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16|回复: 20
|
“美丽的世界”《迷悟之间》
[复制链接]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2-2009 08: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迷悟之间》
心病难医
人生,真的百病缠身。身体上的病,从医院里所谓的内科、外科、骨科、精神科、心脏科、泌尿科等各科的名称可知,
老病死的毛病实在繁多。此外,心理上还有贪瞋疑嫉、愚痴烦恼等毛病。
身体上的疾病,即使是过去视为绝症的癌症、肺痨、败血病等,现代的医学进步,医生还是有办法治疗;然而心里的欲望瞋恨、
犹悲苦脑,则以比较那一疗治了。
现代的心理医师、宗教法师,对于心理病患还是能透过心理咨商,对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但是,人的各种疾病当中,
最难医治的就是吾人的我执、无明、精神妄想的毛病,这些心病中的心病,即使是华佗再世,恐怕也会有『束手无策』之感。
例如,历史上的『杯弓蛇影』,这就是一种疑心病;又如『白日升天』,这就是一种妄想病,这些疾病都不是一般的医药所能治疗的。
有一则笑话说:一位患有神经质的病人,总是疑心他的肚子里有一只猫在做窝,真是寝食难安。心理医师与精神科医生百般的治疗、
辅导,始终无法消除他心里的疑虑。后来医生们商量,只得方便做一次象征性的手术。
手术后,当病人从麻醉中幽幽醒来,医生手抱着一只猫,告诉病人:『你肚子里的猫我已经帮你取出来了,以后你就不必再担心了!』
岂知病人听后,看看医生,又再看看那只猫,满脸愁容的说:『医师啊!我肚子里的猫是黑猫,不是这一只白猫啊!』
所以,百病之中,最难治疗的,就是自私、执着、妄想。因为我们的心中有门,心门不易开启。所以心中的毛病千奇百怪,
治身可以请医师治疗;有了心病,就只得靠自己来医治,否则只有靠佛法了。
吾人想要去除执着的毛病,必须要用『无我』的空慧,如《般若心经》所谓『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当『我』也能空,
『法』也能空;我、法皆空的时候,百病还能不尽皆消除吗?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文章摘自:《迷悟之间简体字版1——心灵的曙光》星云大师著
[ 本帖最后由 笑吼 于 6-2-2009 08:21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6-2-2009 08: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笑吼 的帖子
很不错的分享,请你喝喝茶。 |
|
|
|
|
|
|
|
发表于 6-2-2009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笑吼 的帖子
人生路中谈人生
奈何桥上叹奈何
南无释迦牟尼佛
沧浪澈兮濯吾心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2-2009 09: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迷悟之间》
成佛以后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佛教主张『佛性平等,人人皆得成佛。』所谓『即心即佛』,又谓『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所以,在成佛之前,
大家都是一样,是一个『藏佛人』。成佛之时,自己已经把精神、生命、真心,融入到大宇宙之中,和真理同在。真理是无处不遍,
无所不在;佛性真理遍满虚空,在大宇之中,享受自然、平和的法性之乐。
直到成佛以后,佛陀的法身可以继续安住在寂静的法性里,也可以如如而来,应现世间,开导众生,像释迦牟尼佛应化世间,
给予众生视教利喜,应病与药,把般若真理的种子,播向一切众生的心田,给予众生做一个得度的因缘。
成佛后的佛陀,示现凡夫相,作众生的津梁,背负众生渡生死海,登涅磐岸。成佛后的佛陀,一样晨起托钵、经行、教化、
入定、静思、运动,慈悲教化众生,带领他的教团作时间的明灯。
成佛后的佛陀,是常精进、是不休息、是大慈悲、是大般若,是大勇猛、大威力总合的圣者。他把信解行证融合一起,
他把慈悲喜舍融入于一体;他不重空谈、不尚虚浮,他是理圆融、福慧同等;他行化与宇宙虚空之中,
就好象『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唐朝的顺宗皇帝曾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答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满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
去为众生去。清静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常思维,更莫生疑虑。』
唐顺宗听后,心中仍然有疑虑,于是又问道:『佛向王宫来,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大海,
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如满禅师再答到:『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
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生处,自然无法说。』
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明,佛陀是一个活生生,有历史可考的圣者;成佛后的佛陀,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
而是心怀度众慈悲愿的人间佛教行者。从佛光如满禅师与唐顺宗之间的问答诗偈,足以为证。
你也是佛!你怎么做呢?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摘自:《迷悟之间简体字版6——人生加油站》星云大师著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7-2-2009 10: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耕耘心田
家有良田可以积谷防饥!田地一直是中国人的命脉之所系,中国人视田地为生存的根本,把田地当成传家之宝,
父母总是想留几块田地给子孙。遗憾的是,有些不肖子孙不易体会先人的苦心,往往不懂得耕耘田地,或让田地荒芜,
或把田地廉价出售,殊为可惜!
