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10|回复: 1

医疗气功在古代经典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2-2008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疗气功是古人养生祛病方法,是以练内气通经络为入手法(也称内功),与针灸刺激经络同理不同法;从而达到还精补脑而后进入虚静狀態,合乎《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被誉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也是中医宝典的《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1) 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素问·评热病论》
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遗篇·刺法论》
4)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离合真邪论》
5) 真气者,经气也
指出真气即循环无端、周行不殆的经络之气,真气运行才是经络活动的实质。

明代名医李时珍有云:
6) 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
这一著名论断亦说明通过养生实践锻炼,达到“返观内照”境界后,所能体验到经络活动的情况。经络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只要进行真气运行法实践,真气运行的路线方向和动态,对经络问题的研究启发是很大的。在真气运行法实践中,任督脉一通,全身各条经络相继通畅。真气沿着经络路线,内通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给机体的每个组织系统提供充分的能量,从而使新陈代谢旺盛,增强机体的生理功能,生命力日益旺盛,自然就会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由此而得出结论,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指导临床的重要依据,而经络活动的实质则是真气及其运行。真气是人体生命的能量,经络是真气的通路,二者是互相依存的。如果忽略了真气运行,经络活动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对经络的实质也就无法认识清楚了。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7) 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灵枢·脉经》:
8)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灵枢·刺节真邪论》:
9)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黄帝外经·呼吸篇》雷公问于岐伯:
10)人气之呼吸,应天地之呼吸乎?岐伯曰,天地人同之

《黄帝内经》主要就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精、气、神,如何使之合乎自然而生生不息,减少物欲对自身能量的消耗,以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这就是《内经》上工治未病及摄生保健、养生长寿的真谛。

[ 本帖最后由 华侨 于 29-2-2008 06:1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2-2008 06: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气功与道家养生法 -- 老子

行 气 摄 生

老子在实践中,反复观察了人体生命活动轨迹,认为与天道运行是一致的,所以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主张无为,也就是要合乎道的自然规律。只要虚静,体内自然发生变化。他形容练功深度入静,外呼吸极度平匀、深长,内呼吸旺盛时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说明人的呼吸就像风箱,鼓荡、推动真气运行;呼吸似有似无,但是感到呼不完、吸不尽。

人体生命活动,呼吸比饮食更重要,因此老子在静的基础上,又加上调息行气。此后养生家都是以“静坐调息”为主要内容,但调息的技巧各有不同。

老子学说为庄子所弘扬,故又称老庄之道。庄子更进一步指出,练功主要是通督脉,只要是真气“缘督以为经”,就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延年,出现沟通任督(小周天)的效应;以及“真人之息以踵”(大周天),全身经气通畅的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医疗保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6-2024 10:41 PM , Processed in 0.06040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