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费翔

是谁让老师不快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4-2007 09: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费翔 的帖子

哈!上会有个学院的博士来突击视察实习,被她问倒了!

"你喜欢教书吗?"__ 当时不懂该不该说"真心话"!

只告诉他,如果没有烦人的Ppr Work还可以……

6年级ETEMS 来了啊? 惨!非我莫属了……

EMS 考试成绩出啦?

惨罗!一大堆工作未完成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4-2007 09: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ikgu 于 1-4-2007 12:53 PM 发表
没有人有义务让谁快乐,老师要懂得调适自己的心态。

薪水的压力 :不要充场面,教师的薪水能让老师舒舒服服生活,但不是奢华的,甘于平淡的老师活得比较开心,但是甘于平淡的人都比较开心吧!


我喜欢这个。因为我就是这样的。虽然有时会给人一种无大志得感觉。想深一层,我们老师的大志是什么?就是培养好的学生出来啊!

如果要有繁华的生活,那么教师这个行业是最不适合的,因为薪水低啊!

其实,有时我们这些老师会不快乐都是因为自己想不通,只要我们想通了,一切都会变得很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07 04: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別叫教師太沉重 推薦給朋友    列印
updated:2007-03-30 18:14:34 MYT


近日,一篇篇讓身職為教師者看了太沉重的文章先後於星洲言路版刊出,先由〈教師為何不快樂〉、〈教師如何能快樂〉、〈生死與共〉,再到週四的〈尋孔顏之樂︰讀教師不樂有感〉。也讓同為身負“人類靈魂工程師”重任的筆者中感同深受,教職工作背負的責任與使命,真的讓老師們愈加感到不快樂了嗎?

筆者初踏杏壇,資歷尚淺,剛入校園門檻之時,校方發給的粉紅色校衫背面就明顯地印上“樂教愛學”4大字樣。校方本著“老師樂教、學生愛學”持續改進的教學理念,讓我這頭滿懷立志當個好老師的初生之犢,更因自己身負的重任而感教育荊棘之路的艱辛。


果然不久後現實與理想的差距讓我開始感到“呼吸困難”,班導師處理不完的班務問題、華文科備不完的課與改不完的作文、課外活動指導不完的大小賽事和那一堆頭痛的學生問題等,任一時間、情緒管理不佳的老師,都會因為沉重的工作壓力不勝負荷,幾近崩潰而郁郁寡歡,從而帶著不快樂的心情來到課堂上教課授業。所幸筆者淡定的性格堅持到底,才讓快樂指數至今不致下滑於此。

教師不快樂的諸多原因在首段所述文章已有詳述,但不快樂的心態往往與教師情緒管理控制不當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可以發現教師用高跟鞋打傷學生頭部、用剪刀剪下愛講話學生的舌頭、長期處罰學生站立等事件的發生,都是基於受到學生惹怒的外界刺激而導致情緒失控;或因面對壓力而沒法紓解時,而面臨難以克制情緒的問題。通過運動休閑紓解壓力、進行輔導開解心結、與同事朋友交流傾訴;情緒管理做得好不好,就成乎了教師快不快樂的最大關鍵。

在現今年代,教師已是一份不易為的職業。雖言教師是直接與學生接觸、教導他們的人,背負的是道德教化、作育英才的使命。事實上,教師面對家長、學生與及社會普羅大眾的目光和要求,承受的心理壓力不言而喻。一方面,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另一方面社會對教師的貢獻認同度相對較低,在兩者之間要教師快樂起來也真是一大考驗。然而本著良心職業的光環,教師除了自身的要求與提升,其實極需的是更多的包容、支持與肯定。

歌頌教師偉大的季節又即將來到,循循善誘的老師們尋求的其實就是一份簡單的、相對的肯定與快樂。教師是培育國家未來發展支柱的靈魂人物,快樂的教師必能更正面影響學生的心靈成長;不快樂的教師也只能營造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澆熄了學生的學習士氣。

誠如楊邦尼君所言,教師唯有找回丟失了的快樂源頭,知道在哪裡丟失的,磨損的,就從那裡重新找回來,我們才能認清了本末,回到快樂的源泉,做個樂教、愛教、善教的好老師。

(作者為中學華文教師/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星洲日報/六日譚‧作者:羅華祥‧2007.03.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07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老师的脾气时好时坏。乱乱骂人,以为自己是agung:@ :@ 我们班上的同学都笑他可能是更年期或月经失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07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南洋言论 -   
  


教育视窗: 教师为什么不快乐? 2007/05/15 13:09:19
●孺子牛


孟子曰:“集天之英才而育之,不亦悦乎?”按常理教师们既然视教育为终生事业,作育英才,只要不太过计较物质上的所得与薪酬的多寡,应当都是快乐的老师,可是,为什么绝大部分的我国当前的教师都似乎是满肚子牢骚,快乐不起来呢?