外界的田地需要耕耘、需要种植;其实我们的内心也称作『心田』、心地』,也有待我们去开发、耕耘。
我们怎么耕耘自己的心田呢?在佛教里有一句很美的好话,叫做『发心』;也就是要开发我们的心地,
种植我们的心田。
在现实生活里,勤劳的人甚至用土石填海,增加海埔新生地;透过垦荒辟地,开发山林来种植花果。
在一般的田地里,可以播种、可以栽植、可以建筑、可以积物。在我们的心田里,我们如何耕耘?
我们应开培植一些什么呢?
耕耘心田的方法,可以用思维、观照、反省、静心、念佛,也可以透过禅定、参究、忏悔、发愿等。
心处的田地容易耕种,心内的田地不容易耕耘,唯有发心立愿,才能耕耘我们内在的心地。
有一天,佛陀出外行脚托钵,遇到一位婆罗门正在田里耕种。婆罗门见了佛陀,立刻向前质问:
『佛陀,你为何不自己耕耘,为何不以自己的劳力来换取生活所需呢?』佛陀含笑回答:
『我时时刻刻都不忘辛勤耕耘啊!』婆罗门不解:『我何曾看过你用梨、轭、铲来耕种呢?』
佛陀慈悲地说:『众生都是我的田地,信心就是我的种子,善法就是甘露水,智慧是阳光,
持戒是我的梨,精进不懈是我选的牛,正念是系牛的绳,真理是我握的柄,身口意三业烦恼是我要铲除的秽草,
不生不灭永恒的净乐是我耕耘收获的果实。』
语云:『心田不长无明草,心地常开智慧花。』胡适之也说:『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
你希望你心田里成长慈悲智慧呢?还是成长愚痴邪见呢?就看你如何耕耘你的心田了!
你希望你的心田里生长出聪明、灵巧、颖悟、通达,你只要播撒智慧的智慧的种子,何患无成?
如果你希望能收成人缘、吉祥、平安、顺利的果实,你只要播撒慈悲的种子,必能如愿!
心里的田地要开发才能播种、才能生长、在能收成。要用增上的愿力来开发心田,要用出离的愿力来耕耘心田,
要用菩提的愿力播种心田。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慈悲、智慧、信仰、力量、惭愧等宝藏;『耕耘心田』就是要发心待人慈悲、
发心精进修行、发心改变气质、发心减少烦恼。愿意『耕耘心田』的人,才能找回自性,才能迈向佛道!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文章摘自:《迷悟之间简体字版5——提得起·放得下》星云大师著
[ 本帖最后由 笑吼 于 7-2-2009 10:01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7-2-2009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 “可奈何”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9-2-2009 09: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9-2-2009 09: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迷悟之间》
正信与迷信
人,是一个有信仰的动物。说到信仰,就有正信与迷信之别。
每一个有信仰的人,都不承认自己所信的是迷信,他认为他的信仰是绝对正确的,不然他怎么会信仰呢?
其实,正信、迷信,由不得自己认知,因为正信有正信的条件。
正信的条件是:
第一、你所信仰的对象有历史事实的根据吗?
第二、你所信仰的对象有有道德慈悲吗?
第三、你所信仰的对象有能力救苦救难?
第四、你所信仰的对象人格能净化吗?
合乎这许多条件,你就能信仰,就是正信;否则你不懂、你不知、你不明,那就是迷信。
当然,迷信也不是绝对不好,迷信得对的,只是因为不懂,还并无太大的伤害。例如,我要为国牺牲,你就必须要迷信,
如果不迷信,你为什么要为国家牺牲呢?为了某些主义,你就必须要迷信,如果你不迷信,为什么要为主义牺牲呢?为感情,
你就要对感情迷信,如果你对感情不迷信,你为什么要为感情牺牲呢?为责任,你就要对责任迷信,否则你怎么肯为责任牺牲呢?
