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196|回复: 63
|
我的学生,我的孩子。(上/中)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11-12-2008 0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留上贴........................... |
|
|
|
|
|
|
|
我对教育的付出,尽管不如滔滔江水,却也尚可喻为费尽心力。过去分别在中小学执教的时候,甚至从我几个性格兴趣完全各异的几个妹妹身上,我看出一个道理:聪明伶俐、非常有潜能、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超强的学生,未必是人人口中的好学生,他们甚至可以无法获得卓越的成绩,但是如果你稳住了他们学习的心,他们的成就远远可以超过人人口中那种好学生。
我要说的,是成就,不是成绩。成就是一种非常长远的结果,成绩却是一张纸上统计出来的数字。这个数字是提升孩子的条件,以便对未来的路向,能够做更多的选择。但是这并不足以成为综合学生性格、品行甚至个人潜能的一个成绩。
过去的我,承蒙不少学校的眷顾,把所有他们眼中极度难搞,所谓的差班都分配让我执教。每一次进班之前,老老师会提醒说:“你一定不可以笑,否则那些顽皮的孩子,将会爬到你的头上来,到时候你可真的无法控制你的班级了。”
初涉足教育的我,因为对于学校文化的不熟悉,我第一天进班,是科学的考试,我不苟言笑。班上的学生,确实鬼鬼祟祟,鸦雀无声。他们害怕极这个新来的老师了。
那一次收取考卷的时候,有2份。一份是答案,一份是问题。我并不晓得两份都得呈交。学生知道,见我没有收到问题的那一份,全班40个学生,竟没有一个人告诉我问题那份要收。
直到隔壁班的老师经过看见,问了最靠近前门口的那个学生。学生依然鬼鬼祟祟的跟那老师说:“新来的老师好凶,我不敢说…”我听见了以后,内心感到自己好失败。
我不晓得一些老师,会否觉得自己的怒略成功,霸义形成。但我却丝毫感觉不到任何成功。我第一天,就成为了永远无法进入孩子内心的老师,还让孩子的心墙筑得更高,所以我真的是很失败。
这是一个彻底的教训。那天以后,所有我执教的差班,我只朝一个目标前行。就是我绝对对学生好,但是我要给学生知道,我希望你们能够尊重我,不要忽略你们自己的学习就好。
所以,我开始跟学生说说故事,说说闲事。谈生活、目标、未来、兴趣。有些学生开始跟我说他们情窦初开的感情事,有些会跟我说家庭状况,有些原本就每天逃课,却开始每天都来上课。
我执教过一班,接近70%的学生,会在上课的时候,在学校范围溜达,完全漠视我的存在。第一天上课,班级只有几个人。我派了班长去学校篮球场、草场、食堂给我一个个找回来。一些回来了,一些没有。这个班长给我派去3次,让他想办法让同学回来,否则我会处罚他没有好好管理班级的秩序。
一直到第三次,班长垂头丧气地走回来说无能为力。我问了他,不回来的同学在哪里,然后让他管理班的秩序,我二话不说走去那个地方,把一小群的学生,命令回来。
他们看见我,先是讶异,然后很不甘愿地回到班上。我在班上,没有讲课。因为那时候的我看见的是这个对学习态度、师长的态度问题。态度不正确,不管我教了多少,孩子终究不会吸收进去,左耳进,右耳出。
那一次我在课堂上,给了学生真情剖白。我其实是心痛极了。我说“我其实可以完全不理会你们,学习是给你们自己的,前途是你们要自己丢,我何以如此苦口婆心地,要你们去学习对你们自己有用的知识?你们扪心自问,你们的前途,要丢还是要留?我给你们时间去想,如果你们要丢,这一堂课,我们就免了,下一堂课,你们有没有在,我也不逼你们回来。”
那时候我说着说着,眼睛红了起来,不自禁地流泪。自个走到一间空教师去掉眼泪。我眼浅,我实在痛心年纪轻轻,他们就虚度光阴。
就在我径自难过的时候,那群异常叛逆,老老师口中无可救药的学生走了进来说“对不起,老师。”他们一个两个都红了眼眶。
为了打圆场,我勉强地笑了笑说:“想清楚了?那我们要上课吗?”他们这一次,才很心甘情愿地,跟着我一同回教室上课。这一次我的心情是悸动,也是感动。
他们往后上课的时候,都会笔录。出席率也逐渐增加,一直到接近100%。为了鼓励他们,我投其所好,带了这群跟我道歉的孩子,去家庭式的卡拉ok唱歌。我跟校长说明了因由,承诺载送去回。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甚至到学校来看看是哪名老师,有这样一个从没听过的提议。