笔者为一位近期刚退休的华小校长,多年来在教育圈子中服务,对教师们的处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笔者认为教师之所以不快乐是以下因素造成的:

(一)教育政策朝令夕改

我国的教育政策不时作出改变,以致教师无所适从,难有发挥的空间。当然,任何制度或政策都须时常检讨改变,使之更趋完善,减少缺点。然而,我国的教育制度却常因某高官上任后便马上改变一些条例,事前并没有详研其将出现的很多弊端而在新制度实行前又缺乏透明度,没有向教师解说,以致上情不能下达,实行时常面对各种问题,教师为了配合教育当局的要求,常疲于奔命,往往在教学之余还须填写很多莫名其妙而又不能真正惠及学生的表格或报告表。

教师也常被指示出席各种各样的研讨会、课程、简报会等等,往往开会地点与所执教的学校距离非常遥远,而当出席某些课程或研讨会后,所得到的成果或有实用的教学新知非常有限。

教师在回到学校后却须向上司作书面报告,过后又被安排在校内课程中向其他老师转述,而教师在缺席学校几天后又碍于课程纲要的束缚,必须尽量以赶羊似般囫囵吞枣地完成一些课题,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没兴趣听课,从而又因而产生一些纪律上的问题。如此这般,教师的压力加重了,试问如何快乐起来呢?总之,目前我国许多教育制度的改革显得僵化,教师难有发挥的空间。

(二)教学环境改善不大

许多城市地区的华小学额爆满,导致每班学生人数竟然高达50人左右,由于大班而拥挤,教师在教学时难于兼顾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在批改作业时又因练习簿都很多而难免有所疏漏,造成校长或家长们常加责难。一个责任心重的教师在尽力而为之余又遭受责难,怎不心灰意冷而倍感难过?

一些素质较差的学生往往又被安排在同一班上课,而学生人数却也一样多,上课时你一言我一语,喧闹如市集,教师碍于条例的约束须用“爱的教育”来教学,往往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一些教师踏足进入这些班授课时如梦魇,快乐何来?精神不崩溃已算祖上有灵了。

(三)社会对教师的认可

由于教师数目庞大,难免良莠不齐,有关这一小撮教师的新闻无疑抹煞了许多默默耕耘的教师的贡献。

一些家长因为溺爱、偏袒孩子,不惜公然到校指责辱骂教师,教师所受的伤害和难受度可想而知。我总觉得,目前我国社会,特别是华人社会所强调或标榜的“尊师重道”并没有实质作用,只流于形式,教师节的宴会难令教师真正感受到他们的奉献受到认可而快乐起来。

(四)加薪升职因人因时而异

我国教育政策是善变的,对于教师的调升制度更是令人感到难于理解。一个幸运的教师在某年可能因为大选即将来临或者因一时制度的变更而在职位上获得调升,薪金也获得大幅度增加。同样一些当年未获调升的教师可能年资更高却须望穿秋水空等待,到升级时所获的实惠有限,而年资永远被列入不合格被调升到更高一级,一些微型华小校长便是最好的写照。

教育长官在教师调升或申请调职回家乡方面往往具有双重标准,也不排除有贪污现象的存在,一些默默耕耘不善奉迎的教师或校长总是受害者。如果这些校长或教师是较重视金钱上的得失或完全不懂自我阿Q一番,他们将永远郁郁寡欢,直到退休后也是如此。

国家的强大进步,教育居于枢纽地位,教师们则扮演建国工程师的艰巨角色,有关当局正视教师不快乐的根源应是非常迫切的事务了。南洋商报4月27日在有关“合理处理教师们福利问题”的社论中呼吁在各州设立“教师问题检讨与协调机制”来积极处理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这建议理应获得有关方面的积极反应,则教师们必能在较为合理的政策与更好的教学环境下教学,成为快乐的教师,则莘莘学生们幸甚,国家幸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5-2007 0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以上的种种问题综合在一起造就了老师的不快乐。但是我们不能只期望家长,学生,校长甚至社会不要再给我们压力,我们能做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的面对这一些问题。适当的发泄会让我们的精神没那么紧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6-5-2007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的问题都让我们觉得不快乐,况且有时候,自己的私事的问题,在加上赶考试,出考题,造成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也是时常因为工作的事,让自己不是过得很开心。要找出抒发压力的方法,才可以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07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罪魁祸首就是现金的现实社会。为什么?

因为版主所列出来的原因,大多数都是从“现金的现实社会”所引发出来的。

如果大家不要那么现实,让小孩快快乐乐读书,那么老师们也会快快乐乐了。

无理取闹的家长-- 坦白讲,我身边好像没有出现过这号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欢乐校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6-2024 10:08 AM , Processed in 0.05580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