迷信不要紧,就怕邪信!你宁可以不信,但不能邪信!佛教就是一个驱邪显正的宗教,你不信因果,就是邪见,你有断灭见,
就是邪见;乃至我见、边见、见取件、戒禁取件等,都是邪见。
现在有一些学佛人士,感情用事,相信『即生成佛』、『百日升天』,相信怪异神奇,相信活佛真人;没有经过道德、智能、
慈悲、正直去评判的,在信仰途中,总容易走错了路。假如我们能小心,不要被邪见所骗,不要被迷信所迷,就得要正信。
所谓正信:
第一、要相信善恶因果必定有报应。
第二、要相信世间绝对有圣贤好坏。
第三、要相信人生必定有过去、现在、未来。
第四、要相信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
佛教,你可以不相信佛祖,但你不可以不相信这些道理喔!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文章摘自:《迷悟之间简体字版6——人生加油站》星云大师著
[ 本帖最后由 笑吼 于 9-2-2009 10:04 AM 编辑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9-2-2009 10: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迷悟之间》
吃素的真意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事。在吃的文化里,尤以『素食文化』别具一格。
素食本为儒家所提倡,所谓『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佛教也提倡素食,但佛教本来不是重在形式上的素食,例如原始佛教的托钵生活,在乞食时,不拣精麤、
不忌荤素,随缘『借假修真』。
但是到了大乘佛教,以慈悲为本的教义,发展出尊重生命的内容。例如,六祖惠能大师在猎人群中,只吃肉边菜;
信徒中,也有人吃『三净肉』者;也有人在『三、六、九』吃斋;也有人以初一、十五为吃斋日;甚至也有人吃早斋,
乃至家中有婚丧祭典时,也以持斋来表示虔敬。不管如何,这都表达着一个慈悲尊重生命的意义。
说到素食,也不完全是宗教的意义:有的是为了医学上的卫生保健,有的是因为个人的身体需要,有的是为了生活的习惯,
有的是因为长辈家传,有的是自己发心立愿等。
美国的太空人在登陆月球之前,特地进行素食的训练,因为素食者的体力比较耐久。
例如,牛、马、大象、骆驼等,皆为素食的动物,它们都比较具有耐久的力量。又如飞行的鸽子,也是吃豆谷之类的素食者,
它们也是展翅千里,不屈不挠。反观狮子虎豹,虽然凶猛,可是老虎三扑,后力不续,可见素食可以曾加耐力,从这些动物中即可获得明证。
素食,也不一定从宗教上去立言。素食有益于健康,现在已经是举世所公认的事实。近代西方所提倡的健康饮食,即指素食而言。
素食确实有益于身体的健康、心性的柔和、性格的仁慈,以及耐力的曾加等等。
素食的真正意义,其实不要在时日上计较,也不要执著锅碗是否洗净?素食,其实是吃『心』也。如果心中有『素』,所谓慈悲喜舍、
善良道德,都尽在其中矣!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文章摘自:《迷悟之间简体字版2——自在的人生》星云大师著
[ 本帖最后由 笑吼 于 9-2-2009 10:12 AM 编辑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0-2-2009 08: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迷悟之间》
邪理可怕
现在的人,不明白道理,愚痴倒也罢了!有时候他把不是道理的道理,执著以为是道理,所谓『戒取见』、
『戒禁取见』,才是可怕。
有个学生考试作弊,老师说:『我警告你,你偷看邻座的考卷已经三次了。』
学生说:『老师,你不要怪我,你应该要怪他,是他把字写得又小、又潦草,否则我只要看一次就够了!』
亏得这种学生,竟然可以跟老师讲出这样的歪理来,邪理真是可怕啊!
有一位机车骑士闯红灯,被警察拦了下来,警察质问他:『你为什么要闯红灯?难道你没有看到红灯吗?』
骑士回答道:『警察先生,红灯我是看到了,只是我没有看到你!』这个骑士的邪理,竟然也亏他说的出口!