家长听了我一番解说,她说:“原来是你啊…我的女儿有跟我说过学校来了一个新老师,然后她没有逃课了,还跟我说一定要上你的课….她经常逃课,我有时候不放心还要在学校门口看她到底有没有进去学校,希望你能帮我教好她。”
说到这里,必须要提醒的是,教好孩子,首先必须家长以身作则,学校的师长,充其量也只是辅助和引导。但是往往孩子在学校的叛逆,是在家庭环境和所受的委屈、隐藏的秘密、感受不到关爱中引发出来。
我几乎可以确定,我的学生如此大的转变,是因为他们感受到关爱。他们都懂得思考,他们其实都可以很乖和懂事,只要父母师长可以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就可以发现他们的潜在能力。
如何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我觉得,首先,我们要放下身段。不要先入为主地自觉,我们经历比他们多,我们吃盐也比他们多;也不要轻易断定,是他们幼稚和不懂事。我们不可以忘记的事实是,我们曾经也如此幼稚过。
我在该间中学执教,只有一个月。往后我分别在2所小学执教。中学生一直到现在,算一算大约已经4年过去,偶尔还会在路上遇见时,大大声喊我老师。这一群学生,我从他们身上,看见比任何人有救的特点。
他们很坚强。他们勇敢面对,坦诚承认自己就是要叛逆给你看,同时,也勇敢地跟你认错。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不懂而不敢提问,相反他们问的比任何人还要多。他们喜欢你,会对你非常尊重,可用义气形容。他们有很多建议、想法,他们需要人聆听,只要你肯聆听,跟他们商量,最后你觉得他们的建议不适合,他们也坦然接受。
聆听这点非常重要。孩子的建议还没说完,就被你打断说不可行,他们会认为你霸权,未曾了解就下结论。如果如此经历多次,不难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逐渐会变成没有想法、方向和意见,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很多时候,是师长不让他们说,或者没有聆听就否定他们所说,所造成的局面。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深海宝贝 于 12-12-2008 11:55 AM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9-12-2008 06: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E01 于 19-12-2008 05:27 PM 发表 
怎样说搞圈子呢?不大明白。。
想请教你的意见。。我女儿和我说,今天她的国语老师用橡胶圈弹学生的手掌和背后。习题错一题弹一次,错较多的学生被弹到手掌也红了。。过后老师对我女儿说,她的国语也很不行,明天 ...
DE01,是我的话会跟老师谈不要酱做,那对孩子的伤害很大,是心灵上受伤了,完全没照顾到孩子的感受,好好跟老师谈,老师的出发点是为学生好,可是如果让孩子害怕到不敢上学,那就大大的失策了。 |
|
|
|
|
|
|
|
发表于 19-12-2008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4-12-2008 0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4-12-2008 06: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深海宝贝 的帖子
很棒的帖。
虽然说影响孩子最深的是父母,但好的老师却也是让孩子开窍的灵魂工程师,功不可没。
看了你的叙述,我脑海里浮现的就是 “因材施教“四个字。一路以来,我亦深信世上没有苯学生,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或老师。当然如何营造学习气氛,对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是一门不简单的学问吧?
