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银行-资产6700亿港元
汇丰银行-资产25575亿港元
渣打银行-资产5735亿港元
东亚银行-资产3900亿港元
这4龙头就占了香港45000亿银行资产规模的90%以上.
这还不包含60000亿港元的外币资产.
同期,香港银行只有外币储备14000亿港元.
同期,香港GDP是17300亿港元.人均GDP是32000美元,折合25万港元.
可以看得出来,香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香港GDP的6倍.
汇丰银行的2.5兆美元资产当中,只有3300亿美元资产是在香港.
不过汇丰是香港第一大银行.
之前汇丰立场非常硬,说根本不需要新的资金.
不过现在就传出说要集资200亿美元.
在世界其余地方,比如美国英国,他们给予资金银行.
但是如果汇丰出事,谁要出钱去"拯救"一下?汇丰的体积对于香港政府来说是too big to fail,当然也是too big to save.
而如果英国一人出完所有的钱,第一,英国在连续支持rbs, lloyd's, barclays,当然还少不了northern rock一类情况下,财力是个问题,第二,公不公平是第二个问题.所以英国政府不甘愿是肯定的.
但是香港政府又缺乏能力集中如此大笔资金来对它的银行进行capital infusion.
所以说,谁该出多少钱,未来肯定是各国政府争执的问题根源.
说到新加坡,新加坡的处境比香港稳固一些.
新加坡是credit suisse private banking business的总部.所以现在会受到tax haven被围剿的负面影响.
dbs的资产是2560新元
uob的资产是1750亿新元
ocbc的资产是1260亿新元
新加坡的银行资产体积是6600亿新元.(不包含外币资产负债)
新加坡的GDP是2890亿新元.(刚刚掉了16%,又有一说是12%)
银行体积和新加坡的GDP相比,只是约2倍.
(和冰岛,爱尔兰,韩国,香港,瑞士,奥地利比,是好太多了.)
新加坡股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
1)private banking和wealth management这两大业务现在不断被美国英国围剿.基本上,全世界的tax haven都被这两个国家带头解决.(具体解决效果不明,不过现在ubs因为这样,业务量大减,可以说是在次贷危机后的雪上加霜.)
2)制造业的萧条.新加坡制造业萧条已经造成大量马来西亚工人回乡.(主要是制造业工人.)新加坡没有农业,甚至没有成规模的信息科技业.
新加坡的三大支柱是,制造业,金融业和建筑业.
制造业作为外销,目前已经受到第一冲击.
金融业由于放贷规模和设计业务范围没有欧美同行疯狂,所以目前打击小,不过相信未来打击也是很严重一下的.
建筑业,主要是靠内需.是消化过剩货币的重要行业.可有可无,不在分析范围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