祖父因为孙儿不乖,打了孙儿一个耳光。孙儿的父亲见了,心中不欢喜,立刻自己打自己的耳光。祖父问儿子道:
『你为什么自己打自己呢?』
儿子回答说:『因为你打我的儿子,我也要打你的儿子!』
世间上亏得也有人说得出这种的歪理,真叫人觉得不可思议!
一个小偷偷了人家的三千元,被主人抓到,责问他:『你怎么可以偷我的钱财?』
小偷说:『你荷包中有五千元,我只偷了三千元,你还要计较什么!』
歪理,邪理,实在是可怕!佛教讲『真理』,真理必须有条件的限制。一句话,有理没有理?一件事,有理没有理?
就看你这一句话、这一件事,有普遍性吗?有必然性吗?有平等性吗?有永恒性吗?合乎这许多的条件,就叫做真理;
不合乎这许多的条件,就是歪理、邪理。凭恃歪理、邪理行事,终究不能永久见容于人,所以不得不慎啊!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摘自:《迷悟之间简体字版1——心灵的曙光》星云大师著
[ 本帖最后由 笑吼 于 10-2-2009 08:57 PM 编辑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0-2-2009 08: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迷悟之间》
可怕的神通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总希望有意外的收获,甚至妄想有神通,可以知道过去、现在、未来,能够眼看、
耳听十方世界。其实,好在大家没有神通;如果有神通,日子恐怕会很难过。
神通,一般而言有六种,称为『六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一个暴虐无道的皇帝,如果有了『天耳通』,听到背后有群臣骂他昏君,岂不要加重杀戮了吗?男女朋友,因为有『天眼通』,
看到对方另有约会,岂不要情海生波,滋生许多事端了吗?
自己有『他心通』,知道儿女、朋友、家人在背地里都对我有意见,岂不要心生反感,造成家庭不和了吗?自己有了『神足通』,
每天东南西北,到外奔波,这些日子过得岂不辛苦?
自己有『宿命通』,知道自己过去世是猫、狗、恶人来转世的,现在又怎能活得自在?假如自己真的『漏尽』了,安住在无住、
无相之境,不挂念家庭、儿女、财产、名位等,如此又怎能见容于社会呢?
所以,神通除非是诸佛菩萨他们因为有定力、戒力、能力,可以用作度众的方便;否则,凡夫俗子还是不要有神通的好,
免得成为可怕的神通。
神通其实也不一定是佛、菩萨、罗汉等人有之;神通可以说充塞法界,遍满虚空。生活中,处处有神通。
你看,一粒种子,可以长成一棵大树,你说,这不神奇吗?一个贫寒出身的人,可以挺身而出,为国为民,普度世人,
不是很神奇吗?
一句话,可以令人欢喜大笑;一句话,也能令人悲伤痛苦,这不神奇吗?一家人,早上各奔西东,到了晚上,又会相聚在一起,
你说这不神奇吗?
其实,所谓『怪生于罕而止于习』,如果用平常心来看,这一切都平常无比。所以,吾人对时空更迭、得失荣誉,要用平常心来看,
不必要求神通,只要活得心安理得,人生就会非常的自在、快乐。
过去的祖师不少人都有大神通,然而所谓『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游的』;会神通的,死于神通。例如提婆被外道刺死、目犍连被外道打死,
可见神通低不过业力,神通并不究竟。
学佛应该重视的是道德、慈悲,不要贪图神通!因此希望宗教界宣扬神通的人,能够及时煞车,不要为神通所迷,否则误导他人,害人害己。
大家应该宣扬慈悲道德,以佛法的智慧来应世,如此才能导人正道,才能真正发挥宗教化世之功。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摘自:《迷悟之间简体字版5——提得起·放得下》星云大师著
[ 本帖最后由 笑吼 于 10-2-2009 08:54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3-2-2009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就要顶一顶![](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ea.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3-2-2009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3-2-2009 07: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3-2-2009 07: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喝咖啡!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victory.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3-2-2009 08: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3-2-2009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5-2-2009 05: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迷悟之间》
力争上游
大自然里,鲑鱼为了产卵,逆流而上,故能繁衍下一代;性能良好的飞机,在恶劣的天气中也能逆风而行,
故能抵达目的地;一根小草,为了生存,在墙缝中都能展现生命;菊花虽然凋谢了,但是它的枝干仍然在风雨中傲然挺立。
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爬。』宇宙世间,但看动植物打都能『力争上游』,生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怎能不努力奋发呢?