“成就是一种非常长远的结果,成绩却是一张纸上统计出来的数字。这个数字是提升孩子的条件,以便对未来的路向,能够做更多的选择。但是这并不足以成为综合学生性格、品行甚至个人潜能的一个成绩。“我100%认同你的说法,这也是我对目前教育制度感到隐忧的地方。
虽说二十一世紀的整體目標是五育均衡,是全人教育,即所謂德、智、體、群、美五個方面的均衡發展,然而「五育均衡」向來都是理想性的教學理念,長久以來,並不太符合實際。然而,活在現實的情況,又何嘗到能夠做到?知識型的社會,不論是否因為容易量化,其向「智」傾斜,似乎是在所難免。你说对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12-2008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renda_Lee 于 12-12-2008 10:28 AM 发表 
不懂现在回帖合不合时宜?怕打扰了你的思路。
难得有你这样为孩子着想的老师。
能够接触你的学生,是幸运的一群。
其实真的很多“问题孩子” 都是因为他们有个问题家庭、问题父母。
这些孩子,幸运能够遇到好 ...
其实...我已经没有在教育界了。现在接触的,是我补习的学生。
我本身修读的是新闻学。当初只是一个临教。
一直以来都没有想过要投身教育界,我对孩子的教导,
主要是我个人很喜欢孩子,也有可能,是因为我的家庭教育的缺陷,
让我很不想看见像我家庭一样的问题继续无限度的扩大。
我无时无刻都在思考,在问自己何以自己的家庭不融洽,针锋相对。
何以妹妹口出狂言,父母不和。何以父母可以因为面子断送孩子的兴趣,
老师可以放逐学生让他们自生自灭。何以父母可以教导孩子,
成绩不好要处罚。何以孩子因为成绩拿了5个A,少了2个而哭泣。
为什么他们可以轻生等等等。
我本身,是媒体工作者。太多了,年纪轻轻轻生,家庭问题,
离家出走等等等。
我年少的时候太多“何以”,打过辅导中心的电话想要一个答案,
结果他们却无言以对,我却像是一个辅导工作者般给他们答案。
原来这些中心的许多人,却从没有问过自己我问的那些问题。
当临教的经历让我深刻。因为与学生的感情。
但是原来,学校是不允许老师与学生感情太好的。
我曾有过一个小学生,家中9个兄弟姐妹,
父母欠债逃离让孩子留在亲戚家,along找上门跟孩子套话
问父母在哪。
这个孩子可怜,早餐的面包留下课才吃,
下课的面包留给弟弟吃.....。
我那时候还每天给她买吃的,逼她吃才可以。
她喜欢粘着我上课,有时候我干脆抱着她上课。
被老老师看见,跟校长说,给我警告。说成何体统。唉。
自从那孩子的父母回来带他们逃到另一个城镇,
我偶尔还是会去探望。发觉孩子见到我都提一个钱字。
我不晓得她父母教过她什么。只是我教过她的,
老早给忘了。影响最深的,还是父母。 |
|
|
|
|
|
|
|
发表于 17-12-2008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12-2008 10: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12-2008 1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2-2008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学生,我的孩子。(中)
所以,后来我教小学、教补习,第一堂课不可或缺的一个程序,就是要跟孩子聊天。我会问过去他们在上课学习面对的问题,对学习的想法,为什么觉得自己不明白,是否喜欢学习,为什么喜欢或者不喜欢,平时在家父母有没有监督功课,不明白的功课怎么办,会不会觉得功课很多,你喜欢做什么功课、学什么等等等。
我这么做,是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平日遇见问题何人可以给他们协助、教导,而那些人给了他们什么样的教导,同时了解他们能够接受的,与不能够接受的,才对症下药,以学生轻易接受的方式给予指导,而且还可纠正过去他们所接受的误导。
每个学生的性格喜好,是截然不同的。我总是希望透过彼此的好好沟通,在教育他们的同时,适当地使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最重要是,我对他们来说很陌生,他们对我来说也很陌生。一个简单的沟通,能够让我们的信任感多一点,了解多一点。这样教育起来,会更容易捉住孩子的学习兴趣。
尽管如此,我不能说,我的努力获得百分百的效用。我有2个小学生,一个是我在上文中所提起的铭康,3年级,华校生;一个是他的堂姐阿霓,4年级,国小生。
堂姐阿霓是我的长期学生,每个星期上一堂课。她第一次来试课的时候,碰巧有一名学生一同上课。我如今忆起她往后独自与我单对单上课的表现,我才发现当时与另一名学生一同上课的她,表现是显得比较好的。这个我还想不通,只是假设了她是需要一个伴一同上课,才会比较有竞争学习心的学生。
因为,往后的她与我单独上课的时候,显得无聊、没有兴趣、容易分心。我尝试过放下教课,与她沟通。她不是对我摇头说“不知道”,就是抖一抖肩膀摇头说没有意见,又或者点头说知道,在做课业的时候,就发现她其实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但是她的特点是,不问,等你改了,给答案。
这个情况,时好时坏。但是等答案的态度,经常出现。
我又从此做另外一个设想,是因为学校的教育让她如此。我记得第一次与她上课沟通的时候,我有检查过她以往的课业。大多数都做的不错,当我问她其中一题的意思时,她说不懂。
我问“你不懂,可怎么你会做呢?”
