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月亮“涨气”
众所周知的地球上水体的涨潮作用于月亮引力息息相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月亮的引力还会对地球大气产生涨落的效果。有理论指出,月球引力对地球大气的影响在热带附近比较明显,把此处的大气变得更厚,同时更稀薄,但是这种影响的效果比起对地球水体的影响要小的多。 |
 | 七、钱德勒震荡
这是一种地球自转方向上产生的自由震荡。1891年美国的天文学家发现了这个事实,那就是地球在433天里,自转角度偏转了1/3600秒,也就是说,地球两极偏离原来位置3~15米。
产生这种震荡的原因一直不明,直到2000年的七月才有科学家推测,地球产生钱德勒震荡的原因是由于海底温度和盐分的改变,以及风的运动,使得海床产生压力变化,从而产生这种变化。在2006年,科学家又发现地球的钱德勒震荡已经终止,到现在原因不明。 |
 | 八、地球充电
1917年,科学家们发现地球表面不知什么原因带有负极电,但是地球究竟为什么带电,地球的“充电器”是什么,没有一个人说的清楚。在一些地区的晴朗天气里,地球和空气之间会产生电流,强度达到1500安培。但是对于整个地球这么庞大的“用电器”来说,这种强度的电流甚至称不上是电流,很快就会消失殆尽,所以这种电流的产生一定是由于某种充当“充电器”的角色。有人猜测这种“充电器”是雷电,但是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
|
 | 九、巨量灰尘
每年,都会有3万吨的太阳系灰尘来到地球表面,它们中大部分来自火星和土星间的小行星带,这些小行星产生的碎片、灰尘可能会朝着太阳飞去,也可能向外飞到达地球表面。由于大部分的灰尘和碎片速度都很快,所以在地球大气层中就会摩擦生热,最后变成流行而燃烧殆尽。一些没有烧完的,或者速度够慢的碎片会落到地球上,成为传说中的陨石。 |
 | 十、两极互换
地球两极的磁性曾经发生过交换,并且不止一次。研究显示,地球磁屏的磁力在过去的150年内减弱了10%。北磁极是在1831年被首次发现的,而在1904年它被重新“拜访”的时候,被发现已经移动了31英里(约50公里)。但是为什么磁极会发生偏转或者互换,至今还是个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