自然界,梅花越美越芬芳;荷花越热越迷人。人世间,多少寒门士子,千辛万苦,赚钱孝养父母;多少青年学子,
十载寒窗,为了扬眉吐气。所谓『没有天生的释迦,没有自然的弥陀』,每个人都是要靠自己『力争上游』,不断的种种辛苦,才能活得成功。
经云: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是菩萨。但菩萨有五十一阶位,还是要经过自己努力修行,精进不懈,才能圆满果位。
台湾自光复后,筚路蓝缕,人民生活艰难,靠着全民『力争上游』,才有目前的经济繁荣;政治上,多少政治精英,
不怕牺牲,奔走呼吁,才有目前免于百色恐怖的民主自由。
看到烧饼油条店的工作人员,天未亮便起床烧烤作活,只为了争取清晨的生意;深夜里,清道夫不畏寒意辛苦扫街,
只为了让大家有整齐清洁的明天。世间上,各行各业无不充满了艰难困苦,但是只要自己肯『力争上游』,行行都能出状元。
飞鸽千里传书,才有人豢养;骏马万里奔驰,才有人喜爱。世界上无论什么人,要想出类拔萃,都要『力争上游』;
要想树立自己的形象,要能站在人前,获得别人的喝彩,非『力争上游』莫办.
如何力争上游呢?立志发愿、勤劳服务、发心奉献、慈悲喜舍、欢喜结缘、忍辱精进、积极勇敢、乐观进取、惭愧忏悔、
持戒利人、正直为公等,都是吾人力争上游的资粮,资粮若备,何愁不能长途远征?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摘自:《迷悟之间简体字版1——心灵的曙光》星云大师著
[ 本帖最后由 笑吼 于 15-2-2009 05:17 PM 编辑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5-2-2009 05: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迷悟之间》
云何应住?
无壳蜗牛,没有房子安住,成群结队的向政府抗争,要求安住的房屋。不胜任的职员,被老板扫地出门,
为不知今后安住何处而着急。流浪街头的穷汉,每日被警察驱赶;还有那有家归不得的亲人,更是苦不堪言。
人的生活,起码的要求,要有东西吃,要有地方住。有的人把自己的身心住在花园洋房、高楼大厦里;
但是万一房子倒了,怎么办?万一房子失火了,怎么办?有的人把时间安住在声音里,听广播,听音乐,
听人讲话,听鸟叫虫鸣;但是声音过去了,如何消遣时间呢?
《金刚经》叫人不可住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的境界上。那么吾人的身心究竟要『云何应住』呢?
有人天天要钱,金钱不可也永远安住,金钱是五家所共有,如流水一般,流来六去;金钱只有给人患得患失,不能给人安住。
安住在爱情里吗?爱情的风云变幻,经不起人事时空的情爱纠葛,你看,社会上的离婚、遗弃、婚外情的案件,不是层出不穷吗?
安住在事业上吧!天天东奔西跑,甚至吃饭都不回家,妻离子散。有人把身心安住在读书上,读书很好,但也有人成为书呆子,
这就不好了。安住在信仰上,但是万一信错了,迷信、邪信,那就更为糟糕了。
这以上都是一般人认为正当的安住,但都不完全适当,更何况是非法的安住呢?
非法的安住,有人把身心安住在吃喝玩乐上面,到最后一事无成;有人把身心安住在声色犬马之中,到最后一无所有。
有人寄情于山水,山水是大自然界的,不是我们所私有;安住在功名富贵上,然而『功名好比三更梦,富贵如同九月霜』,
这些都非久恋之所,更非久居之处。
我们究竟『云何应住』呢?《华严经》说:『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我们要求身心的安住,如果你喜欢柔和忍辱,
你拥有慈悲喜舍,那你就找到身心的安住处了,这才是吾人永远的故乡!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摘自:《迷悟之间简体字版2——自在的人生》星云大师著
[ 本帖最后由 笑吼 于 15-2-2009 05:23 PM 编辑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