她说“一些猜的,一些老师给答案。”
原来她的习惯,是猜,而且很常猜对,往后她不懂的她不问,她只是猜。猜不了,没关系,因为老师会直接给答案。
我发现,她聪明,能够学,却有惰性。她所会的知识,是从不断重复类似的知识,这样达到明白而来,并非一开始就因明白知识而牢牢记住。就好像同一个习作,要给她做好几次,重复又重复,她才会“有印象”,从有印象达到“明白”的阶段。但是,如果给她做的习作,不是她经常所做的,她就会一片空白,无法从字里行间去寻找到答案。
她的这个性质,我摸索了很久,一直看不透。因为这个惰性反反复复,似乎视她的心情而定。
我尝试猜测她属于触觉型的学生,需要不断习作,动手做才能理解。但是,效果却又不理想。好转反应维持几堂课开始故态复萌。
然后,我用视觉型教学,画图给她印象。她似乎更不懂图画的意思。再来,我用听觉型的,说故事,苦口婆心带她想象,联想到很多很多相关的故事和例子去。
总结出来的,是用触觉型和听觉型教学,她都可以有好转反应。但是,不久又消沉回去。
不管什么教学,她很快分心,无心上课。最重要,她非常沉静。就算问她问题,明明她懂的,她都跟你先摇头,等她回过神来,就会为她刚才的没有听清楚就摇头跟你说抱歉,然后说她的答案。
我再大胆设想,孩子的学习型问题不大,最大的问题,应该是对她学习造成冲击的问题。那么是什么造成她不管什么学习型教学,很快就从好转反应转为没有反应呢?我从几个方面假设她的情况:
1. 学校的教育:我并非歧视国小的教育,只是我觉得在国小,这个因素出现的频率很高,或许是师长的教育方式问题。例如:没有教书、提早结束教学、没有进班、进班却自修、给功课前没有仔细教导,给了功课后让孩子自己摸索,孩子摸索不到直接给答案,没有详细解说。
她的惰性,我猜测由此而来,因此变得没有研究探索真相的精神。因为从与她沟通探知,老师教课时,并非顺序教。时而第一课文,时而第三课文,如是跳来跳去,而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老师没有教其他的。
接着,是作业。国小的作业,不少的题目都是“只要抄回课本课文的内容就可以”。阿霓告诉我“老师说,抄回课文的就可以了。”
我问“你明白吗?”她对我摇头。
我检查她的作业,发现一些错误的,我随便挑出一个问她“这个错误的,老师跟你解说了吗?”她也对我摇头。实际上,老师已经用红笔把答案写在她答错的题目上,但是因为没有进一步讲解,还是不明白的。
我为了要让她发挥求知、研究、探索的精神,我在教育新知识的时候,会详细解说,直到她明白,再给予功课,而且强调,不懂的必须查字典。若我发现她不懂的,却没有查字典,胡乱用猜测的方式来填写答案,答不出为什么她会选择那个答案,我会用写生字的方式给予处罚。一个字,写一页练习簿子的生字,目的是给她知道必须求知、探索,而且提升她对相关生字的印象。
求知探索研究的精神,其实鼓励着孩子的求知欲,如果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每况愈下。不管我们灌输他们什么知识,他们都无法提起任何兴趣。这是为什么,我非常反对不准孩子说话、提出意见的做法,这会直接压抑他们的想法,久而久之,变得没有想法。没有想法,就是没有意见,没有意见,你问他为什么不找出真相、答案,他会告诉你“我并没有发觉有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如此的教育等同把你的孩子变成一个机器人!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深海宝贝 于 12-12-2008 11:52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2-12-2008 10: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现在回帖合不合时宜?怕打扰了你的思路。
难得有你这样为孩子着想的老师。
能够接触你的学生,是幸运的一群。
其实真的很多“问题孩子” 都是因为他们有个问题家庭、问题父母。
