?

  索甲仁波切:龍欽巴,也就是寧瑪巴的傳承,這一派是從蓮花生大士所開始的,主要的教法傳承是大圓滿,跟禪也有關係。

  聖嚴法師:在印度是不是沒有大圓滿這樣的修持?

  索甲仁波切:不,在印度並不是沒有大圓滿法,而是非常秘密地傳承。像無垢友上師,還有Sri Singha他是從中國來到印度的。還有Manjusrimitra以及其他許多上師都是,只不過都是很秘密的。

  以印度一般的教法來說,如大乘思想早期發展時也算是秘密的,而金剛乘更為秘密,大圓滿則是更加秘密的傳承了。例如龍樹,他是偉大的大乘導師,但在秘密傳承中,他是金剛乘的上師,也是大圓滿的傳承者。他是蓮花生大士的老師之一,可說是大圓滿傳承中八位偉大的大師之一。

  聖嚴法師:在西藏的傳說中,龍樹菩薩的壽命很長,還有蓮花生大師的壽命也很長,是不是有這樣的講法。

  索甲仁波切:是,但有趣的是,這又非常難以理解,很難用一般人的概念來理解。例如蓮花生大士似乎是佛滅後八到十二年到印度的,但到西藏卻是西元八世紀的事,佛也預言蓮花生大士在佛涅槃後十到十二年來到印度。所以以凡夫的心很難理解這個概念。

  聖嚴法師:今天談得很好,很感謝您前來。

  索甲仁波切:我也很高興有這個機會,非常謝謝您,我要祝福您長命百歲,您要常住此世。

  聖嚴法師:謝謝。

http://www.uwants.com/viewthread.php?tid=75846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11-2024 02:53 AM , Processed in 0.10637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