这些孩子,幸运能够遇到好老师的话,就能改变命运。
深海老师,我看到了你开始疲惫的心,希望你能坚持。 |
|
|
|
|
|
|
|
发表于 12-12-2008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深海宝贝 的帖子
觉得你是个难得的好老师。
你不当老师很可惜。
加油! |
|
|
|
|
|
|
|
发表于 13-12-2008 09: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身也是对老师抄答案给学生的做法很反感,学生应该是自己做才对啊!
现在的补习老师很少有像你酱尽责的,你是个好老师。 |
|
|
|
|
|
|
|
发表于 13-12-2008 10: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你回來了~~ 于 13-12-2008 09:38 AM 发表 
我本身也是对老师抄答案给学生的做法很反感,学生应该是自己做才对啊!
现在的补习老师很少有像你酱尽责的,你是个好老师。
我有问过我二年级在华小读书的外甥,了解到很多时候也是老师给答案他们抄的,
然后他们背起来就好了。
从另外的渠道也了解到,很多老师是因为教学内容太多,要赶进度,没法子一课一课慢慢教,
所以就直接给学生答案,理不理解是学生的事。如果无法理解的话,那么 —— “放学后找我补习!”
这样的现象久了,或许就像深海老师说的会养成孩子的惰性。
大家有什么解救方法? |
|
|
|
|
|
|
|
发表于 13-12-2008 1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真是个难得的好老师。
经你这样一提,让我想起自己蛮像你的学生一样。
不会就靠猜,猜不对等老师给答案。
这或许与学生的性格和老师的教学态度息息相关。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12-2008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好月圆 于 12-12-2008 11:41 PM 发表 
觉得你是个难得的好老师。
你不当老师很可惜。
加油!
我身邊還有很多在教育界的好老師,呵呵,不會可惜。
他們都跟我一起為孩子操心過。所以還有很多好老師,
只是需要緣分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12-2008 1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otatomum 于 13-12-2008 12:55 PM 发表 
你真是个难得的好老师。
经你这样一提,让我想起自己蛮像你的学生一样。
不会就靠猜,猜不对等老师给答案。
这或许与学生的性格和老师的教学态度息息相关。
習慣可以成自然,所以萬萬不好讓小孩子把不好的習慣成自然呢。 |
|
|
|
|
|
|
|
发表于 14-12-2008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renda_Lee 于 13-12-2008 10:28 AM 发表 
我有问过我二年级在华小读书的外甥,了解到很多时候也是老师给答案他们抄的,
然后他们背起来就好了。
从另外的渠道也了解到,很多老师是因为教学内容太多,要赶进度,没法子一课一课慢慢教,
所以就直接给学生 ...
我明白老师也有她的难处,但我觉得就是要学生自己做作业,他才懂那里不会做啊!没有几个学生会去背老师给的答案的。 |
|
|
|
|
|
|
|
发表于 17-12-2008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renda & 美女老师
那不用说原因为何不去乐~~~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